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40 CCS B 64 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 23/T 3749 —2024 银中杨碳汇林营建及碳储量估算技术规程 2024 - 08 - 30 发布 2024 - 09 - 29 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23/T 3749 —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生态研究所、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设计 院、庆安国有林场管理局大青山林场。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琳、李丹、齐永峰、崔文琦、刘健美、张东来、丛喜东、陈瑶、李云红、赵 邵松、张振宇、金晟萱。 DB 23/T 3749 —2024 1 银中杨碳汇林营建及碳储量估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银中杨碳汇林营建作业区选择和调查设计、培育技术、碳储量估算、监测方法及造林 技术档案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银中杨碳汇林的营建及碳储量估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776-2023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5781-2015 森林抚育规程 LY/T 2253-2014 造林项目碳汇计量监测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作业区选择和调查设计 作业区选择 4.1.1 适宜栽培区 根据银中杨环境特性及生长情况,宜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等冲击平原、山间平原、平缓坡退耕地 等区域进行银中杨碳汇林的营建。 4.1.2 地类合格性及立地条件 土地类型为权属清晰的宜林地。宜选择坡度在 5°以下,地势平坦无积水的地块进行。土层厚度> 50 cm,土壤质地为砂壤、轻壤或中壤。 作业区调查设计 4.2.1 作业区调查 对造林作业区地表植被、土地利用状况、人为活动等进行调查,填写作业区基础信息调查表(按附 录A.1)。 4.2.2 作业区设计 DB 23/T 3749 —2024 2 作业设计应满足作业区调查表格完备、 基线调查表格完备、 有减少碳排放和碳泄漏的具体措施计划。 作业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按照 GB/T 15781 的相关规定,凡不影响作业或目的树种生长的林下灌木不 得伐除(割除)。 5 培育技术 苗木选择 造林苗木应采用 2根1干苗或者 2根2干苗。苗木胸径 1.0 cm~1.5 cm ,苗高 1.7 m~2.0 m ,根幅保留 25 cm~35 cm 。 整地 5.2.1 整地原则 应保护作业区的原生散生木、灌木和草本;保留 10 m~20 m 宽的原有植被保护带。 5.2.2 整地时间 造林前 1年秋季进行整地。 5.2.3 整地方法 整地应沿等高线进行,以人工穴状整地为宜,穴径 50 cm,深 25 cm;适宜带状整地的区域可采用带 状整地。造林前的整地活动对土壤的扰动面积不超过地表面积的 10 %。 栽植密度 年均降水量< 450 mm地区宜选择株行距 4 m×4 m,即 625 株/hm2造林密度。年均降水量 ≥450 mm 地 区宜选择株行距 3 m×4 m,即 833 株/hm2造林密度。 未成林抚育管护 按照 GB/T 15776 的相关规定,进行综合管护、有害生物防控、兽害防控及自然灾害防控。 成林抚育管护 按照 GB/T 15781 的相关规定执行, 对含有> 25 cm2林中空地的进行补植; 400 mm降水量以下地区及 400 mm降水量以上地区遭遇旱灾时应进行浇水。 6 碳储量估算 立木生物量计量 6.1.1 一元立木生物量模型 一元立木生物量模型见式 1。 𝑊 ൌ 0.0885𝐷ଶ.ହଷ଻ଽ··················································· (1) 式中: W——全树生物量估计值,单位为千克( kg); D——立木胸径,单位为厘米( cm)。 DB 23/T 3749 —2024 3 6.1.2 二元立木生物量模型 二元立木生物量模型见式 2。 𝑊 ൌ 0.0239 ሺ𝐷ଶ𝐻ሻ଴.ଽ଼଼଻ ··············································· (2) 式中: W——全树生物量估计值,单位为千克( kg); D——立木胸径,单位为厘米( cm); H——立木树高,单位为米( m)。 含碳系数 银中杨林木各器官含碳系数按表 1。 表1 银中杨林木含碳系数测定结果 树种 树干 树枝 树叶 树根 平均值 银中杨 0.4978 0.5018 0.5021 0.5155 0.5043 碳密度计量 基于立木生物量模型(式 1或式 2)和含碳系数平均值,采用间接法计算林分的碳密度。计算公式见 式3。 𝐶𝐷 ൌ 0.5043ൈ𝑊 ഥൈ𝑆𝐷ൈ10ିଷ ··········································· (3) 式中: W——平均全树生物量,单位为千克( kg); SD——林分密度,单位为株 /公顷( /hm2); CD——总碳密度,单位为吨 /公顷( t/hm2)。 基于标准地的银中杨碳汇林碳储量估算方法 银中杨碳汇林中设置一定数量的固定 标准地,设置方法按照 LY/T 2253 的相关规定,对标准地内全 部立木进行每木检尺,利用碳密度(式 3)结合碳汇林营建面积,估算银中杨碳汇林的碳储量。 7 监测方法 按照 LY/T 2253 的相关规定,基于 6.4建立的固定标准地,对项目期内的全部造林活动、森林管理活 动、与温室气体排放有关的活动以及项目的边界进行监测。 8 造林技术档案 银中杨碳汇林营建过程中,应对基本情况(位置、面积、林地平面图、立地条件等)建立造林技术 档案。造林技术档案应专人记载,如出现人员变更,应办理交接手续,长期保存。 DB 23/T 3749 —2024 4 A A 附录 A (资料性) 作业区基础信息调查记录表见附录 A.1。 表A.1 作业区基础信息调查表 样地号: 调查者: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地理位置: 市、县 林业局 林 场 林 班 小 班 (一)土地利用情况 土地所有权人 土地使用权人 获得土地使用权的方式 土地性质 林权登记情况 土地面积 目前利用方式 预期利用方式 样地略图: (在图上注明各边之 方位角及边长( m),指北方向) 样地面积: m × m 中心点坐标: 经度 纬度 (二)样地基本信息 项目 分级 土壤厚度( cm) 表面土壤层厚度( cm)<30、30-60、≥60 土壤类型 坡向 坡度 海拔 (三)项目基本情况 营林目的(公益林、工业林) 营林树种 目前植被覆盖状况 (四)基线调查 乔木层特征 树种组成 优势树种 林木密度 株/hm2林木年龄范围 - 年平均年龄 年 林分郁闭度 树木高度范围 - m 平均树高 m 林分起源 胸径范围 - c m 平均胸径 c m 林层结构 冠幅范围 - m 平均冠幅 m 灌木层特征 灌木盖度 % 灌木种数 主要灌木 草本层特征 草本盖度 % 草本高度 c m 主要草本种类 基线预测(描述没有项目活动的情况下,该区域最可能发生的情况,如无项目活动下的土地利用、收益情 况、碳储量变化等)

.pdf文档 DB23-T 3749-2024 银中杨碳汇林营建及碳储量估算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3-T 3749-2024 银中杨碳汇林营建及碳储量估算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1 页 DB23-T 3749-2024 银中杨碳汇林营建及碳储量估算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2 页 DB23-T 3749-2024 银中杨碳汇林营建及碳储量估算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2:18:1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