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文件分类
批量下载
! 7 ,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中 国 标 准 出 版 社 出 版预防接种技术管理规范 第2部分 :疫苗接种方法 2024 -08-14Principles of technical regulation and management of vaccination —Part 2:Administration methods 发布 2024 -09-14实施CCS C 05 DB32/T 4829.2—2024ICS 11.020DB32/T 4829.2—2024 前言…………………………………………………………………………………………………………… Ⅲ 引言…………………………………………………………………………………………………………… Ⅳ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疫苗吸取和使用基本要求 ………………………………………………………………………………… 2 5 疫苗接种操作 ……………………………………………………………………………………………… 3 参考文献 ………………………………………………………………………………………………………… 6目 次 ⅠDB32/T 4829.2—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 DB32/T 4829《预防接种技术管理规范 》的第 2部分。DB32/T 4829已经发布了以下 部分: ——第1部分:预防接种门诊建设 ; ——第2部分:疫苗接种方法 。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 本文件由江苏省卫生健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 本文件起草单位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徐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盐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武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南京市小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刘元宝、汪志国、汤奋扬、王旭雯、宋晓哲、栾琳、陈杰、管书慧、胡冉、刘丽、于静、 潘英姿、屠晓艳、朱媛媛、许燕、张磊、许波荣。 ⅢDB32/T 4829.2—2024 引 言 预防接种是预防 、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本文件根据江苏省预防接种工作实际 ,制定了注射接种 法、口服接种法 、皮上划痕法和鼻喷接种法等主要疫苗接种技术方法的规范 ,推动各级疾控机构及各类预 防接种门诊相关工作有章可循 ,有据可依 ,确保预防接种服务标准化 、技术规范化及管理科学化 。 为使管理规范更具层次性和操作性 ,DB32/T 4929《预防接种技术管理规范 》分为以下 2个部分: ——第1部分:预防接种门诊建设 ; ——第2部分:疫苗接种方法 。 本文件将对实现疾控机构和预防接种门诊 “服务 +技术 +管理”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促进预防接种工 作进一步规范化 、标准化具有重要意义 。 ⅣDB32/T 4829.2—2024 预防接种技术管理规范 第2部分:疫苗接种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上市疫苗的疫苗接种方法 ,包括注射接种法 、口服接种法 、皮上划痕法和鼻喷接种法 , 其中注射接种法有皮内注射法 、皮下注射法和肌内注射法 。 本文件适用于预防接种单位开展预防接种 、日常管理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部门 的监督检查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1 疫苗 vaccine 为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 、流行,用于人体免疫接种的预防性生物制品 。 注: 包括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 。 3.2 皮内注射法 intradermal injection 将疫苗注入人体表皮和真皮之间的方法 。 3.3 皮下注射法 subcutaneous injection 将疫苗注入皮下组织内的方法 。 3.4 肌内注射法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将疫苗注入肌肉组织内的方法 。 3.5 口服接种法 oral administration 将疫苗吞咽进入体内的方法 。 3.6 皮上划痕法 skin scratch administration 将疫苗涂压皮上划痕进入体内的方法 。 3.7 鼻喷接种法 nasal spray administration 将疫苗对鼻腔喷雾并覆盖到鼻腔黏膜的方法 。 1DB32/T 4829.2—2024 4 疫苗吸取和使用基本要求 4.1 注射接种法 4.1.1 将疫苗瓶上部疫苗弹至底部 ,用75%乙醇棉球消毒开启部位 。 4.1.2 在乙醇挥发后将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下插入疫苗瓶的液面下吸取疫苗 。 4.1.3 吸取疫苗后 ,将注射器的针头向上 ,排空注射器内气泡 ,直至针头上有一小滴疫苗出现为止 。 4.1.4 使用含有吸附剂的疫苗前 ,应当充分摇匀 。 4.1.5 使用冻干剂型疫苗时 ,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稀释液 ,沿疫苗瓶内壁缓慢注入 ,轻轻摇荡 ,使疫苗充 分溶解,避免出现泡沫 。 4.1.6 开启减毒疫苗瓶和注射时 ,消毒剂不应接触疫苗 。 4.1.7 疫苗瓶开启后如不能立即用完 ,应在瓶身上标注开启时间 ,并盖上无菌干棉球 2 ℃~ 8 ℃冷藏。疫 苗瓶开启后 ,减毒活疫苗超过 30 min、灭活疫苗超过 1 h未用完(疫苗说明书另有规定除外 ) ,应将剩余疫 苗废弃。 4.1.8 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 、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 。 4.1.9 用灭菌镊子夹取 75%乙醇棉球或用无菌棉签蘸 75%乙醇,由内向外螺旋式对接种部位皮肤进行 消毒,涂擦直径 ≥5 cm,待晾干后立即接种 。 4.2 口服接种法 4.2.1 口服 ⅠⅠ型ⅢⅢ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4.2.1.1 标签不清或失效 、疫苗出现浑浊 、变色,或疫苗瓶有裂纹等异常者 ,均不可使用 。 4.2.1.2 冷冻疫苗使用前先室温复溶 ,化冻后和开启后剩余的疫苗应放置在 2 ℃~ 8 ℃临时保存 ,供本次 接种服务使用 。 4.2.1.3 疫苗塑料管开启后 ,疫苗未能一次使用完 ,可将盖子翻转插入塑料管口以保证密封 ,保持直立 , 置于 2 ℃~ 8 ℃临时保存 ,并于当天用完 。当天未使用完 ,剩余疫苗应废弃 。 4.2.1.4 当天已化冻但尚未开封的疫苗 ,可重新放置于 -20 ℃保存,但建议第二天尽快使用 。 4.2.1.5 避免疫苗的管口与口腔接触 。 4.2.1.6 如因某种原因未能给予足够剂量 (如疫苗被吐出 ) ,应先饮少量凉开水 ,休息片刻后再足量补服 。 4.2.2 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 /口服三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 4.2.2.1 标签不清或失效 、疫苗出现浑浊 、变色,或疫苗瓶有裂纹等异常者 ,均不可使用 。 4.2.2.2 疫苗瓶开启后应在 30 min内用完。 4.2.2.3 如因某种原因未能给予足够剂量 ,不建议给予补充接种 。 4.2.3 口服五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 4.2.3.1 标签不清或失效 、疫苗出现浑浊 、变色,或疫苗瓶有裂纹等异常者 ,均不可使用 。 4.2.3.2 从冰箱取出口服五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后 ,如置于 ≤25 ℃室温,应在 48 h内使用;对于超 出48 h的疫苗,应废弃。 4.2.3.3 如因某种原因未能给予足够剂量 ,不建议给予补充接种 。 4.3 皮上划痕法 4.3.1 接种部位应避开疤痕 、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 。 2DB32/T 4829.2—2024 4.3.2 疫苗有摇不散凝块 、疫苗瓶有裂纹 、标签不清者 ,均不可使用 。 4.3.3 疫苗瓶开启后 ,应于 3 h内用完,3 h未用完疫苗应废弃 。 4.3.4 接种后 24 h划痕局部应有轻微红肿 、浸润,若无任何反应 ,应重新接种 。 4.4 鼻喷接种法 4.4.1 疫苗有裂纹 、标签不清 、疫苗复溶后出现浑浊等外观异常者 ,均不可使用 。 4.4.2 疫苗瓶开启后 ,应于 30 min内用完,30 min未用完疫苗应废弃 。 4.4.3 接种本疫苗 48 h内,不宜使用任何其他鼻内给药制剂 。 5 疫苗接种操作 5.1 注射接种法 5.1.1 皮内注射法 5.1.1.1 适用疫苗 :卡介苗等 。 5.1.1.2 接种部位 :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略下处 。 5.1.1.3 操作方法如下 。 a)固定受种者 ,露出受种者接种部位 。 b)可用配有 4号~4.5号针头的 1 mL一次性蓝芯注射器或 0.1 mL自毁型注射器吸取 1人份疫苗 , 排尽空气 。 c)用75%乙醇棉球消毒皮肤 ,待晾干后 ,用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 ,右手以平执式持注射器 ,食指 固定针管 ,针头斜面向上 ,与皮肤呈 5°~10°刺入皮内 。用左手拇指固定针栓 ,避免接触针头部 分,然后注入疫苗 ,使注射部位形成一个圆形隆起的皮丘 ,皮肤变白 ,毛孔变大 。 d)注射完毕 ,针管顺时针方向旋转 180°后,迅速拔出针头 。 e)卡介苗注射完毕 ,勿用乙醇棉球或干棉球按摩注射部位 。 5.1.2 皮下注射法 5.1.2.1 适用疫苗 :麻腮风疫苗 、乙脑减毒活疫苗 、A 群流脑多糖疫苗 、A群C
DB32-T 4829.2-2024 预防接种技术管理规范 第2部分 疫苗接种方法 江苏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2:52:13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530.3 KB)
分享
友情链接
ISO IEC 20924 2024 Internet of Things (IoT) and digital twin — Vocabulary.pdf
ISO 5053-2 2019 Industrial trucks — Vocabulary — Part 2 Fork arms and attachments.pdf
ISO 14487 1997 Pulps — Standard water for physical testing.pdf
ISO IEC 17960 2015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Programming languages, their environments and system software interfaces — Code signing for source code.pdf
ISO 13373-5 2020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diagnostics of machines — Vibration condition monitoring — Part 5 Diagnostic techniques for fans and blowers.pdf
ISO 22009 2023 Space environment (natural and artificial) — Model of the Earth's magnetospheric magnetic field.pdf
ISO 7297-1985Information processing. Magnetic disk for data storage devices. 96 000 flux transitions.pdf
ISO 1388-11 1981 Ethanol for industrial use — Methods of test — Part 11 Test for detect.pdf
ISO 23062 2022 Foundry machinery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molding and coremaking machinery and associated equipment.pdf
ISO 22638 2024 Rubber Generation and collection of tyre and road wear particles (TRWP) Road simulator laboratory method.pdf
GB-T 21806-2008 化学品 鱼类幼体生长试验.pdf
GB-T 13670-2010 机械振动 铁道车辆内乘客及乘务员暴露于全身振动的测量与分析.pdf
GB-T 13630-2015 核电厂控制室设计.pdf
GB-T 32310-2015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化学指示物 选择、使用和结果判断指南.pdf
GB-T 18234-2000 信息技术 CASE工具的评价与选择指南.pdf
GB-Z 43193-2023 纳米技术 纳米材料毒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要素.pdf
GB-T 28816-2020 燃料电池 术语.pdf
GB-T 7937-2008 液压气动管接头及其相关元件 公称压力系列.pdf
GB-T 14344-2008 化学纤维 长丝拉伸性能试验方法.pdf
GB-T 17880.3-1999 小沉头铆螺母.pdf
1
/
3
10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530.3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