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01 B15 T/SDYY 团体标准 T/SDYY104—2022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integratedmanagementofwalnutbacterialblack spotpathogen (Xanthomonasarboricolapv.juglandis) 2022-01-01发布 2022-02-01实施 山东园艺学会发布 S D Y Y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目次 前言......................................................................................................................................................1 1范围....................................................................................................................................................2 2规范性引用文件...............................................................................................................................2 3术语和定义.......................................................................................................................................2 4防治原则...........................................................................................................................................2 5主要防治对象及危害特点...............................................................................................................2 6防控时期与方法...............................................................................................................................3 附录A(规范性附录)............................................................................................................................5 附录B(资料性附录)............................................................................................................................7 S D Y Y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1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山东园艺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付丽、范昆、陈新、相昆、张美勇、曲健禄、许海峰。 S D Y Y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2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病原与发病规律、危害部位及症状、防治原则和防治措 施。 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核桃炭疽病的综合防治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 引用文件,因改日起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 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全部)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LY/T3004.4-2018.核桃标准综合体第4部分-核桃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DB37/T3469.8山东省核桃产业建设规范第8部分:核桃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病原与发病规律 4.1病原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菌为:树生黄单胞菌胡桃变种(Xanthomonasarboricolapv.juglandis), 属细菌界(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黄单 胞菌目(Xanthomonadales),黄单胞菌科(Xanthomonadaceae),黄单胞杆菌属 (Xanthomonas)。为专属寄生的革兰氏阴性菌,单端极生鞭毛,细胞短杆状,大小 0.4~1.0μm×1.2~3.0μm。,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黄色、圆形菌落,表面凸起光滑,能产多糖,黄 色分泌较多,有较强的耐盐性。见附图1。 4.2传播及发病规律 该病原菌一般在核桃休眠芽、雄花芽内越冬,少部分在僵果、病果、病枝、溃疡斑及昆虫 体上越冬。翌年春天,伴随着核桃芽和雄花序的生长,病原菌不断繁殖,进而侵染其周围的健 康组织,形成初侵染。细菌初侵染和再侵染侵染途径均为植物各部位的自然孔口及伤口;传播 借助于雨水、灌溉水、介体昆虫、农事操作、带菌的苗木及接穗等。在田间,该病原菌侵染叶 面温度范围4~30℃,侵染幼果的温度范围为5~27℃,最适温度为25℃,病原菌潜育期一般为 10~15d,可反复多次侵染。4月中下旬,核桃展叶期和开花期开始初侵染,当植株组织幼嫩、 气孔充分开放或伤口多、表面潮湿的情况下,有利于病菌侵入;5月上旬开始发病;6月遇阴雨 天气蔓延最快,此时感病果实会出现一次落果高峰。夏季高温干旱天气可减缓病情蔓延,秋季 雨期病情进一步扩展加重。核桃举肢蛾携带病原菌进行传播,有利于病害的流行,云斑天牛、 核桃小吉丁等枝干害虫造成的伤口,有利于病菌的侵入,易造成核桃发病较重。 5危害部位及症状 5.1危害部位 主要危害果实,其次是叶片、枝梢。 5.2果实症状 S D Y Y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3幼果受害后,果面上首先出现黑褐色小斑点,之后变为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色病斑并下陷, 外围有水渍状晕圈。幼果发病,因果壳未硬化,病菌可扩展到核仁,导致全果变黑,早期脱落。 果壳硬化后,发病病菌只侵染外果皮,核仁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严重时果仁变黑腐烂。成熟 果实受侵只达外果皮。见附图2A。 5.3叶片症状 叶片感病,首先在叶脉及叶脉的分叉处出现黑色小点,后扩大成近圆形或多角形黑褐色病 斑,外缘有半透明状晕圈。雨水多时,叶面多呈水渍状近圆形病斑,叶背更为明显。严重时, 病斑连片扩大,叶片皱缩、枯焦,病部中央变成灰白色,有时呈穿孔状,致使叶片残缺不全, 提早脱落。有时叶柄上亦出现病斑。见附图2B。 5.4枝梢症状 病斑在枝梢上呈长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稍凹陷。病斑绕枝干一周会造成枝梢叶片脱落。 见附图2C。 6防治原则 6.1农业防治 按DB37/T3469.8山东省核桃产业建设规范第8部分:核桃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中条目5.2.2 的规定执行。 6.1.1苗木选择和苗木处理 6.1.1.1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性品种,见表A。 6.1.1.2苗木处理 选用无病害苗木和接穗。 定植时用20%石灰水或者160倍波尔多液浸苗10min。 6.1.2合理修剪 核桃修剪遵循LY/T3004.4-2018核桃标准综合体第4部分—核桃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规程中的 条目8.3规定执行。 6.1.3肥水管理 幼果期,每年追肥1-2次,3-4月追施氮肥,具体参照标准LY/T3004.4-2018核桃标准综合体 第4部分-核桃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规程中条目6.2的规定执行 核桃盛果期进行2-3次施肥。具体参照标准LY/T3004.4-2018核桃标准综合体第4部分-核桃 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规程中条目7.2的规定执行。 6.1.4清园 休眠期清除残枝落叶、落花落果,结合冬剪剪除病枝、摘除病僵果,以上病残体应深埋, 减少越冬菌源。 6.2化学防治 6.2.11-3月萌芽前 使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者20~30倍45%晶体石硫合剂消除越冬菌源。 6.2.24-5月中旬萌芽期 使用160~240倍波尔多液或700~800倍5%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消除萌芽期病原菌。 6.2.35月中下旬-8月中旬果实膨大期 S D Y Y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4使用1000~1500倍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200~400倍5%大蒜素微乳剂、800~1600倍84% 王铜水分散粒剂,消除果实膨大期病原菌。波尔多液单独使用一次。 6.2.48月下旬-9月中旬果实硬核期至采收期 参考6.2.3药剂防治。 6.2.5树干涂白(农业措施) 每年11~12月,进行树干涂白,促进核桃抗冻抗寒能力,增强抗虫抗病能

pdf文档 T-SDYY 104—2022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SDYY 104—2022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第 1 页 T-SDYY 104—2022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第 2 页 T-SDYY 104—2022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3 10:20:5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