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 7 ,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中 国 标 准 出 版 社 出 版数字乡村建设导则 Guid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countrysideCCS B 00 DB32/T 5117—2025ICS 65.020 2025-04-16 ·¢²¼ 2025 -05-16 ʵʩDB32/T 5117—2025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则………………………………………………………………………………………………………… 2 5 乡村数字基础设施 ………………………………………………………………………………………… 2 6 数据与平台 ………………………………………………………………………………………………… 2 7 智慧农业 …………………………………………………………………………………………………… 3 8 数字富民产业 ……………………………………………………………………………………………… 4 9 数字治理 …………………………………………………………………………………………………… 5 10 数字惠民服务 ……………………………………………………………………………………………… 5 11 智慧美丽乡村 ……………………………………………………………………………………………… 6 12 运营模式 …………………………………………………………………………………………………… 7 13 运营管理 …………………………………………………………………………………………………… 7 附录 A(资料性) 数字乡村建设平台框架图 ………………………………………………………………… 9 附录 B(资料性) 建设运营模式的选择 …………………………………………………………………… 10 参考文献 ……………………………………………………………………………………………………… 11目  次 ⅠDB32/T 5117—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 本文件由中共江苏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提出 、归口并组织实施 。 本文件起草单位 :中共江苏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江苏省互联网农业发展中心 、联通 (江苏)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 、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舒晓村、吴昊、郑重、徐成杰、毛学伟、李辉、李岚、张燕琴、周斌、刘浏、陈昕、夏智武、 张明、肖伟、马飘、霍天芃、周文杰、杨璐瑶、张潇、张献允。 ⅢDB32/T 5117—2025 数字乡村建设导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数字乡村建设基础设施 、数据与平台 、智慧农业 、数字富民产业 、数字治理 、数字惠民服 务、智慧美丽乡村以及运营模式和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江苏省县域数字乡村的建设 、运营和管理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3923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398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T 21010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25529 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规则 GB/T 35873 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与质量控制规范 GB/T 38354 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 (点)服务与管理规范 GB/T 39044 政务服务平台接入规范 CH/T 6005 古建筑测绘规范 GY/T 321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 GY/T 387 县级应急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JR/T 0157 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 支付服务点技术规范 NB/T 42058 智能电网用户端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NY/T 1782 农田土壤墒情监测技术规范 NY/T 3180 土壤墒情监测数据采集规范 QX/T 326 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指南 YD/T 3057 联网社区文化生活服务系统 技术框架 DB32/T 3247 司法所建设导则 DB32/T 3898 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和服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1 数字乡村 digital countryside 广泛应用互联网 、物联网、人工智能 、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 ,促进乡村产业 、人才、文化、生态、组织 等各领域数字化转型 ,以农民数字素养提升为内生动力 ,建成产业多元兴旺 、服务共享便捷 、治理高效有 1DB32/T 5117—2025 力的数字化乡村社会 发展新形态 。 4 总则 数字乡村建设的总体原则为 :统筹规划 、分工合作 ,因地制宜 、分类推进 ,城乡融合 、协同共享 ,创新驱 动、绿色发展 ,政企合作 、多方共建 ,以人为本 、增强动力 。 5 乡村数字基础设施 5.1 实现宽带通信网 、移动互联网 、广播电视网三网全覆盖 ,城乡“同网同速 ” 。持续升级数字基础设施 , 优化广播电视覆盖网络 ,推进千兆光纤网络全覆盖 、5G网络深度覆盖 。规模部署基于 IPv6的下一代互 联网设施 。 5.2 对乡村水利 、公路、电力等设施进行下列数字化改造 。 a)建立水利数据采集体系 ,开展水位 、雨量、流量、工情等监测监控 ,实现水文 、水资源、重要水利工 程的网格化监测 。实现大中型灌区和农村生态河道的动态监测与感知 ,智能化改造农村地区中 小型水利设施 ,完善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大坝安全监测体系 。结合小水电绿色改造与现代化 提升,开展小水电站集控中心建设 。 b)开展农村公路电子地图建设 ,创新农村公路信息化管养模式 ,实现公路基础设施的日常巡检 、事 件上报、养护施工 、验收结算 、统计分析等全过程数字化 。 c)宜配置农村电网智能配变终端 ,实现远程智能抄表 、负荷监测 、电力质量监控等功能 。电网用户 端系统满足 NB/T 42058相关内容 。 6 数据与平台 6.1 数据资源 6.1.1 依托省公共数据平台 ,引导和支持可信数据空间发展 ,推动省市县数据资源跨层级 、跨部门共享 。 6.1.2 建立专题数据库 ,归集治理和开发利用中与乡村基础设施 、农业生产经营 、乡村建设 、乡村治理和 公共服务相关的数据资源 。 6.1.3 基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自然资源专题数据和农业农村业务数据等 ,推动农田 、农地、装备、主体 等“上图入库 ” ,绘制农业农村用地 “一张图” 。 6.2 乡村数字平台 6.2.1 建设省级统一的数字乡村综合性管理服务平台作为省市县镇村各级贯通使用的平台 。 6.2.2 地方基于数字乡村综合性管理服务平台 ,可围绕特色化场景需求开展应用能力建设 。 6.2.3 地方确需自建平台的 ,自建平台总体架构应包括基础设施 、数据支撑 、业务支撑和应用系统 (见附 录 A) 。 6.2.4 特色化场景建设和自建平台 ,应与数字乡村综合性管理服务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 ,接入要求符 合 GB/T 39044 的规定;安全性应满足系统安全 、设备安全和数据安全要求 ,符合 GB/T 22239的相关内 容;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可扩展性和可升级功能 。 2DB32/T 5117—2025 7 智慧农业 7.1 大田种植业数字化 7.1.1 统筹配置苗情 、土壤墒情 、病虫情、灾情等物联网监测设备 ,结合卫星遥感 、航空遥感等 ,对农田 “四情”和气象进行动态监测和预警预报 ,精准指导生产 。农村气象灾害预警 应按 QX/T 326执行,土壤 墒情监测应按 NY/T 1782、NY/T 3180执行。 7.1.2 推广智能灌溉 、智能农机 、水肥一体 、环境控制等智能化设备 ,推动无人机在喷药 、施肥、巡田等方 面普及应用 ,建设智慧农场 。 7.1.3 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升级 ,因地制宜推进水肥一体化智慧管控技术装备应用 ,实现农田 建设与保护全程数字化动态监测和监管 。 7.2 设施种植数字化 7.2.1 对老旧低效设施棚室进行主体结构的改造提升 ,对设施棚室水肥一体化 、环境调控和育苗育秧等 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提升 。 7.2.2 新建的设施棚室应合理配备环境数据监测设备 、环境智能管控设备 、水肥一体化智能管控设备 、 智能作业装备等 。 7.3 畜禽养殖数字化 7.3.1 养殖场集成应用先进适用 、成本可控的数字技术和装备 ,智能化改造环境监控 、个体识别 、精准饲 喂、智能巡检 、产品采集 、性能测定 、粪污处理利用等设施 ,建设智慧牧场 。 7.3.2 有条件的规模养殖场宜建立电子养殖档案 ,推进养殖场 、屠宰场、饲料兽药企业等数据共享 ,推动 动物疫病监测预警 、动物和动物产品无纸化检疫出证 。 7.4 水产养殖数字化 7.

.pdf文档 DB32-T 5117-2025 数字乡村建设导则 江苏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T 5117-2025 数字乡村建设导则 江苏省 第 1 页 DB32-T 5117-2025 数字乡村建设导则 江苏省 第 2 页 DB32-T 5117-2025 数字乡村建设导则 江苏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3:01:3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