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 7 ,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中 国 标 准 出 版 社 出 版中华绒螯蟹与大口黑鲈 池塘混养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Eriocheir sinensis intercropping with Micropterus salmoides in pond 2024 -02-26 发布 2024 -03-26 实施CCS B 52 DB32/T 4704—2024ICS 65.150DB32/T 4704—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 本文件由江苏省长江珍稀鱼类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 本文件起草单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中洋渔业发展 (广东)有限公司 、南京师范大学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徐钢春、高建操、周国勤、朱昊俊、陆健、涂翰卿、朱新鹏、聂志娟、强俊、任鸣春、 尹绍武、孙毅、李全杰。 ⅠDB32/T 4704—2024 中华绒螯蟹与大口黑鲈 池塘混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 sinensis )与大口黑鲈 (Micropterus salmoides )池塘混养的环境条 件、放养前准备 、苗种放养 、饲料投喂 、养殖管理 、病害防治及捕捞上市 。 本文件适用于中华绒螯蟹与大口黑鲈池塘混养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 文件。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T 26435 中华绒螯蟹 亲蟹 、苗种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755 绿色食品 渔药使用准则 SC/T 1078 中华绒螯蟹配合饲料 SC/T 1098 大口黑鲈 亲鱼 、鱼苗和鱼种 SC/T 2029 鲈鱼配合饲料 DB32/ 4043 池塘养殖尾水排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 4 环境条件 4.1 养殖环境 养殖环境应符合 NY/T 391的规定。 4.2 池塘条件 池塘土质为壤土或黏土 ,淤泥厚度 ≤0.2 m;池塘宜为长方形 ,东西向,面积为 10亩~30亩,埂面宽 2 m~ 3 m,坡比 1.0∶1.5~1.0∶2.0,池塘蓄水深度 1.2 m~ 1.5 m,池底为平底型或环沟型 。 注: 1亩=667 m2 4.3 防逃设施 塘埂四周用高 0.6 m以上的塑料板 、塑料薄膜 、钢化玻璃等作防逃设施 ,埋入土中 0.1 m~ 0.2 m,每 1DB32/T 4704—2024 隔2 m~ 3 m应用铁管桩或木桩支撑并辅以钢丝固定 。 4.4 增氧设施 环沟型池塘宜采用盘式微孔增氧与水车式 (或射流式 )增氧相结合 ,平底型池塘采用盘式微孔增氧或 线型微孔增氧 ;以每 10亩池塘配备 3 kW~ 5 kW微孔增氧系统搭配 2台0.75 kW的水车式 (或射流式 ) 增氧机为宜 。 5 放养前准备 5.1 清塘消毒 池塘曝晒 20 d~30 d后,使用 100 kg/亩~150 kg/亩生石灰 ,化浆后全池泼洒 ;或用 25 kg/亩~ 40 kg/亩漂白粉 (有效氯含量 >25%)化水全池泼洒 。 5.2 围网设置 在池塘适宜位置设置围网 ,平底型池塘围网区占池塘面积的 10%~ 20%,环沟型池塘围网区占池塘 面积的 30%~ 40%;围网材质宜为聚乙烯或尼龙 ,围网网目根据大口黑鲈苗的大小进行选择 ,5目~10目 (4 mm~ 2 mm)为宜。 5.3 水草栽种 水草主要包括伊乐藻 、矮生苦草和轮叶黑藻 。伊乐藻、矮生苦草栽种时间宜为前一年 12月至当年 3月,轮叶黑藻宜为 3月—5月。水草种植区域宜为池塘面积的 40%~ 60%。 平底型池塘分为养殖区 (面积占比 70%~ 80%)和暂养区 (面积占比 20%~ 30%) ,养殖区以矮生苦 草为主,行距 0.5 m、株距 0.5 m,搭配种植轮叶黑藻 ,轮叶黑藻采用芽孢种植或插条种植 ,行距 2 m、株距 1.5 m;暂养区种植伊乐藻 ,行距 4 m、株距 3 m。 环沟型池塘在环沟中种植伊乐藻 ,行距 4 m、株距 3 m;田板种植矮生苦草 ,行距 0.5 m、株距 0.5 m。 水草栽种完毕进行池塘注水 ,池水深度 0.3 m~ 0.4 m,注水时进水口用 60目(0.250 mm)和100目 (0.150 mm)双层筛绢网过滤 。 6 苗种放养 6.1 苗种质量和来源 中华绒螯蟹蟹种质量应符合 GB/T 26435的要求,大口黑鲈苗种质量应符合 SC/T 1098的要求。 中华绒螯蟹蟹种及大口黑鲈苗种应从具水产苗种生产许可相关资质的苗种场采购或自行培育的苗种 。 6.2 苗种规格 中华绒螯蟹蟹种规格 6 g/只~10 g/只;大口黑鲈苗种规格 5.0 g/尾~10.0 g/尾。 6.3 放养密度 中华绒螯蟹 400只/亩~600只/亩;大口黑鲈 1 000尾/亩~1 200尾/亩。 6.4 放养时间 中华绒螯蟹蟹种 1月—3月放养,大口黑鲈苗种 4月上旬放养 。苗种放养应在漂白粉清塘消毒后 2DB32/T 4704—2024 7 d或生石灰清塘消毒 15 d后进行。 6.5 鱼种消毒 大口黑鲈苗种放养前 ,用2%~ 3%的盐水浸浴 5 min~ 10 min或用 20 mg/L~ 30 mg/L聚维酮碘 (有效碘 1%)溶液浸浴 10 min~ 20 min。运输用水 、消毒用水和池塘水水温温差应在 3 ℃以内。 7 饲料投喂 7.1 饲料质量 饲料卫生应符合 GB 13078的规定。中华绒螯蟹配合饲料应符合 SC/T 1078的规定,大口黑鲈配合 饲料应符合 SC/T 2029的规定。 7.2 投喂方法 水温达到 8 ℃以上时开始投喂中华绒螯蟹沉性配合饲料 ,全池均匀抛洒 ,傍晚投饲 ,夏秋季早晨增加 一次投喂 ;中华绒螯蟹成蟹第 3次蜕壳前全程投喂中华绒螯蟹配合饲料 ,第3次蜕壳后至上市前以投喂 中华绒螯蟹配合饲料和绞碎的小鲜鱼为主 ,辅以黄豆 、玉米等植物性饲料 。 大口黑鲈全程投喂浮性配合饲料 。前期围网集中驯化投喂 20 d~30 d,每日投喂 4次,早上 8:00开 始投喂,约3 h投喂一次 ;后期撤网后定点投喂 ,每日早晚各投喂 1次,7:00~8:00、16:00~17:00为宜。 7.3 投喂量 中华绒螯蟹 1月—2月隔天投喂一次 ,投喂量以能摄食完为准 ;3月—4月投喂量为存塘中华绒螯蟹 体重的 1%~ 2%,5月—6月为 3%~ 5%,7月—10月为 5%~ 8%;具体投喂量可根据水质 、天气和摄食 情况而调整 。 大口黑鲈 3月—4月投喂量为存塘大口黑鲈体重的 3%~ 5%,5月—6月为 2%~ 3%,7月—10月为 1%~ 2%;具体投喂量可根据水质 、天气和摄食而调整 。 8 养殖管理 8.1 水位调控 3月—5月池塘水深为 0.4 m~ 0.6 m,6月—8月水深 0.8 m~ 1.5 m,9月—11月水深为 1.0 m~ 1.2 m;宜5 d~7 d注水一次 ,35 ℃以上的高温季节每天注水 0.05 m~ 0.10 m,注水时进水口用 60目和 100目双层筛绢网过滤 。台风或暴雨天气前夕宜降低 0.10 m~ 0.15 m水位。 8.2 水质调控 使用增氧设备保持池塘溶解氧 ≥5 mg/L。2月—4月施用氨基酸肥水膏及小球藻 ,防控青苔 ;5月— 10月每 10 d施用光合细菌 、EM菌等微生物制剂一次 。池水透明度保持在 0.4 m左右,6.0≤pH≤9.0、氨 氮≤0.3 mg/L、亚硝酸盐氮 ≤0.1 mg/L。 8.3 水草管理 水草覆盖率以 30%~ 50%为宜,定期刈割维护 ,水草带宽 2 m~ 3 m,水草带之间保留 2 m~ 4 m的 通道。 3DB32/T 4704—2024 8.4 巡塘 早晚各巡塘一次 ,观察水质变化 ,检查中华绒螯蟹 、大口黑鲈蜕壳 、摄食等情况 ,检修养殖防逃设施 , 观察并驱除敌害 。 8.5 生产记录 建立日常养殖生产档案 ,生产记录保存 24个月以上 。 9 病害防治 9.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做到生态调节与科学用药相结合 。 9.2 防治方法 疾病防控参照 《水产养殖动物疫病防控指南 (试行) 》的规定执行 。药物选用应符合 NY/T 755的 规定。 10 捕捞上市 中华绒螯蟹自 9月中下旬开始捕捞 ;大口黑鲈 9月中旬开始捕捞上市 ,宜采用投喂点围网捕捞的方 式,至干塘期捕捞结束 。 11 水草处理及尾水排放 养殖捞出的水草应集中堆肥处理 。养殖尾水排放应符合 DB32/ 4043的规定。 4DB32/T 4704—2024 参 考 文 献 [1] 水产养殖动物疫病防控指南 (试行) (农渔养函 〔2022〕116号) —————————— — 5

.pdf文档 DB32-T 4704-2024 中华绒螯蟹与大口黑鲈池塘混养技术规范 江苏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T 4704-2024 中华绒螯蟹与大口黑鲈池塘混养技术规范 江苏省 第 1 页 DB32-T 4704-2024 中华绒螯蟹与大口黑鲈池塘混养技术规范 江苏省 第 2 页 DB32-T 4704-2024 中华绒螯蟹与大口黑鲈池塘混养技术规范 江苏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2:48:1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