全网唯一标准王
团 体 标 准 T/WSJD 18.15 —2021 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因素测定 汞的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Determination of toxic substances in workplace air — Mercury by cold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2021-10-01实施 中国卫生监督协会 发布 ICS 13.100 CCS C 52 2021-09-14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I T/WSJD 18.15 —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卫生监督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佛山市职业病防治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孙毅、吴邦华、吴川、董明、戎伟丰、张爱华、马安萍、陈纠、杨雪姬、陈冠 林。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WSJD 18. 15—2021 1 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因素测定 汞的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 中汞的冷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蒸气态汞浓度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3 原理 工作场所空气中蒸气态的 汞用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固体吸附剂管 采集,硫酸溶液溶解, 生成的 汞离子被还原剂还原成游离态汞原子后, 用测汞仪在 253.7 nm 波长下检测, 用外标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 4 仪器设备与材料 4.1 固体吸附剂管, 溶剂解吸型, 内装 300 mg/100 mg ,20目~40目,高锰酸钾 :二氧化锰 =1:1(w/w)。 4.2 空气采样器, 流量满足 100 mL/min ~500 mL/min 。 4.3 具塞比色管, 25 mL、10 mL。 4.4 容量瓶。 4.5 冷原子吸收 测汞仪 ,。 5 试剂 5.1 去离子水 (ρ≥18.2 MΩ)。 5.2 浓硫酸(H2SO 4),ρ20=18.4 mol/L ,优级纯 。 5.3 氯化亚锡 (SnCl 2),优级纯。 5.4 盐酸羟胺 (HONH 3Cl),优级纯。 5.5 硫酸溶液, 体积分数为 5%。 5.6 氯化亚锡溶液, 10%(w/v):称取 10 g氯化亚锡溶于 100 mL硫酸溶液中,临用前配制。 5.7 盐酸羟胺溶液, 20%(w/v):称取 20 g盐酸羟胺溶于 100 mL去离子水中。 5.8 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的硫酸溶液:称取 10 g高锰酸钾和 10 g二氧化锰,用 1000 mL 的硫酸溶液 进行溶解。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WSJD 18. 15—2021 2 5.9 汞单元素标准溶液, 100 mg/L 。 5.10 汞标准应用溶液:用硫酸溶液将汞标准溶液稀释成汞浓度为 0.10 μg/mL 的标准应用液。 6 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6.1 样品采集 现场采样按照 GBZ 159 执行。用 固体吸附剂管(高锰酸钾 /二氧化锰), 以500 mL/min 的流量,采 集15 min空气样品。用 固体吸附剂管(高锰酸钾 /二氧化锰), 100 mL/min 的流量,采集 2 h~8 h空气 样品。 6.2 样品空白 在采样同时,将 固体吸附剂管(高锰酸钾 /二氧化锰)打开, 立即封闭两端,与样品一起运输、保 存和测定。 每批次现场样品不少于 2个样品空白。 6.3 样品运输和保存 采样后,立即封闭固体吸附剂管(高锰酸钾 /二氧化锰)两端,置清洁容器中运输和保存。样品在 室温下至少可稳定保存 14 d。 7 分析步骤 7.1 仪器操作参考条件 a) 波长: 253.7 nm ; b) 载气( N2)流量: 1.0 L/min ~2.0 L/min 。 7.2 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与测定 取5只容量瓶, 用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的硫酸溶液 将标准应用溶液配制成浓度为 0 μg/L~25 μg/L 的标准系列溶液。 分别取标准系列溶液 15 mL置于具塞比色管中, 滴加盐酸羟胺溶液至颜色褪尽,再加硫酸溶液至 25 mL刻度,该标准系列溶液中汞浓度为 0 μg/L~15 μg/L,摇匀后静置 20 min待测。 将冷原子吸收测汞仪调节至最佳测定状态,分别取标准系列溶液 10 mL倒入汞蒸气发生瓶中,加 入1 mL氯化亚锡溶液,测定吸光度;以测得的吸光度对相应的汞浓度( g/L)计算线性回归方程。 7.3 样品处理与测定 将将固体吸附剂管(高锰酸钾 /二氧化锰)打开 ,去除前端的脱脂棉,将吸附剂倒入 25 mL具塞比 色管中, 加入 15 mL硫酸溶液溶解,再滴加盐酸羟胺溶液至颜色褪尽,再加入硫酸溶液至 25 mL刻度, 摇匀后静置 20 min待测定。 取样品溶液 10 mL用测定标准系列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溶液和样品空白溶液,测得的吸光度由回 归方程得样品溶液中汞的浓度。 若样品溶液中汞浓度超过定量测定范围,可用硫酸溶液稀释后测定,计算时乘以稀释倍数。 8 计算 8.1 按式( 1)将样品的采样体积换算成样品的标准采样体积( V20)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WSJD 18. 15—2021 3 101.3 273293 20P tV V +=……………………………………………… (1) 式中: V20——样品的标准采样体积,单位为升( L); V——样品的采样体积,单位为升( L); t——样品采集时的空气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 P——样品采集时的空气大气压强度,单位为千帕( kPa)。 8.2 按式( 2)计算空气中汞蒸气的浓度 200 V= ………………………………………………… (2) 式中: ρ ——空气中汞蒸气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 mg/m3); ρ0 ——样品溶液中 汞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升( µ g/L); v ——样品溶液的体积, 单位为升( L); V20——标准采样体积, 单位为升( L)。 8.3 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 ρTWA)按 GBZ 159 规定计算。 9 说明 9.1 方法检出限为 0.118 μg/L ,方法定量下限为 0.393 μg/L ;测定范围为 0.393 μg/L ~15.000 μg/L ;以 采集 7.5 L空气样品计,最低检出浓度为 0.0004 mg/m3,最低定量浓度为 0.0013 mg/m3;相对标准偏差 为1.2%~2.4%;解吸率为 96.5%~98.0%;平均采样效率为 99.5%。 9.2 若仪器采用空气作为载气, 应经过活性炭净化; 测定前应 检查测汞仪与汞发生装瓶部位是否漏气 ; 汞离子容易吸附在仪器管路中,造成污染和记忆效应,影响后续的检测结果,尽量避免直接测定高浓度 样品;在检测高浓度样品后,应清洗仪器至残留汞含量不足以影响后续检测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pdf文档 T-WSJD 18.15—2021 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因素测定 汞的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WSJD 18.15—2021 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因素测定 汞的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 1 页 T-WSJD 18.15—2021 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因素测定 汞的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 2 页 T-WSJD 18.15—2021 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因素测定 汞的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3 11:43:0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