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 7 ,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中 国 标 准 出 版 社 出 版大气二氧化碳和甲烷本底浓度 筛分技术规范 2024 -12-16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artition of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and methane background concentrations 发布 2025 -01-16 实施CCS A 47 DB32/T 4929 —2024ICS 07.060 DB32/T 4929 —2024 前言…………………………………………………………………………………………………………… Ⅲ 引言…………………………………………………………………………………………………………… Ⅳ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资料收集和处理 …………………………………………………………………………………………… 2 5 本底筛分方法 ……………………………………………………………………………………………… 5 6 筛分方法选择 ……………………………………………………………………………………………… 7 7 筛分流程 …………………………………………………………………………………………………… 7 附录 A (资料性) 本底筛分流程 …………………………………………………………………………… 8 附录 B (资料性) 观测站点信息 …………………………………………………………………………… 9 参考文献 ……………………………………………………………………………………………………… 10目  次 ⅠDB32/T 4929 —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 本文件由江苏省气象局提出 。 本文件由江苏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 本文件起草单位 :江苏省气候中心 、江苏省气象探测中心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陈燕、惠品宏、徐家平、徐萌、沈瑱、李崇志、韦芬芬、周晨、乔贺、徐进。 ⅢDB32/T 4929 —2024 引 言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掌握温室气体本底浓度及其变化情 况,有助于客观 、准确地测算区域温室气体源汇总量及变化 ,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基础 。 为规范江苏省区域大气二氧化碳和甲烷本底浓度筛分 ,特制定本文件 。 ⅣDB32/T 4929 —2024 大气二氧化碳和甲烷本底浓度 筛分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气二氧化碳 、甲烷的本底浓度筛分所需的资料 、筛分方法 、筛分方案选择 、筛分流程 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气象 、生态、环境等行业在受人为或自然源影响的区域开展二氧化碳 、甲烷的本底浓度 筛分和数据处理 ,其他行业可参考本文件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 文件。 GB/T 3840 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 GB/T 3522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总则 GB/T 3522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风向和风速 QX/T 118 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 地面 QX/T 174 大气成分站选址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1 温室气体 greenhouse gas 大气中能够吸收红外辐射的气体成分 , 。 注: 主要包括二氧化碳 (CO 2) 、甲烷(CH 4) 、氧化亚氮 (N2O) 、水汽(H2O) 、氢氟碳化物 (HFCs) 、全氟碳化物 (PFCs) 、六 氟化硫(SF 6)和臭氧(O3)等。 [来源:QX/T 125—2011,3.1,有修改 ] 3.2 二氧化碳 carbon dioxide 分子式为 CO 2,在大气中的滞留时间可达几十年或上百年 ,是影响地球辐射平衡的主要温室气体 。 源主要是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的燃烧 、土地利用变化以及工业过程排放 ,汇主要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的 吸收。 [来源:QX/T 125—2011,4.2,有修改 ] 3.3 甲烷 methane 分子式为 CH 4,在大气中的滞留时间约为 12年。源主要是农业 (如牲畜和稻田 ) 、垃圾处理过程 、化 1DB32/T 4929 —2024 石燃料生产和使用 (煤炭、天然气 /石油开采 ) 、生物燃料和生物质燃烧的排放 、湿地和其他自然过程等 ,汇 主要是羟基自由基氧化反应 。 [来源:QX/T 125—2011,4.3,有修改 ] 3.4 浓度 concentration 特定气体摩尔数与同体积干空气内全部气体分子摩尔数之比 。 3.5 本底浓度 background concentration 远离局地排放源 、滤除了局地自然环境和人为活动直接影响 、基本混合均匀的大气组成成分浓度 。 3.6 局地浓度 local concentration 受局地排放源和吸收汇影响的非本底大气组成成分浓度 。 3.7 梯度理查森数 gradient Richardson number 用两个高度上的平均风速和平均温度代替理查森数表达式中风速垂直切变项和温度垂直梯度 ,来确 定大气稳定度 。 3.8 稳健局部回归 robust local regression 在一定时间窗口内对观测值进行逐步逼近回归拟合的统计学稳健估计方法 。 4 资料收集和处理 4.1 资料种类 4.1.1 温室气体观测站点信息 :温室气体观测站点的经纬度 、海拔高度 、进气口高度 、下垫面类型 、周围环 境(见附录 B表B.1) 。 4.1.2 温室气体观测数据 :温室气体观测站点建站以来的 CO 2、CH 4浓度观测数据 ,CO 2浓度单位为 10-6 mol/mol ,CH 4浓度单位为 10-9 mol/mol ,下同。 4.1.3 气象观测站点信息 :气象观测站点的经纬度 、海拔高度 、风观测高度 、下垫面类型 、周围环境 (见 表B.2) 。 4.1.4 气象观测数据 :温室气体观测站点同址 、同期的风速 、风向、气温、气压、云量资料 。如果无同址观 测,需选择距离近 、观测环境一致性好的气象站点同期观测数据 。 4.2 资料收集 4.2.1 温室气体观测站点信息 :来源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 、地方测绘部门 、温室气体观测部门的 地面和遥感观测 ,观测站点选址符合 QX/T 174的规定。 4.2.2 温室气体浓度观测数据 :来自温室气体观测部门 ,包括建站以来经过质量控制后的逐小时的 CO 2、 CH 4浓度数据 ,符合时间长度可以是月 、季、年、年际尺度 。 4.2.3 气象观测站点信息 :来源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 、地方测绘部门 、气象部门 。 4.2.4 气象观测数据 :来自气象部门 ,包括经过质量控制后的地面及大气边界层高度以内的逐小时风速 、 风向、气温、气压数据以及逐小时云量数据 ,符合 GB/T 35221、GB/T 35227及QX/T 118的规定。 2DB32/T 4929 —2024 4.3 数据处理 4.3.1 温室气体浓度观测数据 4.3.1.1 数据完整率 用于本底筛分的 CO 2和CH 4浓度观测数据的时间分辨率为逐小时 ,总数据及逐月数据完整率均需 达到 95%以上。计算数据完整率时不统计由于仪器故障 、停机、系统维护等造成的缺测 。 4.3.1.2 逐月逐风向温室气体平均浓度 基于观测时段内 CO 2或CH 4浓度观测数据以及风向数据 ,逐月逐风向计算 CO 2或CH 4平均浓度 ,十 六风向所对应的方位 、符号、中心角度 、角度范围以及静风标准见表 1,计算方法见式 (1) : -Cm,n=∑i=1Nm,nCi m,n Nm,n………………………… ( 1 ) 式中:-Cm,n——特定月份特定风向 CO 2或CH 4平均浓度 ,m表示 1~12月,n表示 1~16风向; Ci m,n——特定月份特定风向逐时 CO 2或CH 4浓度; Nm,n——特定月份特定风向参与统计的 CO 2或CH 4观测数。 表1 风向符号与度数对照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注: 风速小于或等于 0.2 m/s按静风处理 ,不计入十六风向 。方位 北 北东北 东北 东东北 东 东东南 东南 南东南 南 南西南 西南 西西南 西 西西北 西北 北西北符号 N NNE NE ENE E ESE SE SSE S SSW SW WSW W WNW NW NNW中心角度 /(°) 0 22.5 45 67.5 90 112.5 135 157.5 180 202.5 225 247.5 270 292.5 315 337.5角度范围 /(°) 348.76-11.25 11.26-33.75 33.76-56.25 56.26-78.75 78.76-101.25 101.26

.pdf文档 DB32-T 4929-2024 大气二氧化碳和甲烷本底浓度筛分技术规范 江苏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T 4929-2024 大气二氧化碳和甲烷本底浓度筛分技术规范 江苏省 第 1 页 DB32-T 4929-2024 大气二氧化碳和甲烷本底浓度筛分技术规范 江苏省 第 2 页 DB32-T 4929-2024 大气二氧化碳和甲烷本底浓度筛分技术规范 江苏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2:54:3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