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CCS B 23 DB23 黑龙江省 地方标准 DB 23/T 3781- 2024 利用人工控制设备鉴定水稻耐冷性 技术规程 2024 -09 - 29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2024 -08 - 30发布DB23/T 3781—2024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中国 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喜娟、姜树坤、 王立志、杨贤莉、 崔士泽、 杨晓光、宋显伟、迟 力勇、李锐、 孟英、吕国依、刘凯、 王翠玲、 董文军、 刘猷红。 DB23/T 3781—2024 1 利用人工控制设备鉴定水稻耐冷性 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利用人工控制设备鉴定水稻 萌发期、芽期、苗期、孕穗期、开花期 和灌浆期耐冷性等 技术要求 。 本文件适用于 黑龙江省水稻 耐冷性技术鉴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5520 粮油检验 籽粒发芽试验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21719 稻谷整精米率检验法 DB23/T 1671.3 亿亩生态高产标准农田 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3.1 冷害等级 反映水稻种质不同生育时期受冷害程度的等级。 3.2 冷害指数 以芽期或苗期冷害等级为依据计算的判定种质芽期或苗期受冷害程度的指标。 3.3 相对耐冷系数 低温胁迫下与正常条件下性状表型值的相对比值,是反映鉴定种质耐冷程度的参数。 4 萌发期耐冷性鉴定 DB23/T 3781—2024 2 4.1 种子准备 4.1.1 对照品种 宜采用已知耐冷和冷敏感品种作为 验证处理条件的 对照。 4.1.2 种质准备 选用成熟饱满的待测水稻种质 500 粒以上。 4.2 鉴定设备 与耗材 4.2.1 鉴定设备 烘箱和人工气候箱 。 4.2.2 鉴定耗材 2.5 %次氯酸钠( V/V)消毒液 、蒸馏水、直径9 cm左右的培养皿、定性滤纸 和镊子。 4.3 鉴定步骤 4.3.1 种子预处理 将用于鉴定的水稻种 子和对照种子 置于50 ℃烘箱中处理 48 h,每份种质随机 选出6 份(3 份用 于低温冷害处理、 3 份用于对照处理) ,每份种子50 粒,用2.5 %次氯酸钠( V/V)消毒液处理 30 min, 再用蒸馏水清洗3 次,均匀置于垫好双层滤纸的培养皿中 ,加入15 ml的蒸馏水, 盖好皿盖 。蒸馏水 应达到GB/T 6682 中三级水的规定。 4.3.2 低温胁迫处理 将装好种子的培养皿 置于17 ℃(籼稻)或15 ℃(粳稻)人工气候箱中 暗培养。每天更换同等体 积、同等温度的蒸馏水 1 次。 4.3.3 萌发情况调查 调查并记录各 种质处理7 d后的种子发芽数。种子发芽标准应符合 GB/T 5520 的规定。 发芽率按公式( 1)计算: GP=N1/N2×100………………………………………………………………(1) 式中: GP—发芽率(%); N1—萌发种子粒数 (个); N2—种子总粒数 (个)。 DB23/T 3781—2024 3 4.3.4 萌发期耐冷性评价 水稻萌发期耐冷性评价见表 1。 表1 水稻萌发期耐冷性评价 冷害等级 (级) 发芽率( %) 耐冷性 1 100≥GP>80 极强 3 80≥GP>60 强 5 60≥GP>40 中 7 40≥GP>20 弱 9 20≥GP≥0 极弱 5 芽期耐冷性鉴定 5.1 种子准备 按本文件 4.1的规定执行。 5.2 鉴定设备 与耗材 5.2.1 鉴定设备 烘箱、恒温培养箱 和步入式人工气候箱 。 5.2.2 鉴定耗材 2.5 %次氯酸钠( V/V)消毒液、蒸馏水 、镊子、钵体育秧盘和 育苗营养土。 5.3 鉴定步骤 5.3.1 种子预处理 按本文件 4.3.1的规定执行。 5.3.2 催芽与播种 用于鉴定的水稻种 子和对照种子 置于30 ℃恒温培养箱内催芽 ,芽长为 1 cm~2 cm时取出, 用蒸 馏水冲洗 1 次~2 次,挑选50 粒,种植于装好育苗营养土 、浇足底水的 钵体育秧盘 中,每孔播 1 粒, 覆土0.5 cm~0.8 cm,再移入 25 ℃~28 ℃光照培养箱内放置 1 d。三次重复 。 5.3.3 低温胁迫处理 DB23/T 3781—2024 4 将准备好的芽期种质移入 步入式人工气候箱 内,置于4 ℃(籼稻)或2 ℃(粳稻)下,低温处理 48 h,转移至 25 ℃~28 ℃的恒温培养箱内 恢复生长,适量浇水, 7 d后调查稻苗的生长状态。 5.3.4 芽期耐冷性评价 水稻芽期耐冷性评价见表 2。 表2 水稻芽期耐冷性评价 冷害等级 (级) 秧苗生长状态 耐冷性 1 叶色较深,能够快速生长。 极强 3 生长能力较强,叶色淡,发育较缓慢。 强 5 有一定生长能力,叶色较淡,但发育非常缓慢。 中 7 幼芽停止发育,出现畸形。 弱 9 幼芽枯死。 极弱 5.3.5 冷害指数 根据表2列出的芽期冷害等级,每份种质以单株为单元进行调查,用目测法观察记载 50个单株。 宜由同一位观测者在同日内完成调查。 芽期冷害指数 按公式( 2)计算: CDI=∑(Ni×CRi)/(Nt×CRh)×100……………………………… (2) 式中: CDI—冷害指数; Ni —记载的第 i冷害等级单株数目(个) ; CRi —记载单株的相应冷害等级; Nt —调查的总株数(个) ; CRh—最高的冷害等级。 6 苗期耐冷性鉴定 6.1 种子准备 按本文件 4.1的规定执行。 6.2 鉴定设备与耗材 6.2.1 鉴定设备 烘箱、育苗温室(或育秧棚)、自然光型 人工气候 室(或步入式人工气候箱) 。 6.2.2 鉴定耗材 DB23/T 3781—2024 5 2.5 %次氯酸钠( V/V)消毒液、蒸馏水 、毯苗育秧盘和 育苗营养土。 6.3 鉴定步骤 6.3.1 播种育苗 用于鉴定的水稻种子和对照种子置于 50 ℃烘箱中处理 48 h,每份种质挑选饱满的种子 200 粒以 上,随后用 2.5 %次氯酸钠( V/V)消毒液处理 30 min,用蒸馏水清洗 3 次,再进行浸种、催芽。每份 种质随机挑选已发芽的 50 粒种子均匀地播于装好 育苗营养土 、浇足底水的毯苗育秧盘上。每个秧盘播 3 行,每行播种 7 份种质。 三次重复。 催芽标准和苗期管理应符合 DB23/T 1671.3 的规定。 6.3.2 低温胁迫处理 将生长至 3 叶龄~4 叶龄的秧苗整盘移入自然光型 人工气候 室 (或步入式人工气候箱) , 置于10 ℃ (籼稻)或5 ℃(粳稻)下,低温处理 7 d后转移至 25 ℃~28 ℃的育苗温室(或育秧棚) 内恢复生 长,适量浇水, 7 d后调查秧苗生长状态。 6.3.3 苗期耐冷性评价 水稻苗期耐冷性评价见表 3。 表3 水稻苗期耐冷性评价 冷害等级 (级) 秧苗生长状态 耐冷性 1 叶色青绿,能够快速生长。 极强 3 生长能力较强,叶色偏黄。 强 5 大部分叶色偏黄,发育非常缓慢。 中 7 叶片干枯,心叶没死亡。 弱 9 叶片干枯,苗死亡。 极弱 6.3.4 冷害指数 根据表3列出的苗期冷害等级,每份种质以单株为单元进行调查,用目测法观察记载 50个单株, 宜由同一位观测者在同日内完成调查。 苗期冷害指数 按公式( 3)计算: CDI=∑(Ni×CRi)/(Nt×CRh)×100………………………………(3) 式中: CDI—冷害指数; Ni —记载的第 i冷害等级单株数目(个) ; CRi —记载单株的相应冷害等级; Nt —调查的总株数(个) ; DB23/T 3781—2024 6 CRh—最高的冷害等级。 7 孕穗期耐冷性鉴定 7.1 种子准备 按本文件 4.1的规定执行。 7.2 鉴定设备与耗材 7.2.1 鉴定设备 按本文件 6.2.1的规定执行。 7.2.2 鉴定耗材 2.5 %次氯酸钠( V/V)消毒液、蒸馏水 、毯苗育秧盘、盆栽杯( 1 L)、育苗营养土 和盆栽土 。 7.3 鉴定步骤 7.3.1 播种育秧 按本文件 6.3.1的规定执行。 7.3.2 秧苗移栽 将生长至 3 叶龄~4 叶龄的健壮秧苗移栽至装好盆栽土并灌 3 cm~4 cm水层的盆栽杯中,每杯移 栽1 株。水肥管理和病

.pdf文档 DB23-T 3781-2024 利用人工控制设备鉴定水稻耐冷性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3-T 3781-2024 利用人工控制设备鉴定水稻耐冷性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1 页 DB23-T 3781-2024 利用人工控制设备鉴定水稻耐冷性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2 页 DB23-T 3781-2024 利用人工控制设备鉴定水稻耐冷性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2:19:0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