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1.220
CCS B 41
64
宁夏回族自治区 地方标准
DB64/T 2011-2024
犊牛腹泻综合防控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for calf diarrhea
2024-07-09发布 2024-10-08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DB64/T 2011-2024
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出 、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宁夏农林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食品检测
研究院、宁夏畜牧工作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海慧、康晓冬、郭抗抗、吕毅、李知新、吴亚文、肖爱萍 、王栋、黎玉琼、
郭亚男、赵正伟、马丽娜、王晓春、侯鹏霞、王锦。 DB64/T 2011-2024
1
犊牛腹泻综合防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犊牛腹泻的流行特点、诊断与防治等技术要求 。
本文件适用于奶牛场(户)、肉牛场(户)对犊牛腹泻的防治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6568 奶牛场卫生规范
GB/T 18647 动物球虫病诊断技术
GB/T 35942 隐孢子虫套式PCR检测方法
NY/T 3445 畜禽养殖场档案规范
DB64/T 1723 宁夏奶牛球虫病诊断和防制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犊牛腹泻 calf diarrhea
由多种病因所引起的一种临床性疾病, 是犊牛所发生的一种以腹泻和消化不良为主要临床症状的胃
肠消化道疾病,多发于10 日龄以内。特征是拉稀便、软便或水样便、呕吐、脱水和体重减轻。主要有营
养、应激和病原三个因素。 3.2
病原 pathogen
能引起犊牛腹泻的动物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 。
4 流行特点
该病在一年四季内均可发生,尤以初春、夏末、秋初等气候多变季节多发,发病率高、治愈率低,
常呈持续性感染,哺乳期内的犊牛更容易发生腹泻。
5 诊断
5.1 营养性腹泻
因牛乳饲喂过量、牛 乳成分的突然改变、代乳品品质不良和乳品温度过低等因素造成的一类腹泻,
可根据饲养管理具体情况分析判定。 DB64/T 2011-2024
2
5.2 应激性腹泻
因气温骤变 、饲草料变化、长途运输以及犊牛自身免疫力低,消化系统不成熟等造成的一类腹泻,
可根据饲养管理具体情况分析判定。
5.3 病原性腹泻
由致泻性病原感染所致,发病犊牛主要临床症状为腹胀,腹痛,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
粪便恶臭、有血丝、气泡或急性腹泻 ,呈大量水样、蛋花样性状,脱水,自体中毒及心力衰竭。
5.4 样本采集
5.4.1 细菌、寄生虫样本
用抚触按摩刺激直肠的方法收集腹泻犊牛粪便样本,若肛门内没有粪便时可采集地面新鲜粪便, 分
别装于无菌 15 mL离心管、 粪便采样袋中, 4 h内送回实验室进行细菌分离, 寄生虫检测样本可存放于2.5%
重铬酸钾中 4 ℃保存。
5.4.2 病毒样本
用抚触按摩刺激直肠的方法收集腹泻犊牛粪便样本,若肛门内没有粪便时无菌采集地面新鲜粪便,
装于含2%~5%双抗的DMEM 培养液中, 4 h内送回实验室 处理。
5.4.3 组织样本
采集腹泻病死犊牛肠道内容物,肠粘膜刮取物及有明显病变的组织脏器(肝、脾、肺、肾、淋巴等)
于无菌采样袋中,记录病牛详情,送实验室检测。
5.5 样本处理
5.5.1 病毒样本
将粪便样 品置于含2%~5%双抗的DMEM培养液中,充分振荡,8000 rpm, 4 ℃离心 15 min,取上清;
将组织样本分解成0.5 cm×0.5 cm×0.5 cm大小,用无菌剪刀剪碎后,加入保存液(含 2%~5%双抗的DMEM
培养液),研磨成组织悬液反复冻融 3次,8000 rpm ,4 ℃离心15 min ,取上清液, 用0.22 um 微孔滤膜
过滤,分装于2 mL冻存管中,接种细胞或备注名称于 -80 ℃冰箱保存。
5.5.2 细菌样本
水样粪便样本可直接用于接种培养, 半固体粪便样本与灭菌生理盐水按照 1:10的比例制成样品匀浆
后接种培养。组织样本经无菌PBS 洗净后,取深部组织接种培养基。
5.5.3 寄生虫样本
按照GB/T 18647 和GB/T 35942进行。
6 治疗
6.1 治疗原则 DB64/T 2011-2024
3 抗菌消炎、补充体液、抗休克、抗自体酸中毒。
6.2 治疗方法
6.2.1 犊牛腹泻和脱水分解标准
根据犊牛腹泻粪便的特征、脱水情况按照附录 A规定对粪便和脱水进行评分 。按照脱水程度进行补
液:补液量 =体重(kg)×脱水评分 ×5+体重×(40 mL/kg)+5 00 mL。
6.2.2 静脉补液
如果犊牛脱水评分和粪便评分为 3或4,站立困难或卧地不起; 7日龄以内腹泻,且脱水评分大于 1;
腹泻持续时间超过5 日,且脱水评分为大于 1。
6.2.3 口服补液
如犊牛脱水评分小于 3 ,粪便评分小于3 ,有吮吸反射,可口服补液。根据脱水的评分值,评分为
3分~4分的每天 3次,评分为 2分的每天 2次。
6.2.4 口服补液和 静脉补液
依据病情,采用口服补液 +静脉补液。
6.2.5 抗生素治疗
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 选择中、高敏药物进行治疗和防止继发感染。
6.2.6 中药治疗
藿香,桂枝,黄连各20 g,干姜10 g,共为细末, 开水冲调 ,每日1剂,连用3 d。槐花,枳壳,当归,炒侧柏
各30 g,荆芥25 g,煎水内服,每日 1剂,连用3 d。
6.2.7 球虫驱虫药物治疗
按照DB64/T 1723进行。
6.2.8 黏膜修复剂、止泻剂辅助治疗
内服黏膜修复剂和止泻剂,以保护肠黏膜受损,减少肠毒素的吸收。
7 预防
7.1 饲养管理
7.1.1 人工饲养犊牛的牛乳需进行巴氏消毒,牛乳需定时、定量、定温、定人。
7.1.2 人工哺乳犊牛出生后 30 min内按照出生重的 10%灌服经巴氏消毒的初乳,6 h~ 8 h后加饲,定
期对初乳质量进行监测并做好记录。
7.1.3 随母哺乳犊牛出生后应尽快吮吸初乳,对母牛乳头进行定期清洁消毒。
7.1.4 规律喂食,根据犊牛的年龄和营养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和给予适量的牛乳或饲料。
7.1.5 犊牛尽早饲喂开食料。
7.1.6 提供干净的饮用水,确保犊牛有充足清洁饮用水供给,定期清洗饮水设备。
7.1.7 减少犊牛应激。 DB64/T 201 1-2024
4 7.2 饲养卫生
7.2.1 加强环境卫生,定期消毒,按照 GB/T 16568 的规定进行。
7.2.2 定期清洁牛舍,清除残留物和粪便,保持清洁和舒适的环境。
7.2.3 定期清洁饮水设备,使用合适的消毒液,对饮水设备进行消毒。
7.2.4 妊娠母牛和犊牛的圈舍应干燥清洁,温度、湿度适宜,通风良好。
7.2.5 定期更换犊舍内的垫料,避免积聚过多的粪尿。
7.2.6 保持饲料的质量和新鲜度,避免饲料发霉或受污染。
7.3 免疫接种
7.3.1 加强疫病监测,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7.3.2 根据养殖场 病原检测结果,给妊娠母牛免疫接种大肠杆菌疫苗、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疫苗、梭菌
苗等,并及时调整优化免疫程。
7.4 无害化处理
7.4.1 有无害化处理场所和设备的养殖场应 对不明原因病死 犊牛进行无害化处理 。
7.4.2 委托有资质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企业进行处理。
8 档案管理
8.1 应符合NY/T 3445 的规定。所有记录应当妥善保存,便于查阅 。
8.2 所有记录档案应有相关生产负责人员签字并由专人妥善保管,并建立电子档案。
DB64/T 2011-2024
5
A A
附录 A
(规范性)
粪便和脱水评分
粪便和脱水评分 见表A.1和A.2。
A.1粪便评分表
粪便特征 粪便评分
半成型、粘稠 1
分摊开、但不成水样 2
水样 3
水样血便 4
A.2脱水评分表
脱水程度 皮肤展平时间/s 脱水程度评分
眼窝轻度凹陷,眼睛明亮 2~4 1
眼窝轻度凹陷,眼睛阴暗 4~6 2
眼窝中等凹陷,眼睛阴暗 6~8 3
眼窝深度凹陷,角膜干燥 8~12 4
DB64-T 2011-2024 犊牛腹泻综合防控技术规范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13:36:3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