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01 CCS B 21 15 内蒙古自治区 地方 标准 DB15/T 4029—2025 辣椒黄萎病抗性室内 鉴定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indoor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of pepper aginst v erticillium wilt 2025-05-16发布 2025-06-16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T 4029 —2025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果蔬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M/TC 25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农牧 业技术推广中心、乌拉特前旗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康立茹、杨志刚、常海文、张鹏程、彭月、于传宗、张俊、王永、韩凤英、王 治宇、胡栓红、卫志刚、靳慧瑶、王喜旺、董婧、潘璐。 DB15/T 4029 —2025 1 辣椒黄萎病抗性室内鉴定 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辣椒黄萎病室内鉴定所需接种体制备方法、病情调查方法、抗性鉴定评价方法以及记 载表格等 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辣椒种质资源在室内条件下对黄萎病抗性水平的鉴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 2312 茄果类蔬菜穴盘育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材料准备 培养基制备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Potato Dextrose Agar ,PDA):称取去皮马铃薯 200 g,切成约 1 cm3 小块,加入 900 mL蒸馏水煮沸至薯块轻戳即碎即可(约需 20 min~30 min),三层纱布过滤,加入葡萄 糖20 g、琼脂18 g,加水定容至 1000 mL,121 ℃高压蒸汽灭菌 25 min,冷却备用。 查比克培养基( Czapek,CDB):3 g NaNO 3、1 g K 2HPO4、0.5 g KCl 、0.5 g MgSO 4·7H2O、0.01 g FeSO 4、30 g蔗糖,蒸馏水定容至 1000 mL,121 ℃高压蒸汽灭菌 25 min,冷却备用。 麦麸培养基:麦麸中加入适量的水,使其刚好成团,装入 250 mL灭菌瓶,装至 2/3体积处。 121 ℃ 高压蒸汽灭菌 45 min,冷却备用。 病原菌准备 4.2.1 病原菌获得 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在发病辣椒茎基部维管束组织部位,经分离鉴定获得黄萎病病原菌大丽轮 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中等致病力。 4.2.2 病原菌活化 病原菌于 PDA培养基活化后,再转接至新的 PDA培养基中,暗培养 20 d后备用。 4.2.3 分生孢子液制备 DB15/T 4029 —2025 2 病原菌于 PDA培养基中活化培养 1~2次后,用灭菌的手术刀将表面长满病原菌的 PDA培养基切成碎 块,置于 200 mL CDB 培养基中( PDA培养基和 CDB培养基均需加入卡那霉素,浓度为 50 mg·L-1),黑暗 条件下, 25 ℃、220 r·min-1震荡培养 2 d~3 d后,取分生孢子液 5 mL~10 mL接种到灭菌的麦麸培养 基中进行促孢培养,期间进行摇匀。 3 d~5 d后待菌丝长满瓶后,用无菌水冲洗麦麸,双层纱布过滤, 调整分生孢子液浓度为 1×107个·mL-1备用。 鉴定材料准备 4.3.1 对照品种选择 感病品种:“茄门椒”。 抗病品种:“北星八号”。 4.3.2 鉴定材料种植 鉴定材料育苗方法按照 NY/T 2312 的规定执行。辣椒幼苗 6~8片真叶、株高 15 cm即可用于接 种。 5 室内抗性鉴定 接种方法 辣椒幼苗移栽至新的苗钵中,苗钵大小 15 cm×15 cm,移栽后沿茎基部浇灌制备好的分生孢子液 25 mL,再浇透水(以苗钵底部不滴水为宜)。每个处理接种 10株,重复 3次。 接种后管理 接种后辣椒幼苗于室内缓苗 2 d后,置于日光温室中培养,接种后 30 d统计发病情况。 病情调查 辣椒黄萎病发病程度分级如下 :1级,健株,植株叶片无褪绿及枯死症状,代表值 0;2级,植株叶 片表现褪绿,低于 25%叶片有枯死症状,代表值 1;3级,25%~50%叶片表现为叶片边缘干枯上卷,少部 分叶片凋落,茎秆维管束不变色,代表值 2;4级,50%以上叶片表现为叶片边缘干枯上卷,大量叶片凋 落,茎秆维管束褐化,代表值 3;5级,全株萎蔫枯死, 代表值4。 记录接种辣椒植株黄萎病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病情指数( DI)=∑(各级病株数×该病级代表 数值 )/(调查病株 总数×调查最高级值 )×100。 抗病性评价 当感病对照的病情 指数DI>30,抗黄萎病鉴定即为有效。依据病情指数对不同辣椒种质资源抗性 级别进行划分, 划分标准如下: 免疫 (I), 病情指数 (DI)为0; 高抗(HR),0<病情指数 (DI)≤10; 中抗 (MR), 10<病情指数 (DI)≤20;中感( MS),20<病情指数 (DI)≤35;高感( HS),病情指数 (DI)>35。 6 记载表格 将统计鉴定结果记载在附录 A中。 DB15/T 4029 —2025 3 A A 附录 A (规范性) 辣椒黄萎病调查表 辣椒黄萎病调查表见表 A.1。 表A.1 辣椒黄萎病调查表 辣椒种质 资源 1级 (代表值 0) 2级 (代表值 1) 3级 (代表值 2) 4级 (代表值 3) 5级 (代表值 4) 病情指数

.pdf文档 DB15-T 4029-2025 辣椒黄萎病抗性室内鉴定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5-T 4029-2025 辣椒黄萎病抗性室内鉴定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1 页 DB15-T 4029-2025 辣椒黄萎病抗性室内鉴定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2 页 DB15-T 4029-2025 辣椒黄萎病抗性室内鉴定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1:47:1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