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CCS B 31 6521 吐鲁番市 地方标准 DB 6521/T 068—2024 火州翠玉 葡萄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Huozhoucuiyu grape cultication 2024 - 03 - 18发布 2024 - 05 - 18实施 吐鲁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6521/T 068 —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葡萄瓜果研究所 提出。 本文件由吐鲁番市林业和草原局 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葡萄瓜果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锋、 白世践、户金鸽、伍国红、蔡军社 、李玉玲、王勇、苏莱曼• 艾则孜、 郭平峰、马小才、马静。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请咨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葡萄瓜果研究所。 对本文件的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葡萄瓜果研究所(鄯善县苗园路4 号 )、 吐 鲁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吐鲁番市高昌区西环北路 2712号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葡萄瓜果研究所 (鄯善县苗园路4 号) , 联系电话: 0995- 8380936,邮编 :838200 。 吐鲁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吐鲁番市高昌区西环北路2712号) ,联系电话(传真) :0995- 8566246, 邮编: 838000。DB 6521/T 068 —2024 1 火州翠玉葡萄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火州翠玉葡萄 栽培技术的相关术语和定义及产地环境、 苗木定植、 葡萄田间群体结构、 整形修剪、花果管理、肥料管理、水分管理、采收、病虫害防治、越冬防寒 和出土上架、记录与档案等 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吐鲁番 市火州翠玉 葡萄的生产、栽培管理及采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469 葡萄苗木 NY/T 1988 水果套袋技术规程 鲜食葡萄 DB65/T 3655 新疆葡萄主要有害生物综合 (绿色) 防治技术规程 DBN6521/T 169 吐鲁番葡萄改良式棚架搭建技术规程 DBN6521/T 205 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的使用规程 DBN6521/T 203 吐鲁番葡萄越冬防寒及出土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结果母枝 spur with fruiting shoot 着生结果枝的枝条。 3.2 结果枝 bearing shoot 着生花序和果穗的新梢枝条 。 3.3 营养枝 nutrient shoot 不具花序的新梢 枝条。 3.4 延长枝 elongation shoot 主蔓、侧枝、副侧枝等先端继续延长的发育 枝条。 DB 6521/T 068 —2024 2 3.5 摘心 pinching 摘去新梢顶部幼嫩部分。 3.6 穴施 application in planting hole 一种施肥方法,本文指在距离葡萄根系 50 cm处,挖 20 cm⁓25 cm 深的穴,施肥后立刻埋土并及时 浇水。 3.7 植物生长调节剂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或植物激素,本技术规程中主要指赤霉素。 4 产地环境要求 应符合 NY/T 391 要求。 5 苗木定植 5.1 苗木质量 苗木质量按 NY/T 469 的规定执行,提倡采用优质的脱毒苗木。 5.2 苗木准备 苗木根系修整, 剪除病根、坏根, 留15 cm ⁓20 cm;苗木(或嫁接苗的接穗)留2个 ~4个壮芽。 修整 好的苗木根系在清水中浸泡16 h⁓24 h ,再 用 1%硫酸铜或3°Bé⁓5°Bé 石硫合剂 对苗木进行消毒并清水冲洗 干净,最后用A BT生根粉或萘乙酸蘸根即刻栽植 。 5.3 定植时间 春季,以火焰山为界,山南 3月上、中旬,山北 3月下旬至 4月中旬。 秋季,以火焰山为界,山南 10月中、下旬,山北 10月上、中旬。 5.4 定植穴 株距 1.0 m⁓1.2 m ,行距 4.5 m。定植穴直径 40 cm,深 40 cm,穴内用有机肥和原土充分混匀后回 填。 5.5 定植方法 将苗木根系在穴内分散均匀摆布,回填细土,至全部根系掩盖后提苗、踩土,再回填细土、踩土。 定植后,立即充分浇水。 6 葡萄田间群体结构 每公顷定植株数 1852株⁓2222株,每公顷留主蔓 3704个⁓4444个,主蔓间距 0.5 m⁓0.6 m ,每主蔓 留果穗 14个⁓15个,每公顷留果穗 51856个⁓66660个,每公顷产量控制在 27.0 t⁓33.0 t为宜。 DB 6521/T 068 —2024 3 7 整形修剪 7.1 架式 因地制宜,以改良型小棚架为主 ,具体按照 DB6521/T 169 执行。 7.2 整形 7.2.1 宜采用龙干形整形。 7.2.2 整形的各年度阶段如下: a) 第一年, 苗木定植萌芽后,选留 2个壮梢,牵引使其垂直向上生长, 8月中旬主梢摘心。秋季 剪时在主梢成熟部位剪截,剪口粗度 0.8 cm以上。 b) 第二年,葡萄出土萌芽后,主蔓基部 50 cm以下萌蘖全部抹去,架面每 20 cm⁓ 25 cm留一个新 梢做来年结果母枝培养,秋季修剪采用中、短梢修剪。 c) 第三年,萌芽后结果枝在架面均匀分布,沿架面绑缚。秋季修剪新梢采用中、短梢修剪,架 面每 20 cm⁓ 25 cm留一个结果枝组, 每个结果枝组留 3个⁓4个结果枝和预备枝相互更替结果。 延长枝超过架面 20 cm⁓30 cm 时剪去多余部分。 7.3 修剪 7.3.1 夏季修剪 7.3.1.1 抹芽 4月中旬至5 月上旬进行。主蔓基部的萌蘖除少数用做更新蔓外,其余全部抹去。花序可见时,抹除 无头芽、弱芽、畸形芽,双芽、多生芽,每个结果母枝保留 1个~2个健壮芽,其余全部抹除。 7.3.1.2 定梢 根据目标产量严格控制树体负载,合理选留结果枝和营养枝 ,营养枝的选留以靠近主蔓为宜。 7.3.1.3 摘心 结果枝在花前 3 d~7 d进行,花序以上留 5叶⁓6叶摘心, 预备枝根据生长强弱留 10叶⁓12叶摘心, 延长枝 12叶⁓15叶摘心。 7.3.1.4 副梢管理 花序以下副梢全部抹除,靠近花序 2个副梢留 2片叶绝后摘心,其余副梢留 3叶⁓4叶反复摘心。 营养枝和延长枝上的副梢留 3叶⁓4叶反复摘心 。 7.3.2 秋季修剪 秋季修剪一般在10月进行。采用中、短梢结合修剪,剪除未成熟枝、细弱枝、病害枝、残枝。合理 选留结果 母枝,避免结果枝外移,密度 8 个/m2⁓10 个/m2。 8 花果管理 8.1 疏花序 DB 6521/T 068 —2024 4 根据目标产量及花序分布情况, 每结果枝选留 1个~2个花序,疏去发育不良和多余 花序。 8.2 修花序 开花前 3 d~5 d,掐去花序末端 1/5~1/4,疏去副穗,保持穗形一致。 8.3 疏果 果粒绿豆至黄豆粒大小时进行,疏除过密 果、病虫果和畸形果,果穗上半部分留双层果,果穗下半 部分留单层果,单穗留100粒~12 0粒为宜,单穗重500 g 左右为宜。 8.4 果实套袋 按照 NY/T 1988 的规定执行,果袋颜色以白色或绿色 为宜,采前 5 d~7 d把袋底打开进行放风, 带 袋采收。 9 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 9.1 使用浓度和时间 花后7 d~10 d 进行,浓度为50 mg/kg ~ 75 mg/kg,花前、花期禁止使用。药剂要现配现用,喷施时应 避开下雨、刮风等天气,避免午间 喷施,空气温度低于 30 ℃时喷施为宜。 9.2 赤霉素溶解方法 按照 DBN6521/T 205 中5的规定执行。 9.3 喷施方法 按照 DBN6521/T 205 中6的规定执行。 10 肥料管理 10.1 施肥原则 根据目标产量建立化肥与有机肥结合的科学施肥制度。具体参 照NY/T 394 规定执行。 10.2 基肥 基肥以有机肥、生物菌肥为主,辅以少量化学肥料。 葡萄采收后或早春出土后进行,以秋施基肥 最 好。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 30.0 m3⁓45.0 m3、生物菌肥或复合肥 150 kg/hm2,在距葡萄主蔓基部 50 cm处 挖宽 30 cm、深 40 cm通沟施入。 10.3 追肥 10.3.1 根部追肥 10.3.1.1 花前肥 花前 10 d左右施入, 尿素 145 kg/hm2⁓178 kg/hm2、 磷酸二铵 4

.pdf文档 DB6521-T 068-2024 火州翠玉葡萄栽培技术规程 吐鲁番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521-T 068-2024 火州翠玉葡萄栽培技术规程 吐鲁番市 第 1 页 DB6521-T 068-2024 火州翠玉葡萄栽培技术规程 吐鲁番市 第 2 页 DB6521-T 068-2024 火州翠玉葡萄栽培技术规程 吐鲁番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15:52:4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