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150 CCS B 52 2306 黑 龙 江 省 大 庆 市 地 方 标 准 DB 2306/T 196—2024 大银鱼人工繁殖技术规程 2024 - 12 - 10发布 2025 - 1 - 9实施 大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2306/T 196 —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大 庆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水产总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伟、丛艳锋、耿龙武、尚信池、魏海军、李晨宇、霍堂斌、梁 辉、李振林DB 2306/T 196 —2024 1 大银鱼人工繁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银鱼( Protosalanx hyalocranius )人工繁殖的亲鱼种质、 亲鱼来源、繁殖时间、亲 鱼采捕、亲鱼选择、人工授精、鱼卵孵化、鱼卵运输和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大银鱼的人工繁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22213 水产养殖术语 SC/T 1057 银鱼移植、增殖技术规范 大银鱼移 植、增殖技术 SC/T 1067 大银鱼 3 术语和定义 GB/T 22213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亲鱼种质 应符合SC/T 1067的规定。 5 亲鱼来源 水体条件 湖泊、水库等 水域面积 宜在300 hm2以上,水深 1.5 m以上,底质以硬土、砂砾为宜 。水质符合 GB 11607的规定,pH小于9.2,盐度小于 5,碱度小于15 mmol/L 。 种群来源 经人工增殖 放流已形成自然种群 ,在冬季繁殖期 捕获的性成 熟个体。 6 繁殖时间 DB 2306/T 196 —2024 2 人工繁殖时间在 12 月至翌年 1 月上旬,从 11 月末开始每天采捕和观察亲鱼的成熟度,当捕获的雌 性个体流卵比例达到 20%以上时,可进行规模化人工繁殖。在大风降温后会形成大银鱼的产卵高峰,是 人工繁殖的最佳时期。 7 亲鱼采捕 采捕网具 宜采用刺网捕捞,网具长 度80 m~100 m,高度1.5 m~2.0 m,网目长度0.6 cm~1.0 cm。 捕捞方法 在大银鱼天然产卵区 域,宜在傍晚 下网,翌日清晨收网。应根据人工采卵和授精的时间,分批 多次 起网,从亲鱼捕获出网到采卵授精完 成的时间,宜保 持在3 h内。 亲鱼收集 捕捞出水后的亲鱼,应立即与网具一起装入保温箱中,运送到 繁殖工作车间。手工摘取亲鱼,雄鱼 应逆向摘取,避免精巢损坏,车 间温度应保持在8.0 ℃以下。 8 亲鱼选择 亲鱼特征 冬季繁殖期, 雌性亲鱼腹部膨大柔软, 生殖孔突出,体透明可见 卵粒,轻 压腹部可从泄殖孔流出, 卵粒分散不结块 ;雄性亲鱼可看到单个 类似香蕉状的输 精管,鳃盖 骨和心脏部位呈橘黄或 粉红色,臀鳍 上方腹部两侧各具有一 列鳞片,轻压腹部可见少 量乳白色精液从泄殖孔流出。 规格和质量 亲鱼的体长应大于 11.0 cm,体重应大于 5 g以上,鱼体鲜亮透明,无畸形。 9 人工授精 雌雄配组 雌性与雄性亲鱼的比例宜为 1∶(1~2)。 工具准备 鱼卵人工授精 前,准备生产用的操作台、 镊子 、网捞、盆、羽毛等工 具, 并使用30 g/L食盐或50 mg/L 甲醛浸泡 消毒10 min,再用清水冲洗并 擦拭干净备用。 人工采卵 挑选的亲鱼先用清水洗干净,再用干毛巾或纸巾等擦去 鱼体表面的水分。一手握住雌鱼头胸部将腹 部向下倾斜,另一个手的大拇指从鱼体上腹慢 慢向下腹部推 挤,从泄殖孔将鱼卵采集到干净无水的碗、 盆等小的容器内,反复以上操作,宜 将5 尾~10 尾雌鱼的鱼卵收集到一起。 DB 2306/T 196 —2024 3 人工采精 第一种方法, 两手掐住雄鱼后腹部 使其头高尾低, 使其背部弯曲,臀鳍张开成扇形,使用上位手的 拇指和食指 反复挤压精巢,使精液顺臀鳍流入到 装有鱼卵的容器中。 重复以上操作, 采集5 尾~15 尾 雄鱼的精液。第二种方法, 使用尖头镊子从生殖孔处将腹部挑开,宜取出 5 尾~10 尾的精巢放入研 钵 内捣碎,倒 入到鱼卵中 。 鱼卵授精 采用人工干法授精,利用雄鱼的尾部或 羽毛等将鱼卵和精液搅拌混合均匀后 ,立即加入清水150 mL~200 mL,然后继续搅拌 10 s~20 s,静止3 min,再用40 目的滤网过滤掉污 物后,将受精卵倒入集 卵盆中。 鱼卵清洗 集卵盆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利用小网抄、镊子等 工具将卵 巢块、精巢块和其 它内脏等杂物 捞出,沉 淀3 min~5 min后,缓缓将上层污水倒出。然后再加入清水 ,重复以 上操作3 次~5 次,将鱼卵转移到 孵化器中。 10 鱼卵孵化 孵化器准 备 中大型孵化器可 利用砖块、木板、方钢等材料搭建成长方形的水池, 宜长3 m~4 m,宽1 m~1.5 m,高15 cm~20 cm,以塑料布 、防水布等衬底;小型孵化器可使用水盆、浅盘等方便操作的容 器,多 层立体放置。 孵化条件 孵化用水应符合 GB 11607 的规定,水 深10 cm~15 cm,水温保持在2.0 ℃~6.0 ℃,水体溶氧量不 低于5.0 mg/L,孵化期间鱼卵应避免阳光直射。 孵化密度 鱼卵的孵化密度宜在3.0×106 粒/m2~5.0×106 粒/m2,每天用羽毛轻轻搅拌2 次~3 次,使鱼 卵旋 起并均匀分布。 孵化管理 每天换水1 次~2 次,每次换水1/3~1/2,水温变化控制在±1.5 ℃。换水前宜将鱼卵收集起来, 使用羽毛搅动, 并通过漂洗 、捞取等方法去除死卵 和污物。 病害防治 每天换水前, 宜使用10 mg/L的亚甲基兰溶液或其它消毒液,浸泡鱼卵15 min-20 min,预治水 霉病 的发生。 受精卵观察 DB 2306/T 196 —2024 4 鱼卵胚胎发育 3 d~6 d后,可通过解剖镜观察受 精情况,受精卵的数量按照 SC/T 1057 第6.1条的方 法测量,然后可进行销售 、移植和放 流等工作。 11 鱼卵运输 鱼卵宜采用尼龙袋 装水充氧的运输方法,2 h内短途运输卵的密度在3.0×106 粒/L~5.0×106 粒/L, 超过6 h的长途运输卵的密度在 5.0×105 粒/L~1.0×106 粒/L。到达目的地后 ,先将尼龙袋暂放到增 殖 水域中平衡水温,当二者温差不超过2 ℃时,将鱼卵在冰下直接投放 到水体底部或在网箱中均匀抛洒, 每个投放点密 度不宜超过 5×105 粒/m2,各投放点的间距大于 5 m。 12 生产档案 应建立生产档案 ,内容包括亲鱼种质、亲鱼来源、繁殖时间、亲鱼采捕、亲鱼选择、人工授精、鱼 卵孵化和鱼 卵运输。

.pdf文档 DB2306-T 196-2024 大银鱼人工繁殖技术规程 大庆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306-T 196-2024 大银鱼人工繁殖技术规程 大庆市 第 1 页 DB2306-T 196-2024 大银鱼人工繁殖技术规程 大庆市 第 2 页 DB2306-T 196-2024 大银鱼人工繁殖技术规程 大庆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2:28:1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