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150 CCSB52 3201 南京市地方标准 DB3201/T1205-2024 代替DB3201/T213-2013 沙塘鳢池塘繁殖技术规程 2024-07-04发Code of practice for pond breeding of Odontobutis obscura 布 2024-07-08实施 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3201/T 1205-2024 I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 DB3201/T 213-2013《沙塘鳢繁殖技术规程 》,与DB3201/T 213-2013相比,除结构调整 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范围中的标准适用范围(见 1,2013版的1); ——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18407.4-2001 《农产品质量安全 无公害水产产品产地环境 》(见 2013版的2); ——删除了“生物饵料 ”的内容(见 2013版的4.1);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NY5071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见 2);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 ”(见3); ——更改了“鱼巢设备制作与置放 ”中内容(见 5.4,2013版的4.5); ——更改了“孵化用水 ”内容(见 6.2,2013版5.2); ——更改了“孵化”中孵化条件和孵化方式(见 6.3,2013版5.2); ——更改了“水泥池”中水泥池的大小、倾斜角度(见 7.1,2013版6.1); ——更改了“培育用水 ”中内容(见 7.3,2013版6.3); ——更改了“放养密度 ”“6000尾~8000尾”提高到“15000尾~20000尾”(见7.4,2013版6.4); ——更改了“出苗”中内容(见 7.8,2013版6.8); ——增加了“苗种运输 ”内容(见 7.9)。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南京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和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刘炜、张雷鸣、周国勤、茆健强、陈树桥、尹绍武、俞日根、裴雪莹、石晓兰、 代雅凡。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发布情况为: ——2013年首次发布为 DB3201/T 213-2013;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 B 3 2 0 1D B 3 2 0 1DB3201/T 1205-2024 1沙塘鳢池塘繁殖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沙塘鳢 (Odontobutis obscurus)繁殖环境条件 、亲鱼培育与产卵 、受精卵孵化 、苗种 培育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沙塘鳢池塘繁殖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 文件。 GB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5051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71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环境条件 4.1选址 场地要求环境安静、周围无污染源、交通供电便利、公共配套设施齐全。 4.2水源水质 水资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水质符合 GB11607的规定。 4.3亲鱼池 单池面积宜以 2亩~3亩为宜,深1.5m,东西向的长方形池塘 ;池塘池底平坦 、淤泥厚度小于 20cm。 4.4亲鱼池消毒 采用生石灰消毒,生石灰的用量为 100kg/亩,水深 10cm,将生石灰用水溶化后立刻全池泼洒,石 灰药效消失时间为 7d~10d。 4.5亲鱼池水质 透明度 30cm~40cm,pH值7.5~8.5,溶解氧大于 5mg/L,饲养水质符合 NY5051的规定。 5亲鱼培育与产卵 D B 3 2 0 1DB3201/T 1205-2024 25.1亲鱼选择与放养时间 放养时间为当年 2月至3月中旬,选择来自天然水域捕获或池塘养殖的体形标准 、体质健壮 、体表无 损伤、无寄生虫、尾重在 75g以上的 2冬龄~ 3冬龄个体作为亲鱼。 5.2亲鱼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 每亩宜1000尾~1200尾。 5.3亲鱼雌雄比例 雄雌亲鱼比例约 1:1.2。 5.4鱼巢设备制作与置放 用直径 15cm~25cm、密度≥1.3g/cm3、长度25cm~40cm的PVC管,一端用聚乙烯网布封闭 ,水 平悬挂在距池底 5cm处,密度为每平方米水面 4个~6个。 5.5生物饵料 亲鱼繁殖前 30天~45天,投放规格 1000尾/kg~2000尾/kg的青虾作为生物饵料 ,投放密度 为每亩 10 kg~15kg为宜。 5.6集卵 4月~5月,当水温在 16℃~20℃时,每日早晨检查鱼巢,将有受精卵的鱼巢转入孵化桶。 6受精卵孵化 6.1孵化桶 普通方形塑料桶 ,规格长 1.0m×宽0.7m×高0.7m左右,使用前采用 5mg/L聚维铜碘溶液 (1%有效碘) 进行清洗与消毒。 6.2孵化用水 符合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6.3孵化 将附着受精卵的鱼巢一端的聚乙烯网布去除 ,竖直悬挂在距桶底 5cm处,在每个鱼巢内底部位置放 置1个砂头进行机械充气增氧,密度约为每立方米水体 3万粒卵,弱光条件,孵化后期进行微流水孵化, 流速为 1m³/h~3m³/h,在水温 20℃条件下,经过 18天~30天的孵化,鱼苗孵出。 6.4病害防治 每4天~7天采用5mg/L聚维铜碘溶液( 1%有效碘)泼洒消毒孵化桶 1次,用药符合 NY5071规定。 6.5日常管理 每日观察受精卵孵化情况,并测量水温,每次消毒前换水 30%~50%;做好相应的记录。 7苗种培育 D B 3 2 0 1DB3201/T 1205-2024 37.1水泥池 长4.0m×宽1.3m×高0.7m左右,池壁光滑,弧形池角,池底呈锅底形向池中央的排水口倾斜,倾斜 角≤5%。池上方搭设遮阳网;每池挂充气石多个,采取充气培育,有条件可设置纯氧增氧培育。 7.2水泥池消毒 水泥池使用前,加水浸泡 10天,然后排干池水,洗刷池壁,用 25mg/L的高锰酸钾消毒 30min,再 清洗干净。 7.3培育用水 符合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7.4放养密度 密度为每立方米水体 15000尾~20000尾。 7.5培育饵料 前期采用孔径 165μm的浮游动物收集器收集轮虫作为开口饵料,前 15天,始终保持池内浮游动物 密度10个/mL以上; 15天后用枝角类、桡足类、水蚯蚓。 7.6日常管理 培育水温控制在 20℃~26℃之间,每5天换水 1次,每次换水量 50%;每周倒池一次 ,倒池时鱼苗 带水操作,并将特大、特小鱼苗筛出单养;定期观察摄食、生长情况。 7.7病害防治 每7天用5mg/L聚维铜碘溶液 (1%有效碘)泼洒消毒水体 ,终浓度为立方米水体 4.5mg~7.5mg (以有效碘计),用药符合 NY5071规定。 7.8出苗 经(55±5)天培育,鱼苗规格达到 2.5cm~3.0cm后可出售。 7.9苗种运输 苗种运输以薄膜塑料袋为容器 ,每袋装水 7kg~8kg,装苗500尾~1000尾,内充氧气占总体积 2/3, 用橡皮盘扎紧袋口 。远途运输应用冰块控制水温在25 ℃~27℃,运到目的地后将苗袋放入池塘水上漂 浮片刻,等袋内水温与池塘水温相近后再将鱼苗放出。 D B 3 2 0 1

.pdf文档 DB3201-T 1205-2024 沙塘鳢池塘繁殖技术规程 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01-T 1205-2024 沙塘鳢池塘繁殖技术规程 南京市 第 1 页 DB3201-T 1205-2024 沙塘鳢池塘繁殖技术规程 南京市 第 2 页 DB3201-T 1205-2024 沙塘鳢池塘繁殖技术规程 南京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3:03:0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