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01 CCSB10 23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地方标准 DB2301/T216—2024 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的适宜性评价技 术规程 2024-12-30发布 2025-02-05实施 哈尔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2301/T216—2024 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哈尔滨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由哈尔滨市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 业生态研究所、哈尔滨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黑龙江省专用通信局、珠海市测绘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邹文秀、李华朋、韩晓增、黄钜建、陆欣春、王崇生、陈旭、严君、朱园辰、 魏紫薇、秦玉涛。DB2301/T216—2024 1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的适宜性评价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适宜性评价的术语和定义、技术流程和评价结果。 本文件适用于黑土地旱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适宜性评价。 2规范性应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适宜性评价 评定区域生态环境条件和土壤类型是否适宜及适宜的程度,结合自然与环境因素、社会与经济因素 的农业技术适宜性评估方法。 4技术流程 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适宜性评价流程如图1所示。 图1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适宜性评估流程图 4.1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分类 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分为: a)肥力提升型,是指通过秸秆、有机肥和土壤改良剂施用能够直接提高黑土耕地质量的技术,包括 秸秆还田技术、有机肥还田技术、土壤改良剂应用技术。 b)坡面治理型,是指通过改变地形地貌,或利用相关技术减少水土流失的技术,包括坡面蓄水保墒 保土技术与坡面防蚀导水技术。DB2301/T216—2024 2c)病虫草害类型,是指通过农药或种子处理等方法,降低作物病虫草害发生率,从而提高土壤质量 的技术。 d)品种提升型,是指通过特异型品种应用,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及土壤质量的技术。 4.2基础数据采集 利用Landset、MODIS等遥感卫星数据,以及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数据,制作自然与环境因素 本底数据。结合区域内近五年的统计年鉴,计算相关指标,并制作社会与经济因素本底数据。基础数据 集及其来源与计算方式见表1。 表1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适宜性评价的基础数据集 基础数据名称 来源或计算方式 土壤全氮含量 中国高分辨率国家土壤信息格网基本属性数据集土壤有机碳含量 土壤类型 土壤厚度 全年10℃以上积温 Modis卫星数据 6月~9月平均土壤含水量 GLDAS数据集 6月~9月平均环境湿度 Landset8卫星数据集 6月~9月最大连续降雨天数 CHIRPS数据集 5年内重茬次数 作物分类数据集 坡度 ASTERGDEMV3(30m)数据集 7月~8月作物长势 Sentinel-2影像计算NDVI值 受益作物单位产量 人均生产总值 文盲率 60岁人口以上占比统计年鉴 单位化肥施用量 统计年鉴,计算公式为:化肥使用总量/耕地总面积 单位耕地产值 统计年鉴,计算公式为:农业生产总值/耕地总面积 人均地方财政收入 统计年鉴,计算公式为:地方财政收入/总人口 受益作物耕地占比 统计年鉴,计算公式为:收益作物种植面积/耕地总面积 农业生产总值占比 统计年鉴,计算公式为:农业生产总值/全部产业生产总值 耕地面积占比 统计年鉴,计算公式为:耕地面积/行政区域总面积 单位耕地财政支出 统计年鉴,计算公式为:耕地财政支出/财政总支出 牧业生产总值占比 统计年鉴,计算公式为:牧业生产总值/全部产业生产总值 4.3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适宜性评价标准 各项基础数据评价标准和权重见表2~表11。DB2301/T216—2024 3表2五年内重茬次数评价标准和权重 指标名称 指标单位 评估标准 权重分数 重茬次数 次数4 0 3 3 2 5 1 7 0 9 表3土壤质量因素评价标准和权重 指标名称 指标单位 评价标准 权重分数 土壤全氮含量 g/kg≤0.75 1 0.75~1(含1) 3 1~1.5(含1.5) 5 1.5~2(含2) 7 >2 9 土壤有机碳含量 g/kg≤10 1 10~20(含20) 3 20~30(含30) 5 30~40(含40) 7 >40 9 土壤类型 /黏土 1 砂土 5 壤土 9 土体厚度 cm≤30 1 30~60(含60) 3 60~100(含100) 5 100~150(含150) 7 >150 9 表4坡度因素评价标准和权重 指标名称 指标单位 评价标准 权重分数 坡度 °≥15 1 10~15(含10) 3DB2301/T216—2024 4表4坡度因素评价标准和权重(续) 6~10(含6) 5 2~6(含2) 7 <2 9 表5作物长势因素评价标准和权重 指标名称 指标单位 评价标准 权重分数 7月~8月作物长势 /其统计值小于分析区域 NDVI均值的85%1 其统计值在分析区域 NDVI均值的85%~95%3 其统计值在分析区域 NDVI均值的95%~105%5 其统计值在分析区域 NDVI均值的105%~115%7 其统计值大于分析区域 NDVI均值的115%9 表6土壤质量因素评价标准和权重 指标名称 指标单位 评价标准 权重分数 全年10℃以上积温 ℃≤2100 1 2100~2300(含2300) 3 2300~2500(含2500) 5 2500~2700(含2700) 7 >2700 9 6月~9月平均土壤含水 量%≤16 1 ≥24 1 16~17(含17) 3 23~24(含24) 3 17~18(含18) 5 22~23(含23) 5 18~19(含19) 7DB2301/T216—2024 5表6土壤质量因素评价标准和权重(续) 21~22(含22) 7 19~21(含21) 9 6月~9月平均环境湿度 %≤50 1 50~55(含55) 3 55~60(含60) 5 60~65(含65) 7 >65 9 6月~9月最大连续有效 降雨天数天≥20 1 17~20(含17) 3 13~17(含13) 5 10~13(含10) 7 <10 9 表7农民收入因素评价标准和权重 指标名称 指标单位 评价标准 权重分数 受益作物单位产量/单 位耕地产值/其统计值小于全国统计年鉴 对应因素的85%1 其统计值在全国统计年鉴 对应因素的85%~95%3 其统计值在全国统计年鉴 对应因素的95%~105%5 其统计值在全国统计年鉴 对应因素的105%~115%7 其统计值大于全国统计年鉴对应因 素的115%9 受益作物耕地占农业 生产总值占比 农林水财政支出占比其统计值小于全国统计年鉴 对应因素的85%1 其统计值在全国统计年鉴 对应因素的85%~95%3DB2301/T216—2024 6表7农民收入因素评价标准和权重(续) 农林水财政支出占比 单位耕地财政支出 耕地面积占比其统计值在全国统计年鉴 对应因素的95%~105%5 其统计值在全国统计年鉴 对应因素的105%~115%7 其统计值大于全国统计年鉴对应因 素的115%9 表8政府经济水平因素评价标准和权重 指标名称 指标单位 评价标准 权重分数 人均生产总值人均地方 财政收入/其统计值小于全国统计年鉴 对应因素的85%1 其统计值在全国统计年鉴 对应因素的85%~95%3 其统计值在全国统计年鉴 对应因素的95%~105%5 其统计值在全国统计年鉴 对应因素的105%~115%7 其统计值大于全国统计年鉴对应因 素的115%9 表9单位化肥施用量因素评价标准和权重 指标名称 指标单位 评价标准 权重分数 单位化肥使用量 (折纯量)kg/667m2≥29.95 1 29.95~27.35(含27.35) 3 27.35~24.74(含24.74) 5 24.74~22.14(含22.14) 7 ≤22.14 9 表10技术推广难度因素评估标准 指标名称 指标单位 评价标准 权重分数

.pdf文档 DB2301-T 216-2024 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的适宜性评价技术规程 哈尔滨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301-T 216-2024 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的适宜性评价技术规程 哈尔滨市 第 1 页 DB2301-T 216-2024 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的适宜性评价技术规程 哈尔滨市 第 2 页 DB2301-T 216-2024 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的适宜性评价技术规程 哈尔滨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2:26:0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