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 7 ,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中 国 标 准 出 版 社 出 版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linical nursing —Part 1:Targeted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 第1部分 :成人危重症患者 目标温度管理 temperature management in critically ill adult patients 2025 -04-16 发布 2025 -05-16 实施CCS C 50 DB32/T 5124.1—2025ICS 11.020DB32/T 5124.1—2025 前言…………………………………………………………………………………………………………… Ⅲ 引言…………………………………………………………………………………………………………… Ⅳ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2 5 实施与管理 ………………………………………………………………………………………………… 2 6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3 附录 A(规范性) 各期目标温度管理方法 …………………………………………………………………… 5 附录 B(规范性) 寒战评估量表 ……………………………………………………………………………… 7 附录 C(规范性) 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表 …………………………………………………………………… 8 附录 D(规范性) Richmond 躁动 ⁃镇静评分 ………………………………………………………………… 9 参考文献 ……………………………………………………………………………………………………… 10目  次 ⅠDB32/T 5124.1—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 DB32/T 5124《临床护理技术规范 》的第 1部分。DB32/T 5124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 ——第1部分:成人危重症患者目标温度管理 ; ——第2部分:成人危重症患者无创腹内压监测 ; ——第3部分:成人危重症患者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 ——第4部分:成人危重症患者漂浮导管置管配合与监测 ; ——第5部分:成人危重症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气道湿化 ; ——第6部分:成人危重症患者身体约束 。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 本文件由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组织实施 。 本文件由江苏省卫生健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 本文件起草单位 :江苏省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 、南京市第一医院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东南大学附属 中大医院 、南京鼓楼医院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苏北人民医院 、徐州市中心医院 、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泰州市人民 医院、泰兴市人民医院 、江苏省中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南京市第二医院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冯萍、陆敏、陈玉红、顾则娟、唐燕、吕红、王宁、嵇曼斐、朱艳萍、赵青、冯波、童孜蓉、 宣思宇、高燕、吴彬、朱庆捷、吴樱、许惠芬、赵志坤、王玉宇、陆璇、韩银风、李爱萍、朱琳、卢道珍、王婷、 宋艳、刁庆庆、阚小华、张浩、俞瑾、张艳、邢星敏、张淑芬。 ⅢDB32/T 5124.1—2025 引 言 建立基于循证及临床需求的 DB32/T 5124《临床护理技术规范 》能够指导护士工作 ,保证成人危重 症患者相关指标监测的准确性 、发现异常的及时性 ,以及提升护理有效性 ,实现成人危重症患者相关指标 监测和护理的同质化 ,由以下 6个部分构成 。 ——第1部分:成人危重症患者目标温度管理 。目的在于规定护理的基本要求 、实施与管理 、并发症 预防与处理等内容 ,保证目标温度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第2部分:成人危重症患者无创腹内压监测 。目的在于规定无创腹内压监测的基本要求 、实施 与管理、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等内容 ,保证无创腹内压监测的准确性 。 ——第3部分:成人危重症患者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目的在于规定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基本要求 、 实施与管理以及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等内容 ,保证动脉导管留置的有效性与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 准确性。 ——第4部分:成人危重症患者漂浮导管置管配合与监测 。目的在于规定漂浮导管置管护理的基本 要求、配合、维护、数据监测等内容 ,保证导管留置的有效性与数据监测的可靠性 。 ——第5部分:成人危重症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气道湿化 。目的在于规定湿化基本要求 、护理评估 、湿 化方式、实施与管理 、并发症识别与处理等内容 ,保证气道湿化效果 ,提高气道管理质量 。 ——第6部分:成人危重症患者身体约束 。目的在于规定基本要求 、约束评估 、约束预防 、约束替代 、 约束实施 、并发症识别及处理等内容 ,保证患者安全 ,保障患者的尊严和权益 。 ⅣDB32/T 5124.1—2025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 第1部分:成人危重症患者目标 温度管理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成人危重症患者目标温度管理临床护理的基本要求 、实施与管理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成人危重症患者的目标温度管理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 文件。 GB/T 7706 .1 医用电气设备 第一部分 :安全通用要求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WS/T 433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1 目标温度管理 targeted temperature management ;TTM 应用物理和化学 (药物)方法将核心体温快速降至目标温度 ,维持目标温度一定时间后缓慢恢复至正 常生理体温 ,并且避免体温反跳的过程 。 3.2 新型体表降温技术 novel body surface cooling technique 用包裹式冰毯 、冰垫包裹患者身体 ,根据温度自动反馈调控系统 ,通过循环冷水或冷空气而达到降温 目的的技术 。 3.3 传统体表降温技术 traditional body surface cooling technique 包括冰袋 、酒精擦浴 、普通冰毯等降温方法的技术统称 。 3.4 血管内热交换技术 intravascular heat exchange technique 采用有创方法将温度控制导管插入人体上腔或下腔静脉 ,经过导管的球囊与腔静脉内的血液进行热 交换,达到温度调控的一种技术 。 注: 将闭合的冷盐水循环管路置入静脉系统内进 行降温。 1DB32/T 5124.1—2025 3.5 核心体温 core body temperature 可以通过大脑 、血液、膀胱、食管、直肠等部位测得的人体内部胸腔 、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 。 注: 经肺动脉导管测定的血温是核心体温监测的 “金标准” 。 4 基本要求 4.1 应正确评估目标温度管理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 4.2 应持续监测患者核心体温 ,并尽早尽快启动目标温度管理 。 4.3 应快速降温 ,缓慢复温 。 4.4 应按照诱导期 、维持期、复温期、正常体温控制期进行护理和监测 。 4.5 目标温度管理过程中使用的电气设备 ,应满足 GB/T 7706 .1 要求。 5 实施与管理 5.1 诱导期 5.1.1 对于心脏骤停 ,恢复自主循环后仍昏迷的患者 ,宜在 6 h内尽快启动 TTM。 5.1.2 对于急性颅脑损伤 、缺血性脑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宜在 6 h~72 h 内启动 TTM。 5.1.3 应根据不同疾病选择不同的目标温度 、降温方式及降温速度 ,按照附录 A中A.1实施。使用血管 内热交换技术时 ,应满足 WS/T 433 和WS/T 367 的要求。 5.1.4 应遵医嘱使用解热剂 、镇痛剂、镇静剂、神经肌肉阻滞剂等药物预防 、治疗寒战和 /或抽搐。 5.2 维持期 5.2.1 应按照 A.2中的疾病类型选择目标温度及维持时间 。 5.2.2 宜维持核心体温稳定 ,波动范围控制在 0.2 ℃~ 0.5 ℃。 5.3 复温期 5.3.1 可在患者清醒 、病情稳定后遵医嘱开始复温 。 5.3.2 宜根据患者的降温方式选择被动的复温方式 ,即先撤除血管内降温设备或体表降温装置 ,再停用 药物降温 ,必要时,增加主动复温措施 ,包括:采用温暖毛毯 、热水袋、水毯、患者升温系统 、输注加温的静 脉输液或血制品等 。 5.3.3 宜按照 A.3中疾病类型选择目标温度及复温速度 。 5.3.4 应按照附录 D评估镇静水平 ,遵医嘱使用镇痛 、镇静、肌松药物预防肌颤 ,维持 Richmond 躁动 ⁃镇 静评分 -2分~0 分。

.pdf文档 DB32-T 5124.1-2025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 第1部分 成人危重症患者目标温度管理 江苏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T 5124.1-2025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 第1部分 成人危重症患者目标温度管理 江苏省 第 1 页 DB32-T 5124.1-2025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 第1部分 成人危重症患者目标温度管理 江苏省 第 2 页 DB32-T 5124.1-2025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 第1部分 成人危重症患者目标温度管理 江苏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3:01:4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