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07.060 CCS A 47 22 吉林省 地方标准 DB22/T 3657—2024 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the release of meteorological early warning information 2024 - 09 - 30发布 2024 - 12 - 29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DB22/T 3657 —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吉林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吉林省气象局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谢勇、刘刚、穆佳、冯喜媛、王爽、李昕、赵晶晶、赵晶、许冰、赵星月、冯 超、张星宇、张越。 DB22/T 3657 —2024 1 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业务的基本要求、发布主体、发布内容、发布流程和传播。 本文件适用于省、市(州)、县(市、区)三级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34283 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管理平台与终端管理平台接口规范 DB22/T 2730 -2017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编码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34283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预警信息 early warning 预警信息发布责任单位根据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而发布的预先告知或态 势通告等警示类信息。一般包括突发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 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来源:GB/T 34283 -2017,3.1 ] 3.2 预警信息发布责任单位 responsible unit for issuing early warning information 县(市、区)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或应急指挥机构按照有关规定负责相应预警信息的制 作和发布。 3.3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emergency early warning release system 根据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由地方政府建设的省、市(州)、县(市、区)三级互相衔 接的实现面向应急责任人和社会公众多手段广覆盖精准发布预警信息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 [来源:GB/T 34283 -2017,3.3, 有修改] 3.4 优先通道 priority channel 当气象预警信息的预警级别达到或超过二级(橙色)时,通过广播电台、电视台、基础电信运营企 业向预警影响区域内的社会公众进行全网发布的渠道。 3.5 叫应服务 call-in service 与强降水有关的气象预警信息预警级别达到或超过二级(橙色)时,利用语音外呼方式通知预警影 响区域内的应急责任人。 DB22/T 3657 —2024 2 4 基本要求 应遵循归口管理、统一发布、快速传播原则。 4.1 预警信息发布责任单位应确保预警信息发布的客观、准确、及时、全面;配备值班人员, 24 h 值 4.2 守。 社会传播媒体应与预警信息发布责任单位对接,建立和完善预警信息发布的优先通道和叫应服务4.3 机制;及时、准确向社会公众播发预警信息;不应拒绝、延误传播或者擅自更改预警信息;对已发布的 预警信息应及时更新。 5 发布主体 预警信息发布责任单位和社会传播媒体。 6 发布内容 发布单位 6.1 相应灾害性天气对口的预警信息发布责任单位,应使用单位全称。 发布时间 6.2 预警信息对外发布的时间应准确到年、月、日、时、分。 事件类别 6.3 事件类型编码应符合 DB 22/T 2730 -2017 中附录 B 的要求。 起始时间 6.4 灾害性天气已开始或预计开始的 时间,应准确到年、月、日、时、分。 影响范围 6.5 应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区域进行划分,精确到乡镇。 预警级别 6.6 按照灾害性天气发生的紧急程度、 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 (红色) 、 二级 (橙色) 、 三级(黄色)、四级(蓝色),一级(红色)为最高级别。 防御指南 6.7 应阐述所预警的具体事项、已产生或预计产生的影响和危害情况,以及部门、行业和公众受到影响 时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咨询电话 6.8 预警信息发布责任单位 24 h 值班电话。 信息更新 6.9 DB22/T 3657 —2024 3 预警级别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新预警信息。 7 发布流程 流程概述 7.1 预警信息发布流程包括 录入、审核、签发和发布,发布分为一般发布、全网发布和叫应服务,见图 1。 图1 预警信息发布流程 发布要求 7.2 7.2.1 录入 预警信息发布责任单位应登录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根据预警级别录入实时预警信息。 7.2.2 审核 预警信息发布责任单位对提交的预警信息进行审核,审核通过,提交签发;审核不通过,则填写审 核意见并驳回。 7.2.3 签发 预警信息发布责任单位责任人对审核通过的预警信息进行签发。 7.2.4 发布 7.2.4.1 一般发布 预警信息发布责任单位对签发完成的预警信息应在 10 min 内按附录 A 规定的发布对象和发布渠 道向社会公众发布。 DB22/T 3657 —2024 4 7.2.4.2 全网发布 预警信息发布责任单位应与社会传播媒体的管理部门建立预警信息发布优先通道, 由管理部门协调 社会传播媒体负责全网发布。 7.2.4.3 叫应服务 预警信息发布责任单位对达到启用叫应服务的预警信息,应在 10 min 内登录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 布系统进行语音外呼叫应,并及时向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报送信息,包括叫应信息、政府部署和部门 联动信息,对应信息接口应符合附录 B 的要求。 8 传播 社会传播媒体利用播报、转发等方式完成预警信息传播工作,叫应服务信息可通过现场通知、现场 会议、电话、互联网交流平台等方式进行传播。 DB22/T 3657 —2024 5 附录 A (资料性) 与预警级别适配的发布渠道和发布对象 与预警级别适配的发布渠道和发布对象见表 A.1。 表A.1 与预警级别适配的发布渠道和发布对象 预警级别 发布对象和发布渠道 公众用户 气象决策用户 气象行业用户 基层气象信息 责任人 四级(蓝色) 互联网交流平台 大喇叭 显示屏 吉事办“高频服务” 互联网交流平台 传真 邮件 手机短信 互联网交流平台 手机短信 互联网交流平台 手机短信 三级(黄色) 互联网交流平台 大喇叭 显示屏 吉事办“高频服务” 互联网交流平台 传真 邮件 手机短信 互联网交流平台 手机短信 互联网交流平台 手机短信 二级(橙色) 广播 电视 互联网交流平台 大喇叭 显示屏 户外媒体 吉事办“高频服务” 、 “公告” “优先通道”全网发布 互联网交流平台 传真 邮件 手机短信 互联网交流平台 手机短信 语音外呼叫应 互联网交流平台 手机短信 语音外呼叫应 一级(红色) 广播 电视 互联网交流平台 大喇叭 显示屏 户外媒体 吉事办“高频服务” 、 “公告” “优先通道”全网发布 互联网交流平台 传真 邮件 手机短信 互联网交流平台 手机短信 语音外呼叫应 互联网交流平台 手机短信 语音外呼叫应 DB22/T 3657 —2024 6 附录 B (资料性) 叫应服务信息、政府部署和部门联动信息接口清单 叫应服务信息接口清单见表 B.1。 表B.1 叫应服务信息接口清单 接口名 叫应信息报送接口 接口描述 本级预警信息发布 责任单位 在完成预警叫应后,调用接口报送叫应信息,报送时限在叫应结束后 3 h 以内。 接口类型 POST 接口地址 https://ip:port/ewir/open/api/upload/callInfo 接口头设置 AK/SK 签名封装 请求类型 application/json 接口入参 参数英文名 参数中文名 是否 必填 数据类型 描述 areaCode 报送单位 行政区划编码 是 String 填写12位行政区划编码, 参 见DB22/T 2730 -2017,附录 A disasterType 叫应灾种 是 String 与预警事件类型一致, 参见DB22/T 2730-2017

.pdf文档 DB22-T 3657-2024 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规范 吉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2-T 3657-2024 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规范 吉林省 第 1 页 DB22-T 3657-2024 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规范 吉林省 第 2 页 DB22-T 3657-2024 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规范 吉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2:09:3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