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07.060 CCS A 47 15 内蒙古自治区 地方 标准 DB15/T 3848—2025 草原干旱灾害损失评估 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oss evaluation of the grassland drought disaster 2025-01-22发布 2025-02-22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T 3848 —2025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草原干旱预评估指标与等级划分 ................................ ....................... 1 草原干旱预评估分项诊断指标及分级 ................................ ............... 1 草原干旱预评估综合指标构建 ................................ ..................... 2 5 草原干旱损失精准评估调查、评估指标和方法 ................................ ........... 2 草原干旱损失调查 ................................ ............................... 2 草原干旱损失评估指标 ................................ ........................... 3 草原干旱损失评估方法 ................................ ........................... 3 注意事项 ................................ ................................ ....... 4 参考文献 ................................ ................................ .............. 5 DB15/T 384 8—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M/TC 23 )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内蒙古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永利、朝鲁门、吴国周、贾成朕、苗百岭、云文丽、梁存柱、李智勇。 DB15/T 3848 —2025 1 草原干旱灾害损失评估技术 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草原干旱诊断指标和等级划分,描述了干旱灾害损失评估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干旱灾害损失评估等业务、服务和科研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GB/T 20481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干旱 drought 某一地区长期无雨或高温少雨,使空气及土壤的水分缺乏。而干旱发生 主要与偶发性或周期性的降 水减少有关。 降水量距平百分率 precipitation anomaly in percentage ;PA 某时段的降水量与同期气候平均降水量之差除以同期气候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 单位用百分率 ( %) 表示。 [来源:GB/T 20481 —2017,3.4] 植被状态指数 vegetation condition index ;VCI 某时段的 NDVI与长时间序列同期 NDVI最小值之差除以同期 NDVI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土壤湿度百分位 soil moisture anomaly in percentage ;SMP 某时段某时段的土壤水分与长时间序列同期土壤水分最小值之差除以同期土壤水分最大值与最小 值之差,单位用百分率( %)表示。 4 草原干旱预评估指标与等级划分 草原干旱预评估分项诊断指标及分级 DB15/T 3848 —2025 2 干旱预评估分项诊断指标及分级按表 1的规定执行。 表1 干旱预评估分项诊断指标等级划分表 干旱等级 干旱等级值( I) PA % SMP % VCI 无旱 1 PA>-25 0.90<SMP 0.90<VCI 轻旱 2 -50<PA≤-25 0.75<SMP≤0.90 0.80<VCI≤0.90 中旱 3 -70<PA≤-50 55<SMP≤75 0.5<VCI≤0.8 重旱 4 -80<PA≤-70 20<SMP≤55 0.3<VCI≤0.5 特旱 5 PA≤-80 SMP≤20 VCI≤0.3 草原干旱预评估综合指标构建 4.2.1 计算方法 应以表征气象干旱的降水距平百分率( PA)、表征土壤干旱的土壤湿度百分位( SMP)和表征植被 干旱的植被状态指数( VCI)作为指标,构建干旱综合评估指数( CDI),CDI按照公式( 1)计算: 𝐶𝐷𝐼=𝑚𝑎𝑥(𝐼𝑃𝐴,𝐼𝑆𝑀𝑃,𝐼𝑉𝐶𝐼)………………………………………(1) 式中: CDI——干旱综合评估指数; IPA——为降水距平( PA)干旱等级值; ISMP——为土壤湿度百分位( SMP)干旱等级值; IVCI——为植被状态指数( VCI)干旱等级值。 4.2.2 等级划分 CDI等级划分应同时符合下列要求: a) 宜采用PA、SMP和VCI共同构建 CDI,SMP和VCI二者若缺其一时,可以现有的其中一个指标 与PA构建CDI; b) 按表2的规定确定 CDI对应的干旱等级。 表2 CDI判定等级值与干旱等级对应表 CDI判定等级值 干旱等级 1 无旱 2 轻旱 3 中旱 4 重旱 5 特旱 5 草原干旱损失精准评估调查、评估指标和方法 草原干旱损失调查 5.1.1 干旱空间数据的重采样 DB15/T 3848 —2025 3 采取空间梯度采样规则,将 CDI的空间数据进行降尺度重采样,原优于 1 ㎞空间分辨率的数据重采 样至5 ㎞(单个旗县评价区域)或 10 ㎞(多个旗县评价区域),将重采样后的评价区域的 CDI数据作为 采样单元,每个 CDI等级下布设至少 5个非相邻的采样单元。 5.1.2 地上生物量的测定 按照不同旱灾梯度均匀设置调查点的原则,根据 CDI等级布设灾害监测样带,选定重点地面调查点 位,地上生物量的测定按下列规定进行: a) CDI数值介于整数值加减标准方差之间的地段作为测定单元要求; b) 样地面积为 10 m×10 m,样地的个数根据群落的环境均匀程度确定,至少选择 3个样地,在 样地中心和 4个角位置各选择 1个1 m×1 m的小样方,按照《农业气象产量测定规范 -牧草》 的要求进行测定。 草原干旱损失评估指标 5.2.1 地上生物量减产百分率 利用在无旱和轻旱等级( CDI值为1或2)采样单元监测的地上生物量作为基础产量,中旱、重旱和 特旱采样单元监测的地上生物量,对比基础地上生物量,计算各干旱等级牧草减产百分率。 5.2.2 遥感生物量模型 利用时间序列植被状况指数( VCI)和地上生物量的测定数据建立遥感生物量模型,通常包括以下 步骤: a) 对地上生物量实测数据进行数据标准化; b) 将VCI影像和地上生物量测定点空间匹配,通过插值或空间聚合获取测定点的 VCI值,确保 遥感分辨率与地面样点规模一致; c) 通过回归模型(如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和随机森林等),建立 VCI与标准化的地上生物量的 相关关系,构建遥感生物量模型; d) 可按照8:2的比例将数据集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进行模型训练和验证,验证指标包括 平均绝对误差( MAE)、均方根误差( RMSE)和决定系数( R2),标准方差要求在 5%以内,估 测的产量和实测的产量相差半成以内。 草原干旱损失评估方法 5.3.1 时间动态分析 按下列规定进行: a) 识别关键生长阶段的 VCI值变化趋势,建立时间段与产量损失的关系; b) 基于VCI与产量的损失关系, 分析不同时间阶段的产量损失变化趋势, 评估干旱或其他灾害对 产量的影响。 5.3.2 区域梯

.pdf文档 DB15-T 3848-2025 草原干旱灾害损失评估技术规范 内蒙古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5-T 3848-2025 草原干旱灾害损失评估技术规范 内蒙古自治区 第 1 页 DB15-T 3848-2025 草原干旱灾害损失评估技术规范 内蒙古自治区 第 2 页 DB15-T 3848-2025 草原干旱灾害损失评估技术规范 内蒙古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1:42:0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