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DL ICS 29.240.01 CCS F21 备案号: 高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 第1部分:系统设计 High-voltage static VAR compensator Part 1:System design (报批稿) ××××- ××-××实施 ×××× -×× -××发布 国家能源局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1010.1 —XXXX 代替DL/T 1010.1 —2006 DL/T 1010.1—XXXX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4 型式及接线 ........................................................................... 3 5 功能要求 ............................................................................. 5 6 性能要求 ............................................................................. 5 7 设计条件 ............................................................................. 6 8 总体设计 ............................................................................. 7 9 SVC部件及子系统 ..................................................................... 10 10 设备布置 ........................................................................... 16 11 其他要求 .......................................................................... 177 附录A(规范性) 晶闸管阀损耗计算方法 ................................................. 198 DL/T 1010.1—XXXX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是DL/T 1010《高压静止无功补偿 装置》的第 1部分。DL/T 1010 已经发布了以下 部分: ——第1部分:系统设计; ——第2部分:晶闸管阀的试验 ; ——第3部分:控制系统; ——第4部分:现场试验; ——第5部分:密闭式水冷却装置 。 本文件代替 DL/T 1010.1— 2006《高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 第1部分:系统设计 》,与DL/T 1010.1 — 2006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FC支路的一般规定”中增加了 串段并联容量要求(见 4.6); b) “环境条件”中增加了“电磁环境”(见 7.1); c) “设计内容”增加了中“ 利用率和可靠性确定 ”、“损耗的评估 ”、“噪声的确定”( 见 8.2); d) 增加了“设备布置”,将 2006版8.4、10.1部分内容更改后纳入(见 10,2006年版的 8.4, 10.1); e) 增加了“可靠性和可用率”,将 2006版8.5部分内容更改后纳入(见 8.4, 2006年版的 8.5); f) 增加了变压器损耗中 应考虑的几部分内容 (见 8.5,2006年版的 8.6); g) 晶闸管阀 “一般说明” 中增加了 “ 晶闸管阀设计应考虑运行环境, 包括海拔、 污秽等级等要求 ” 和“晶闸管阀应考虑防止凝露措施 ”(见 9.1.2); h) “水冷却系统的基本要求” 中增加了 “宜采用双路非同源供电并具备自动切换功能 ”( 见 9.2.2, 2006年版的 9.2.3); i) 附录 A中增加了 TSC晶闸管阀及支路相关损耗的计算方法 (见附录 A,2006年版的附录 A); j) 将“型式及接线方式”更改为“型式及接线”(见 4,2006年版的 4) k) 更改了 SVC斜率的调节范围(见 6.2,2006年版的 6); l) 更改了“其它条件”中场地部分的表述(见 7.4,2006年版的 7.5); m) 更改了“设计内容”中过电压部分的表述(见 8.2,2006年版的 8.2); n) “SVC部件及子系统基本要求”更改为“ SVG部件及子系统要求”(见 9,2006 年版的第 9 章); o) 晶闸管阀 “参数选择和触发方式” 更改为 “晶闸管阀参数选择” , 增加了参数选择的一些要求; (见 9.1.3,2006年版的 9.1.3); p) 更改了“水冷却系统的基本要求”中去离子方式的表述(见 9.2.2,2006年版的 9.2.3); q) 更改了“相控电抗器”中每相总电抗值偏差要求(见 9.3,2006年版的 9.3); r) 更改了“电容器”中的一些技术要求(见 9.4.1,2006 年版的 9.4.1); s) “放电装置”更改为“放电线圈”,并更改了相关技术要求(见 9.4.2,2006年版的 9.4.3); t) 更改了“滤波(串联)电抗器”中电抗值允许偏差的要求;删除了电抗器噪声水平的要求(见 9.5,2006 年版的 9.5); u) 更改了对“消防”和“采暖通风”的一些技术要求(见 11.1,11.2,2006年版的 10.2,10.3); v) 删除了“熔断器”相关内容(见 2006年版的 9.4.2); DL/T 1010.1—XXXX III w) 删除了“供货及服务范围”(见 2006年版的第 11章)。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电力行业电能质量及柔性输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DL/TC 40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南 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中国能源建 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新疆 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 网规划建设研究中心、广东智能调试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周胜军、李长宇、张磊、付永生、张建军、季方、韩东明、罗忠游、孙鹏、肖 遥、吴永康、王连辉、董志杰、孟政吉、兰金晨、雷二涛、梁晨光、赵蕾、吴继平。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6年首次发布为DL/T 1010.1—2006 ;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西城 区白 广路二条一号, 100761)。

.pdf文档 DL-T 1010.1-2024 高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 第1部分 系统设计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L-T 1010.1-2024 高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 第1部分 系统设计 第 1 页 DL-T 1010.1-2024 高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 第1部分 系统设计 第 2 页 DL-T 1010.1-2024 高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 第1部分 系统设计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16:18:1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