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CCS B 05 6501 乌鲁木齐市 地方 标准 DB 6501/T 078—2025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high -yield cultivation of rice 2025 - 03 - 18发布 2025 - 03-25实施 乌鲁木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6501/T 078 —2025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乌鲁木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乌鲁木齐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乌鲁木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米东区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田珍、王顺利、刘柚藓、赵永川、胡有良、谢永红、努丽艳木古丽·木明江、 龚建、陈奕、赵昱楗、张思颖、丁瑞玲、李静、杨姝颖、杨武、段晓东。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请咨询乌鲁木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对本文件的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乌鲁木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乌鲁木齐市新市区贵州路 51 号)、乌鲁木齐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龙盛街益民大厦)、乌鲁木齐市 市场监督管理局(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中山路 33号)。 乌鲁木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联系电话: 0991-3842750; 邮编:830011 乌鲁木齐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 联系电话: 0991-4677655; 邮编:830004 乌鲁木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联系电话: 0991-2815191; 邮编:830002 DB 6501/T 078 —2025 1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稻高产栽培的一般要求、育秧、插秧、大田管理以及收获与贮存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水稻高产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7891 优质稻谷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种子破胸 seed breaking chest 种子在催芽过程中,胚芽突破谷壳露出白点的过程。 3.2 炼苗 hardening 通过放风、降温、适当控水等措施强行锻炼幼苗的过程。 3.3 钵形毯状育秧盘 bowl shaped blanket shaped seedling tray 一种结合了钵型秧苗和毯状秧苗特点的育秧盘,主要用于水稻的育插秧技术。它具有上毯下钵的形 状,上部为毯状,下部为钵型,这种设计使得秧苗在生长过程中既能保持毯状苗的均匀生长,又能利用 钵型结构提高成苗率和秧苗质量。 3.4 晒田 safety interval 通过排水晾晒田面来改善土壤环境和促进水稻生长。通常在水稻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初期进行,时 间一般为 5 d~10 d。 4 一般要求 土壤 4.1 DB 6501/T 078 —2025 2 选择土质肥沃、 透气性好、 水分保持能力强、 pH值一般为 6.0~7.0微酸性到中性、 有机质含量 2%~ 4%的土壤。 水源 4.2 确保水源充足、清洁,便于灌溉。 气候 4.3 有效活动积温 2300 ℃~4500 ℃,生育期一般为 4月~9月,日照时数≥ 1800 h。 品种选择 4.4 选用经国家或者自治区品种审定通过的,并在当地示范成功具有优质高产潜力的品种, 种子质量应 符合GB 4404.1 和GB/T 17891 的要求。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选用优质、分蘖力中等以上、耐肥、抗 逆性强的品种。宜种植新粳 8号、新稻 11号、新稻 28号、新稻 47号、新稻 50号等。 产量指标 4.5 9750 kg/hm2~11250 kg/hm2。 5 育秧 育秧方式 5.1 大棚育秧或小拱棚育秧。 播种期 5.2 根据气温和品种确定适宜的播种期,播种时间一般为 4月上中旬。 种子准备 5.3 5.3.1 晒种 浸种前选晴天在背风向阳处将稻种平铺 8 cm~10 cm,每天翻动 3次~4次,翻晒 2 d~3 d,提高种 子活力及发芽率。 5.3.2 盐水选种 取粗盐10 kg~12 kg,兑水50 kg,配成密度为 1.13 g/cm3盐水。选种时,将稻种倒入盐水中,倒 入量按体积计算,不超过水的一半,边倒边搅拌,捞出飘在上面的秕子,然后再捞出下沉的饱满种子放 入清水中淘洗两遍。 5.3.3 浸种消毒 用25%咪鲜胺2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 24 h~48 h,种子消毒后不用清洗, 再用10 ℃~12 ℃ 清水浸种 1 d~2 d。 5.3.4 催芽 将种子放入 35 ℃~40 ℃温水中浸泡预热,选择能晒到阳光的地方进行催芽。在地上铺厚度为 5 cm~7 cm的稻草,稻草上再铺垫塑料薄膜作为隔凉层。将预热吸水的种子装入双层麻袋或通气良好的编DB 6501/T 078 —2025 3 织袋中,扎紧袋口,堆放在隔凉层上,并用稻草等保温物盖好。每天翻动 1次~2次,使种子受热均匀, 控制温度在 28 ℃~30 ℃之间。当 75%的种子破胸时,停止加温、揭去覆盖物、摊开晾干待播。 秧床准备 5.4 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无盐碱、距离水源近、 排灌分开、运苗方便、便于操作管理的田块做苗 田。结合翻地,腐熟有机肥 的施用量为 1000 kg/666.7 m2~1500 kg/666.7 m2和复合肥 (N-P2O5-K2O 17-17-17)的施用量为 25 kg/666.7 m2~30 kg/666.7 m2。耕深为 15 cm~20 cm,打碎土块,平整床面。 苗床畦面宽度为 1.4 m,沟宽为 0.6 m~0.8 m,长度为 18 m~20 m 。 秧盘准备 5.5 宜选择58 cm×28 cm×2.8 cm的钵形毯状育秧盘,育秧盘数量宜为 35盘/666.7 m2~40盘/666.7 m2。 营养土准备 5.6 选择肥沃、疏松、无盐碱、有机质含量高的菜园土、耕作熟化的旱田土。营养土 的施用量为 120 kg/666.7 m2~150 kg/666.7 m2。床土粉碎过筛,细土粒径不大于 5 mm,添加壮秧剂,拌匀后堆闷 24 h。 铺盘 5.7 秧床上平铺钵形毯状育秧盘,每条席子竖排两行,依次平铺,紧密整齐,盘与盘连接处的边应重叠 排放,盘底与床面应紧贴。铺撒准备好的营养土,土层厚度为 2 cm~3 cm,厚薄均匀,土面平整。铺盘 后,立即浇水,宜透水不积水。 定量播种 5.8 每盘播种量为 125 g~130 g。 覆土盖膜 5.9 覆为土厚度为 0.5 cm~0.7 cm,覆土后不宜浇水,以免土壤表面板结,影响出苗。覆盖土中不可拌 入壮秧剂。小拱棚育秧,拱条长度为 2 m,插拱条时应沿畦边线垂直往下插,要求所有的拱条插完后应 在一个平面上,拱棚的高度为 40 cm左右,采用宽度为 2 m,厚度为 0.06 mm的塑料膜,扣膜时两边两头 用泥团压实压紧。 秧苗管理 5.10 5.10.1 温度 5.10.1.1 密封期 从播种至 1叶1心期,棚膜应严密封闭,棚内温度控制在 30 ℃~35 ℃,超过 35 ℃要揭开棚膜的两 头通气降温,当温度下降到 30 ℃以下时,再密封保温。 5.10.1.2 炼苗期 1叶1心至2叶1心期,棚内温度应为 25 ℃~28 ℃,此期间宜逐步增加通风时间、通风量,采用揭开 棚膜的两头或一侧通风,日揭夜盖,最后全揭的办法进行炼苗。 5.10.1.3 揭膜期 DB 6501/T 078 —2025 4 3叶期以后,秧苗经过 5 d~7 d通风炼苗,当日均气温稳定在 14 ℃~16 ℃,苗高度达 12 cm~14 cm 时,即可灌水揭膜。揭膜后,按水育秧方式管理。 5.10.2 灌水 秧苗2叶期前不宜灌水,进行旱育秧。当稻叶 早晚叶尖无露珠、午间个别新叶卷曲、床土表面发白 时应及时补水。秧苗 2叶期后,床土易干旱,宜在早或晚灌水,一次性浇足浇透,忌勤浇少浇。揭膜前, 如遇冰雹、 寒潮等恶劣天气,宜浇深水护苗。揭膜后,宜适当增加浇水次数。 5.10.3 施肥、除草 揭膜后如秧苗瘦弱、叶色淡黄时,应及时施肥,可用 1%硫酸铵水溶液叶面喷施,喷后及时用清水 洗苗。当秧苗1.5叶期时,进行 人工除草 1次。 6 插秧 插秧时间 6.1 日平均气温为 12 ℃~13 ℃时可插秧。生育期为 160 d~165 d的品种,插秧时间宜在每年 5月5 日~5月10日;生育期为 150 d~160 d的品种,插秧时间宜在每年 5月10日~5月20日。 整地准备 6.2 翻深25 cm~30 cm为宜。整地

.pdf文档 DB6501-T 078-2025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乌鲁木齐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501-T 078-2025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乌鲁木齐市 第 1 页 DB6501-T 078-2025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乌鲁木齐市 第 2 页 DB6501-T 078-2025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乌鲁木齐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15:52:3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