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文件分类
批量下载
! 7 ,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中 国 标 准 出 版 社 出 版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技术规范 第 10部分 :病毒类应急 检测技术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mergency response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t event caused by infectious disease —Part 10:Emergency detection method of pathogenic in viral infectious disease 2024 -12-27发布 2025 -01-27实施CCS C 50 DB32/T 4972.10—2024ICS 13.100DB32/T 4972.10—2024 前言…………………………………………………………………………………………………………… Ⅲ 引言…………………………………………………………………………………………………………… Ⅳ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生物安全要求 ……………………………………………………………………………………………… 1 5 准备工作和质量控制 ……………………………………………………………………………………… 1 6 分子生物学应急检测技术 ………………………………………………………………………………… 2 7 免疫学应急检测技术 ……………………………………………………………………………………… 3 参考文献 ………………………………………………………………………………………………………… 4目 次 ⅠDB32/T 4972.10—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 起草。 本 文 件 是 DB32/T 4972《传 染 病 突 发 公 共 卫 生 事 件 应 急 处 置 技 术 规 范 》的 第 10部 分。 DB32/T 4972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 ——第1部分:监测预警 ; ——第2部分:事件报告和管理 ; ——第3部分:风险评估 ; ——第4部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 ——第5部分:恢复评估 ; ——第6部分:应急消毒处置及应急人员个人防护 ; ——第7部分:媒介生物应急监测 、评估与控制 ; ——第8部分:标本的采集 、保存和运输 ; ——第9部分:应急检测流程 ; ——第10部分:病毒类应急检测技术 ; ——第11部分:细菌类应急检测技术 。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 本文件由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组织实施 。 本文件由江苏省卫生健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 本文件起草单位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盐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付建光、樊欢、邓斐、李志锋、王慎骄、王楠、许晓庆、余慧燕、李楚楚、秦圆方、 田华、祁贤、彭杰夫、崔仑标。 ⅢDB32/T 4972.10—2024 引 言 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江苏省公共卫生安全的主要威胁 ,对社会、经济和人群健康造成巨大影 响。本文件为贯彻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 《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应急条例 》等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要求 ,提升江苏省传染病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目标而制定 。 DB32/T 4972《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规范 》由以下 11个部分构成 : ——第1部分:监测预警 ; ——第2部分:事件报告和管理 ; ——第3部分:风险评估 ; ——第4部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 ——第5部分:恢复评估 ; ——第6部分:应急消毒处置及应急人员个人防护 ; ——第7部分:媒介生物应急监测 、评估与控制 ; ——第8部分:标本的采集 、保存和运输 ; ——第9部分:应急检测流程 ; ——第10部分:病毒类应急检测技术 ; ——第11部分:细菌类应急检测技术 。 DB32/T 4972的制定是对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相关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的有力补充 , 为开展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 、报告和管理 、风险评估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恢复评估 、应急 消毒处置和个人防护 、媒介生物的应急监测评估与控制 、标本的采集和检测等应急处置工作提供有力的 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对保障公众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ⅣDB32/T 4972.10—2024 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技术规范 第 10部分:病毒类应急 检测技术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病毒类应急检测的生物安全要求 、准备工作和质 量控制、分子生物学应急检测技术和免疫学应急检测技术等 。 本文件适用于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病毒类传染病病原体的应急检测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 文件。 GB 19489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WS 233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1 高通量测序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区别于传统 Sanger(双脱氧法 )测序,能够一次并行对大量核酸分子进行平行序列测定的技术 ,通常 一次测序反应能产出不低于 100兆的测序数据 。 注: 又称下一代测序技术 (Next ⁃ generation sequencing , NGS)或大规模平行测序 (Massively parallel sequencing , MPS) 。 4 生物安全要求 4.1 实验人员应根据 GB 19489和风险评估的要求 ,配备不同类型传染病感染的个人防护装备 ,包括但 不限于防护服 、手套、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 、防护面屏 、防护帽。防护服宜每隔 4 h更换一次 。在发 生意外暴露时 ,根据应急处置预案采取必要措施 。 4.2 实验人员 、实验场所 、感染性标本处置及消毒灭菌等应符合 WS 233中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要求。 4.3 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规定处置医疗废物 。 5 准备工作和质量控制 5.1 准备工作 5.1.1 根据实验需要,准备相应的生物安全柜 、移液器、漩涡震荡仪 、离心机等仪器和检测试剂耗材 。 1DB32/T 4972.10—2024 5.1.2 标本震荡后瞬时离心取上清用于病毒类核酸提取及抗原检测 。 5.1.3 按照病毒 RNA/DNA 核酸提取试剂盒说明书 ,取适量标本进行核酸提取 ,提取完成后应立即封盖 并马上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 。剩余的标本和核酸应于 -80 ℃条件下冻存 。 5.2 质量控制 5.2.1 每一批次反应过程中应至少设置一个阴性和阳性对照 ,必要时增加空白对照 。 5.2.2 测序过程中数据 Q30(用于衡量高通量测序中碱基准确度的指标 ,测序数据中碱基识别质量值为 30,表示其碱基识别准确率为 99.9%)应≥80%。 5.2.3 宏基因组测序提取的核酸中 DNA的A260/A280值应 >1.8, RNA的A260/A280值应 ≥2.0。 背景核酸模型应每个月更新 1次。 6 分子生物学应急检测技术 6.1 实时荧光 PCR技术(Real⁃time PCR ) 6.1.1 反应体系配制 (PCR反应液、酶、引物、探针及模板 )及反应程序设置 (反应温度 、循环数及荧光通 道)应参照相应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 6.1.2 阴性对照 、阳性对照 、内参(如有)结果成立时 ,进行结果判断 。阴性显示无 Ct值、无S形扩增曲 线,阳性显示 Ct值小于或等于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规定值 ,且有 S形扩增曲线 。 6.2 等温扩增技术 6.2.1 将核酸模板 (RNA病毒先进行反转录合成第一条 cDNA链)或标本上清 、引物、DNA合成酶、基 质等共同置于商品化试剂盒指定温度下 ,经一个步骤即可完成 。 6.2.2 当阴性对照 、阳性对照结果成立时 ,应使用以下方法进行结果判定 : a)浊度检测 :肉眼观察反应管内出现白色浑浊判定为阳性 ,未浑浊判为阴性 ; b)荧光检测 :加入荧光指示剂后 ,根据试剂盒说明书判定结果 。 6.3 数字 PCR技术 6.3.1 根据 PCR仪器和试剂的要求制备反应体系 ,将体系分配到微小分区或微滴中并封盖 ,进行 PCR 反应。使用荧光染料或探针监测目标核酸的扩增 ,配套软件统计分析各反应中的阳性液滴数 。 6.3.2 当阴性对照 、阳性对照 、内参(如有)结果成立时 ,进行结果判断 ,确定目标核酸及其定量信息 ,包括 标本中每个荧光通道的浓度 、精度、误差,依据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结果判读 。 6.4 高通量测序技术 6.4.1 单一病原体及靶向测序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目的基因的扩增富集纯化 ,纯化后产物进行文库构 建、上机测序 、
DB32-T 4972.10-2024 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规范 第10部分 病毒类应急检测技术 江苏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2:55:57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493.1 KB)
分享
友情链接
ISO 5500-1986Oilseed residues — Sampling.pdf
ISO 7211-1 1984 Textiles — Woven fabrics — Construction — Methods of analysis — Part 1 Methods for the presentation of a weave diagram and plans for drafting,.pdf
ISO 10237 1997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or use in the production of aluminium — Calcined coke — Determination of residual-hydrogen content.pdf
ISO 7944 1998 Optics and optical instruments — Reference wavelengths.pdf
ISO 11979-4 2008 Ophthalmic implants — Intraocular lenses — Part 4 Labelling and information.pdf
ISO TS 23016-1 2019 Fine bubble technology — Agricultural applications — Part 1 Tes.pdf
ISO 11512 1995 Machinery for forestry — Tracked special machines — Performance criteria for brake systems.pdf
ISO 5405 2024 Audit data collection extension Government regulated financial reports and payroll.pdf
ISO 5353 1995 Earth-moving machinery, and tractors and machinery for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 Seat index point.pdf
ISO 4696-1 2015 Iron ores for blast furnace feedstocks — Determination of low-temperature reduction-disintegration indices by static method — Part 1 Reduction with CO, CO2, H2 and N2.pdf
GB-T 8064-1998 滚齿机 精度检验.pdf
GB-T 14258-2003 信息技术 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 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pdf
GB-T 19927-2005 曳引用焊接结构弯板链、附件和链轮.pdf
GB-T 6138-2023 攻丝前钻孔用阶梯麻花钻.pdf
GB-T 22183-2008 谷物检验筛.pdf
GB-T 24950-2010 船舶和海上技术 船用电动雨刷.pdf
GB-T 30492-2014 天然气 烃露点计算的气相色谱分析要求.pdf
GB-T 16856-2015 机械安全 风险评估 实施指南和方法举例.pdf
GB-Z 43032-2023 纳米技术 水样中金属与金属氧化物纳米物体表征 样品制备方法.pdf
GB-T 22427.8-2024 淀粉及其衍生物 硫酸化灰分测定.pdf
1
/
3
8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493.1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