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文件分类
批量下载
ICS 35.020 CCS L00 31 上 海 市 地 方 标 准 DB31/T 1490—2024 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导则 Guidelines for the standardiz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24-07-05发布 2024-11-01实施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1/T 1490-2024 I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原则 ........................................................................... 1 5 工作规划 ........................................................................... 1 6 组织建设 ........................................................................... 2 7 工作内容 ........................................................................... 2 附录 A(资料性)上海市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框架 ....................................... 5 附录 B(资料性)国家标准制定流程 ....................................................... 6 附录 C(资料性)上海市地方标准制定流程 ................................................ 11 附录 D(资料性) ISO标准制定流程 .................................................... 13 附录 E(资料性) IEEE标准制定流程 ................................................... 15 参考文献 ............................................................................. 18 DB31/T 1490 —2024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上海市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上海华东电信研究院、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上海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壹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正敏、徐雷、陈曦、彭莉、刘彩霞、赵春昊、蒋慧、戴宇欣、袁梦、钟俊浩、 陈俊琰、常永波、吴庚、瞿晶晶、陈敏刚、王琰元、朱婕、霍哲珺。DB31/T 1490 —2024 III 引 言 上海已将人工智能作为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为此,既要推动构建世界级产业集群,强化 人工智能硬实力;也要不断优化生态基础和体系,提升人工智能软实力。在这一迅猛发展过程中,人工 智能标准化将作为航标灯,引领人工智能技术按照设立的正确方向开展研发,促使本市更好掌握人工智 能产业和技术发展的主动权。同时,人工智能标准化还将对促进人工智能技术规范化应用,广泛凝聚优 势资源,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全面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件围绕本市人工智能企业开展标准化建设的重点内容,逐章展开,力求使得相关组织和人员能 够尽快理解和把握人工智能行业开展标准化工作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积极参与、正确开展人工智能标准 化工作,实现为国家的人工智能标准化提出上海方案、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贡献上海智慧的预期目标, 并通过人工智能领域标准话语权的提升, 强化上海人工智能世界级产业集群对产业链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DB31/T 1490 —2024 1 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导则 1 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上海市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的基本原则、工作规划、组织建设、工作内容等指导性技 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市人工智能组织开展标准化活动,其他组织开展标准化活动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41867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术语 DB31/T 1204 标准先进性评价通用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4186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基本原则 4.1 需求导向 结合实际需求,开展人工智能重点急需标准的先行研制,以标准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规范安全与 伦理,促进人工智能产业标准化水平整体提升。 4.2 交叉融合 倡导开源共享,促进产学研用各创新主体共创共享,深化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数字治理、数字生 活等相关领域的交叉融合,不断丰富完善人工智能跨领域核心知识体系和标准体系。 4.3 面向国际 加强国际合作, 对接先进标准研究成果, 发挥技术优势, 积极开展国际标准制定, 推动 “上海标准” 向“国际标准”转变,助力“中国标准”国际贡献力与应用水平提升。 5 工作规划 人工智能相关标准化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技术机构宜加强对人工智能组织的指引和支撑,明 确人工智能组织标准化工作的总体方向: a) 开展本市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规划,并确保与相关行业标准协调配套,系统推进标准制修 订; DB31/T 1490 —2024 2 b) 分类施策,明确重点,推动优势组织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研制,鼓励领军企 业制定高标准的企业标准、团体标准,紧跟区域及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促进长三角区域统 一标准研制; c) 建立健全测试评估体系,依托揭榜赛道在智能网联汽车、医疗影像辅助诊断、视觉图像身份 识别、智能传感器等关键领域推动标准与计量规范,构建可信 AI测评体系,强化算法标准和 测评平台建设,提升产品质量与智能化水平; d) 推动标准实施与推广应用,借助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力量宣传推广,推动人工智能相关组织 积极参与市级至国家级的标准化示范试点、国家标准验证点等标准化工作,以试点示范项目 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支持申请“上海标准”标识(按照 DB/T 1204 的规定提交 申报) ,将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为共性技术标准,并定期评估标准实施效果与经济社会效益; e) 紧跟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 对现有的标准体系进行动态更新完善, 不断适应产业发展需求。 注: 上海市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是由基础共性、支撑技术与产品、基础软硬件平台、关键通用技术、关键领域 技术、产品与服务、行业应用、安全/伦理等8个子体系构成的综合标准体系,见附录A。 6 组织建设 6.1 机构建设 6.1.1 人工智能组织宜根据所处行业特点和实际条件,建立或明确与之相适应的标准化工作部门,并 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有条件的可设立专职标准化工作部门。 6.1.2 制定与本组织相适应的标准化工作制度或管理标准,明确本组织中各部门、各岗位的标准化工 作职责与权限,以及标准化工作的内容、方式。 6.2 人员管理 6.2.1 在本组织最高管理层中明确标准化工作的负责人及其职责。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配备相应的 专职或兼职标准化工作人员,并明确其职责及权限。 6.2.2 人工智能组织宜按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及本组织自身的规划和要求,选派适宜人员参加标准 化培训,并通过聘用标准化总监等人力资源和资金保障机制持续实施标准化制度,在组织内部形成良好 的标准化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企业的标准化工作体系,有效提升企业的标准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7 工作内容 7.1 标准需求分析 人工智能组织在开展本组织标准制修订、标准工作管理时,宜在国家、
DB31-T 1490-2024 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导则 上海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2:35:26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1.1 MB)
分享
友情链接
ISO IEC 20924 2024 Internet of Things (IoT) and digital twin — Vocabulary.pdf
ISO 5053-2 2019 Industrial trucks — Vocabulary — Part 2 Fork arms and attachments.pdf
ISO 14487 1997 Pulps — Standard water for physical testing.pdf
ISO IEC 17960 2015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Programming languages, their environments and system software interfaces — Code signing for source code.pdf
ISO 13373-5 2020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diagnostics of machines — Vibration condition monitoring — Part 5 Diagnostic techniques for fans and blowers.pdf
ISO 22009 2023 Space environment (natural and artificial) — Model of the Earth's magnetospheric magnetic field.pdf
ISO 7297-1985Information processing. Magnetic disk for data storage devices. 96 000 flux transitions.pdf
ISO 1388-11 1981 Ethanol for industrial use — Methods of test — Part 11 Test for detect.pdf
ISO 23062 2022 Foundry machinery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molding and coremaking machinery and associated equipment.pdf
ISO 22638 2024 Rubber Generation and collection of tyre and road wear particles (TRWP) Road simulator laboratory method.pdf
GB-T 21806-2008 化学品 鱼类幼体生长试验.pdf
GB-T 13670-2010 机械振动 铁道车辆内乘客及乘务员暴露于全身振动的测量与分析.pdf
GB-T 13630-2015 核电厂控制室设计.pdf
GB-T 32310-2015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化学指示物 选择、使用和结果判断指南.pdf
GB-T 18234-2000 信息技术 CASE工具的评价与选择指南.pdf
GB-Z 43193-2023 纳米技术 纳米材料毒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要素.pdf
GB-T 28816-2020 燃料电池 术语.pdf
GB-T 7937-2008 液压气动管接头及其相关元件 公称压力系列.pdf
GB-T 14344-2008 化学纤维 长丝拉伸性能试验方法.pdf
GB-T 17880.3-1999 小沉头铆螺母.pdf
1
/
3
24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1.1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