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CCS B 05 6501 乌鲁木齐市 地方 标准 DB 6501/T 074—2025 红薯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high -yield cultivation of sweet potatoes 2025 - 03 - 28发布 2025 - 04 - 01实施 乌鲁木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6501/T 074 —2025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乌鲁木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乌鲁木齐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乌鲁木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米东区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乌鲁木齐市乡村 振兴指导服务中心、水磨沟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田珍、王顺利、刘柚藓、谢永红、侯晓静、龚建、努丽艳木古丽·木明江、陈 奕、赵昱楗、王威、汪亚洁、蒋于明、王婷、段晓东。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请咨询乌鲁木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对本文件的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乌鲁木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乌鲁木齐市新市区贵州路 51 号)、乌鲁木齐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龙盛街益民大厦)、乌鲁木齐市 市场监督管理局(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中山路 33号)。 乌鲁木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乌鲁木齐市新市区贵州路 51号) 联系电话: 0991-3842750; 邮 编:830011。 乌鲁木齐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龙盛街益民大厦) 联系电话: 0991-4677655; 邮编:830004 乌鲁木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乌鲁木 齐市天山区中山路 33号) 联系电话: 0991-2815191; 邮编: 830002 DB 6501/T 074 —2025 1 红薯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红薯高产栽培的一般要求、育苗、栽植前准备、栽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 与贮藏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红薯高产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施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HJ/T 332 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脱毒苗 virus-free seedling 利用高温处理,茎尖组织培养等方法,脱除植物所感染的病毒,在超净无菌的条件下培养不带病菌 的植株,进行营养繁殖,快速繁育和生产出无病毒的种苗、种薯,应运于大田生产。 3.2 排种 seeding 在育苗过程中,将种薯 或种子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排列在苗床 或土壤上,以确保种薯能够均匀分 布,从而获得最佳的出苗效果和生长条件 的种植方法。 3.3 气生根 aerial root 由植物茎上发生的,生长在地面以上、暴露在空气中的不定根,一般无根冠和根毛的结构,能起到 吸收气体或支撑植物体向上生长,有保持水分的作用。 4 一般要求 产地环境 4.1 年均气温 12 ℃~14 ℃,年均日照时数 ≥2800 h。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 HJ/T 332 的要求,灌溉水质 量应符合 GB 5084的要求。 DB 6501/T 074 —2025 2 品种选择 4.2 选用通过国家或地方审定,或在当地示范成功的生育期 100 d~120 d早熟、 高产、优质、 抗病品种, 并使用脱毒苗,宜种植普薯 32、商薯19、豫薯7号、龙薯 9号等。 产量指标 4.3 30000 kg/hm2~37500 kg/hm2。 5 育苗 育苗床准备 5.1 选择地势较高、避风向阳、排水良好且 3年以上未种过红薯的地块。床土应选择疏松、肥沃、透气 性好、 无病虫害的沙质土壤 。腐熟有机肥 的施用量为 1000 kg/667 m ²~2000 kg/667 m ², 复合肥(N-P2O5-K2O 17-17-17)的施用量为 20 kg/667 m ²~25 kg/667 m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的施用量为 70 g/667 m ²~90 g/667 m ²,旋耕、耙平,混匀床土。苗床长度为 15 m~20 m,宽度为 1.1 m~1.3 m,深度为 12 cm~ 15 cm。 种薯消毒 5.2 播种前,用 50%咪锰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对种薯进行喷雾消毒或用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200倍液浸种 10 min,浸种后立即排种。 排种 5.3 5.3.1 排种时间 根据育苗方式和当地气温回升情况确定排种时间。 日光温室内搭建小拱棚育苗宜在当地日均气温稳 定在0 ℃以上时排种,阳畦或大小拱棚育苗宜在当地日均气 温稳定在 7 ℃~8 ℃时排种。 5.3.2 排种方法 排种时种薯头尾方向应一致,首尾相接,将大小薯分开,大薯深排、小薯浅排,做到上齐下不齐, 间距1 cm~2 cm,排种密度宜为 20 kg/m2~22 kg/m2。排种后,种薯上覆 3 cm~5 cm细沙土,喷水浇透 床土。 苗床管理 5.4 5.4.1 温度管理 5.4.1.1 齐苗前 排种前,进行苗床加温,使苗床温度达到 30 ℃~32 ℃;排种后,苗床温度上升至 32 ℃~35 ℃, 保持3 d~4 d后降低至 30 ℃~32 ℃。 5.4.1.2 齐苗后采苗前 育苗床白天温度宜为 25 ℃~30 ℃,晚上宜为 10 ℃~15 ℃。 5.4.2 湿度管理 DB 6501/T 074 —2025 3 保持苗床湿润,土壤湿度应 为70%~80%。 5.4.3 施肥管理 当幼苗长出 2片~3片真叶时,可施一次浓度为 0.2%~0.3%尿素溶液。每次采苗后,追施尿素 ,追施 用量为10 kg/667 m ²~12 kg/667 m ²或喷施0.5%尿素+0.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 炼苗与采苗 5.5 苗高20 cm时,停止浇水,白天揭开薄膜等覆盖物,炼苗 3 d~4 d。薯苗长到 25 cm~30 cm时,及 时采苗,采用高剪苗方式,即基部保留 1个~2个叶片,在离床土表面 5 cm左右处剪苗。 6 栽植前准备 选择地块 6.1 选择土质疏松、土层深厚、肥力中等以上、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地块。土壤宜为中性或微碱性, 无污染的沙质、沙壤质。 土壤处理 6.2 用3%辛硫磷颗粒剂 2 kg/667 m ²~3 kg/667 m²随肥均匀撒施或用 10%联苯噻虫胺 200 g/667 m ²~300 g/667 m²随定植水滴灌。 基肥施用 6.3 施腐熟有机肥 2000 kg/667 m ²~2500 kg/667 m ²,复合肥 (N-P2O5-K2O 17-17-17)20 kg/667 m ²~ 30 kg/667 m ²。施肥方法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 起垄、铺 设滴灌带 6.4 机械起垄,垄高为 25 cm~32 cm,垄宽为 25 cm~32 cm,垄距为 85 cm~95 cm,垄面平细,垄沟深 窄,垄间铺设滴灌带。 除草 6.5 栽植前3 d~5 d,中耕破除板结后,用 50%异丙草胺乳油 200 mL/667 m²~250 mL/667 m²兑水配成400 倍液均匀喷施地表。 7 栽植 栽植时间 7.1 当土壤10 cm地温连续 5 d稳定在16 ℃时为适宜栽植期。大棚栽植以 4月中旬为宜,地膜覆盖栽培以 5月中旬为宜。 栽植密度 7.2 株距15 cm~20 cm,行距80 cm~85 cm,种植密度宜为 4000株/667 m²~5000株/667 m²。 选择壮苗 7.3 DB 6501/T 074 —2025 4 苗龄30 d以上,秆粗壮,苗长 20 cm~25 cm,叶片浓绿且肥厚,每百株重 0.5 kg,无气生根的脱毒 苗。 薯苗处理 7.4 用60 mg/kg ~80 mg/kg 的萘乙酸溶液或 0.075%的14-羟基芸苔素 1000倍~1500倍溶液浸泡薯苗根部 10 min~15 min,浸根后立即栽植。 栽植方法 7.5 红薯栽植主要采用直插法。栽苗时选用长 20 cm~25 cm的秧苗直插入土壤,深度 10 cm,1个~2个 节留在土外,迅速封土。 8 田间管理 查苗补栽 8.1 插植后5 d内做好查苗补栽。 补苗应选用 茎粗节短、老嫩适度、叶片深绿、表面光滑、 根系发达的 一级壮苗。 中耕培垄 8.2 栽植后至封垄前进行 2次~3次中耕培垄,垄厚一般为 30 cm~35 cm。 追肥 8.3 缓苗期,应追施尿素 2 kg/667 m ²~3 kg/667 m ²。分支结薯期,结合滴水追施尿素 4

.pdf文档 DB6501-T 074-2025 红薯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乌鲁木齐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501-T 074-2025 红薯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乌鲁木齐市 第 1 页 DB6501-T 074-2025 红薯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乌鲁木齐市 第 2 页 DB6501-T 074-2025 红薯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乌鲁木齐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15:52:2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