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文件分类
批量下载
! 7 ,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中 国 标 准 出 版 社 出 版江淮地区稻茬小麦绿色综合防倒 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green comprehensive anti⁃lodging of wheat following rice in Yangtse⁃Huaihe regionCCS B 31 DB32/T 5100—2025ICS 65.020.20 2025 -03-25发布 2025 -04-25实施DB32/T 5100—2025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产地环境条件 ……………………………………………………………………………………………… 1 5 综合防倒技术 ……………………………………………………………………………………………… 1 6 收获和贮藏 ………………………………………………………………………………………………… 3 7 生产记录 …………………………………………………………………………………………………… 3 附录 A(资料性) 小麦主要病虫草害防治常用农药及施用方法 …………………………………………… 4目 次 ⅠDB32/T 5100—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 本文件由江苏省农作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归口并组织实施 。 文件起草单位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扬州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宿迁市农业技术综合 服务中心 、淮阴师范学院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杜小凤、丁锦峰、周琴、何井瑞、宋佳敏、顾大路、杨文飞、贾艳艳、殷小冬、李其胜、 蒋伟勤、车阳、李可、杨威、徐永刚、吴兰田。 ⅢDB32/T 5100—2025 江淮地区稻茬小麦绿色综合防倒 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稻茬小麦绿色综合防倒技术的产地环境条件 、综合防倒技术 、收获和贮藏 、生产记录的 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江淮地区稻茬小麦种植生产 ,其他类似生产区域可参照使用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 1部分: 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499 旋耕机 作业质量 NY/T 500 秸秆粉碎还田机 作业质量 NY/T 851 小麦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995 谷物 (小麦) 联合收获机械 作业质量 DB32/T 3688 水稻秸秆还田小麦播后镇压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 4 产地环境条件 产地环境条件符合 NY/T 851的规定。 5 综合防倒技术 5.1 品种选用与种子处理 5.1.1 品种选择 选择通过国家或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适宜当地种植的抗倒性较好的小麦品种 ,种子 质量标准按 GB 4404 .1执行。 1DB32/T 5100—2025 5.1.2 种子处理 播种前 3 d~5 d,选择晴好天气晒种 4 h~6 h。晒种后进行药剂拌种 ,拌种符合 GB 15671和GB/T 8321 (所有部分 )规定。 5.2 整地 选用带切碎匀抛装置的联合收获机收获水稻 ;收稻时未进行秸秆粉碎的应在小麦播种前进行灭茬粉 碎作业。水稻秸秆粉碎还田质量应符合 NY/T 500的规定。连续 2年~3年未深耕的田块耕翻一次 ,耕 翻深度 25 cm~ 30 cm,并进行旋耙整平 。整地质量符合 NY/T 499的规定。 5.3 播种 5.3.1 适时播种 江淮北部适宜播期为 10月中旬 —10月下旬,江淮南部适宜播期为 10月下旬 —11月上旬。 5.3.2 适墒播种 土壤相对含水量为 70%~ 80%时,播种最佳 。墒情不足时 ,造墒播种或播后及时窨水灌溉补墒 ;湿 度过大时 ,应采取排水降渍措施 ,待土壤墒情适宜后播种 。灌溉水应符合 GB 5084的规定。 5.3.3 适量播种 适期播种应采用精量 、半精量播种 ,基本苗控制在 12万株 /666.7 m2~16万株 /666.7 m2之间;迟于播 种适期,应适当增加播种量 ,每晚播一天增加 0.5万株 /666.7 m2~1万株 /666.7 m2基本苗,最多不超过预 期穗数的 80%。 5.3.4 适深播种 播种采用复式播种机进行匀播 ,播深控制在 2 cm左右。 5.3.5 及时开沟 播种后应及时开沟 ,田间畦沟 、腰沟、田头沟深度分别达到 20 cm、30 cm和40 cm;畦沟间隔 2 m~ 3 m,腰沟间隔 50 m~ 60 m,田外大沟深 60 cm~ 80 cm,做到沟沟相通 。 5.3.6 适时镇压 播种后适时镇压 。镇压符合 DB32/T 3688的规定。 5.4 肥水运筹 5.4.1 肥料施用 按照小麦目标产量 550 kg/ 666.7 m2~600 kg/ 666.7 m2,全生育期每 666.7 m2施氮量 16 kg~ 18 kg, 氮、磷(P2O5)和钾(K2O)比例一般为 1∶0.6~0.8∶0.6~0.8。氮肥分配比例为 基蘖肥∶拔节孕穗肥 =6∶4, 磷钾肥分配比例为基蘖肥 ∶拔节孕穗肥 =5∶5。肥料使用符合 NY/T 496中的规定 。 5.4.2 水分管理 在小麦孕穗期土壤墒情不足时窨水灌溉一次 ;如遇土壤湿度过大 ,应清沟理墒 、排水降渍 。灌溉水符 2DB32/T 5100—2025 合GB 5084的规定。 5.5 化控防倒 5.5.1 苗期化控 在小麦拔节前 (2月底或 3月初)可用 50%矮壮素 60 g/666.7 m2或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 50 g/ 666.7 m2~70 g/666.7 m2兑水 30 kg进行叶面均匀喷雾 。 5.5.2 中后期化控 在小麦破口至扬花期可用 23%氯化胆碱 ·乙烯利水剂 100 mL/ 666.7 m2兑水 30 kg进行叶面均匀 喷雾。 5.6 镇压防倒 小麦越冬期茎蘖数超过 60万/666.7 m2的麦田进行机械镇压 ;返青至拔节前茎蘖数超过 90万/ 666.7 m2,机械镇压防倒 。 5.7 病虫草害防控 病虫害重点防控纹枯病 、白粉病、赤霉病、蚜虫、红蜘蛛等 ;小麦土壤封闭除草在播后 、苗前进行 ,茎叶 化除在冬前或早春进行 。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8321(所有部分 )的规定指标 。具体防治方法见附 录A。 6 收获和贮藏 小麦蜡熟末期及时机械收获 ,机械收获应符合 NY/T 995的要求。小麦籽粒应及时晾晒或机械烘 干,去净杂质 ,单品种贮藏 。 7 生产记录 全程记录各种农事操作 ,档案保存时间不少于 2年。 3DB32/T 5100—2025 附 录 A (资料性) 小麦主要病虫草害防治常用农药 及施用方法 小麦主要病虫草害防治常用农药 、用量及施用方法见表 A.1。 表A.1 小麦主要病虫草害防治常用农药 、用量及施用方法 纹枯病 白粉病 赤霉病 蚜虫 红蜘蛛 杂草起身拔节前 孕穗期至抽 穗期 扬花期 播后苗前 用药平均病株达 5%~ 10% 病株率达 15% 始花期小麦扬花 10%左右第一次防 治,5 d~7 d后再防 治一次 田间百株 (茎)蚜虫 量超过 500头,天 敌与蚜虫比在 1∶150 以上 单行小麦 33 cm有 虫200头或每株有 虫6头24%噻呋酰胺 悬浮剂 40%唑醚·氟环 唑悬浮剂 18.7%丙环唑· 嘧菌酯悬浮剂 30%苯甲·丙环 唑乳油 25%丙环·嘧菌 酯悬浮剂 40%丙硫·戊唑 醇悬浮剂 48%氰烯菌酯 · 戊唑醇悬浮剂 200 g/L氟唑菌 酰羟胺悬浮剂 50%吡蚜酮可 湿性粉剂 22%噻虫·高氯 微囊悬浮剂 50%氟啶虫酰 胺悬浮剂 28%阿维·螺虫 乙酯 20%吡氟酰草 胺·氟噻草胺悬 浮剂 55%吡氟酰草 胺·异丙隆悬 浮剂15~20 20~25 30~60 15~20 50~70 30~50 40~60 50~60 10~12 10~12 6~10 5~10 100~120 130~170叶面均匀喷雾 。 每666.7 m2用水量:喷杆式喷雾 机20 kg~ 30 kg,机动弥雾 、静电 喷雾 15 kg~ 20 kg,高效植保无人 机不低于 2 kg防治对象 防治时间 防治指标 防治药剂用药剂量 /(g或 mL/ 666.7 m2)防治方法 4DB32/T 5100—2025 冬前或早春 化除33%氟噻·吡 酰·呋悬浮剂 25%环吡氟草 酮·异丙隆 5%唑啉草酯 乳油 15%氯氟吡·双 唑草酮可分散 油悬浮剂 50 g/L双氟磺 草胺悬浮剂 +20%氯氟
DB32-T 5100-2025 江淮地区稻茬小麦绿色综合防倒技术规程 江苏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3:00:51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509.6 KB)
分享
友情链接
ISO 6383-1 2015 Plastics — Film and sheeting — Determination of tear resistance — Part 1 Trouser tear method.pdf
ISO 105-E10 1994 Textiles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Part E10 Colour fastness to decatizing.pdf
BS ISO 5401 2024 Audit data collection Customs and indirect tax extension.pdf
ISO 15061 2001 Water quality — Determination of dissolved bromate — Method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of ions.pdf
ISO 11565 2024 Road vehicles Spark-plugs Test methods and requirements.pdf
ISO 13468-1 2019 Plastics — Determination of the total luminous transmittance of transparent materials — Part 1 Single-beam instrument.pdf
ISO 16589-5 2011 Rotary shaft lip-type seals incorporating thermoplastic sealing elements — Part 5 Identification of visual imperfections.pdf
ISO 19403-3 2024 Paints and varnishes Wettability Part 3 Determination of the surface tension of liquids using the pendant drop method.pdf
ISO 20233-2 2019 Ships and marine technology — Model test method for propeller cavitation noise evaluation in ship design — Part 2 Noise source localization.pdf
ISO 9448-7 2013 Tools for pressing — Guide bushes — Part 7 Form F, ball cage bus.pdf
GB-T 20296-2012 集成电路记忆法与符号.pdf
GB-T 4460-2013 机械制图 机构运动简图用图形符号.pdf
GB-T 40414-2021 浮筑地面用绝热制品厚度的测量.pdf
GB-T 14188-2008 气相防锈包装材料选用通则.pdf
GB-T 26239-2010 软件工程 开发方法元模型.pdf
GB-T 17773-1999 形状和位置公差 延伸公差带及其表示法.pdf
GB-T 39370-2020 皮革 物理和机械试验 表面反射性能的测定.pdf
GB-T 12615.2-2004 封闭型平圆头抽芯铆钉 30级.pdf
GB-T 14536.11-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 电动机用起动继电器的特殊要求.pdf
GB-T 33011-2016 建筑用绝热制品 抗冻融性能的测定.pdf
1
/
3
8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509.6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