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30
CCS B 44 15
内蒙古自治区 地方 标准
DB15/T 3823—2025
种鸭饲养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breeding duck
2025-01-03发布 2025-02-03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T 3823 —2025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提出。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 治区畜牧业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 SAM/TC 19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赤峰市农牧局、赤峰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赤峰市动物
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包头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乌海市畜牧兽医中心、锡林浩特市动物疫病预防控
制中心、赤峰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宁城县农牧局、巴林右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翁牛特旗农牧技
术推广中心、赤峰市立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巴林右旗岁丰养殖专业合作社、内蒙古自治区产品质量检
验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金环、那仁图雅、贾世欣、张明俊、赵 瑞霞、马志强、梁术奎、斯琴图雅、
杜建军、赵海东、叶和平 、张冠华、卢焱炜、王青虎、贾皓、耿徳永、张利、邰丽、特木尔巴根、申捷。
DB15/T 3823—2025
1
种鸭饲养技术 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种鸭饲养基本要求、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兽药、档案管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种鸭饲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NY 5263 无公害食品 肉鸭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 5030 无公害农产品 兽药使用准则
NY/T 5038 无公害食品 家禽养殖生产管理规范
NY/T 5339 无公害农产品 畜禽防疫准则
DB15/T 3815 鸭圈舍建设技术规范
DB15/T 3819 鸭养殖无害化处理要求
DB15/T 3824 鸭保种及档案管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育雏期 brooding period
出壳到 4 周龄。
育成期 growth period
5周龄~18周龄。
产蛋前期 pre-laying period DB15/T 3823 —2025
2 19周龄~25周龄。
产蛋期 laying period
26周龄~淘汰。
全进全出制 all-in and all -out system
同一栋鸭舍或在同一鸭场只饲养同一批次、同一日龄的种鸭。
4 基本要求
圈舍与环境
鸭舍建设按照 DB15/T 3815 执行,鸭舍内空气质量、环境等符合 NY/T 388 的要求。
引种
雏鸭应来自有《种 畜禽生产经营许可 证》生产厂的祖代种鸭场。
饲料
4.3.1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 GB 13078 的要求。
4.3.2 饲料的配制应根据不同品种、各生长阶段的需要配制。
饮水
4.4.1 饮用水应保持透明清洁,没有异味、不含有害物质。
4.4.2 对饮水设备要定期清洁。
4.4.3 饮用水质量符合 GB 5749的要求。
5 饲养管理
雏鸭的饲养管理
5.1.1 育雏准备
5.1.1.1 在进雏前 1周,根据雏鸭的数量准备育雏前的设备和用具,确保雏鸭舍干净卫生,设施完整
配套。
5.1.1.2 舍内进行熏蒸消毒,进雏前 2 d~3 d天打开门、窗,释放熏蒸时的气味。
5.1.1.3 进雏前24 h将舍内温度升至 33 ℃~35 ℃,然后降低到 28 ℃±1,等待进雏,进雏后温度
升到33 ℃~35 ℃。
5.1.2 饮水
雏鸭到场后及时饮水,保证 24 h供应清洁的饮水,可以在水中添加维生素和抗菌类药物, 以减少环
境改变引起的应激和其他疾病侵害。 DB15/T 3823 —2025
3 5.1.3 饲喂
雏鸭进雏舍 8 h~10 h内开食,进行饲料饲喂, 2 d~3 d自由采食,第 4日龄按照附录 A中表A.1饲
喂。
5.1.4 温度
1 d~3 d温度始终保持 32 ℃~34 ℃,之后按照一天降低一度,一直降低到 18 ℃~20 ℃,维持此
温度范围即可。
5.1.5 湿度
1 d~3 d湿度保持在 65%~75%,第4 d开始将育雏室的湿 度逐渐调整到 55%~65%。
5.1.6 光照
1 d~3 d每天光照 23 h~24 h,以后每天减少光照 1 h,直至17 h光照并保持,光照强度 16 Lx/㎡,
7 W/㎡。
5.1.7 通风
保持舍内通气良好,空气新鲜。
5.1.8 分群
育雏期间根据雏鸭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分群 ,将生长快、健康的与生长慢、体弱的分开饲养 ,以保证生
长整齐,提高育雏率。
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5.2.1 饲喂
0~7周为育雏期饲料,第 8周为饲料过渡期, 9~18周为育成料。
5.2.2 饲喂量
在第28 d喂料前在公母鸭各抽样 10% 称重,计算公母鸭的平均体重并与标准体重比较 ,根据种鸭的
实际体重与标准体重(按照附录 A中表A.2执行)的差异 ,控制育成期种鸭的采食量,使其具有适合的开
产体重。第 5周料量的确定:如果体重高于标准体重则按第 24 d料量;体重低于标准体重则按第 28 d料
量。如果与标准持平则按第 26 d料量。以后每周根据体重和周增重情况调整饲喂量。
5.2.3 公鸭运动
育成期应该增加种公鸭饲养的每天驱赶运动,保证公鸭的活动量有利于胫骨发育和产蛋期交配。
5.2.4 饲养密度与 均匀度
鸭舍之间应分隔成栏,按每栏 250~300只的鸭群较为合适,每平方米以 3只为宜。公母鸭体重的均
匀度对产蛋量有一定影响。 80%的种鸭单体 体重标准应掌握在 ±10%的群体平均体重之内,均匀度± 5%的
标准要求,按照附录 A中表A.3执行。
5.2.5 光照
采用自然光照。育成期光照原则是不要延长光照时间或增加光照强度。 DB15/T 3823 —2025
4
产蛋前期鸭的饲养管理
5.3.1 种鸭的选择
淘汰病、弱、残及外貌不符合本品种特征的个体,同时对产蛋率较低种鸭的进行淘汰。
5.3.2 公母比例
按1:5的公母比例混群饲养。
5.3.3 饲喂
在20周龄时饲料应逐渐更换为产蛋期饲料。饲养方式转变为采食时间限制或采食量限制,具体时间
或料量以鸭群无明显饥饿感为标准。
产蛋期鸭的饲养管理
5.4.1 饲喂要求
能量、蛋白质水平要满足种鸭产蛋需要, 同时注意日粮中钙磷含量。
5.4.2 饲喂方法
根据周龄和蛋重调整饲喂时间,由限量和限时控制喂料,产蛋高峰期后应 根据蛋重、产蛋率、采食
速度和季节调整饲喂量。
5.4.3 饲喂光照
每日采用 17 h光照,阴雨大雾天气鸭舍适当补充光照。
种鸭各阶段营养需要量
种鸭各阶段营养推荐需要量按照附录 A中表A.4执行。
种蛋的管理
5.6.1 收集
5.6.1.1 蛋巢按4.5只每个配比,垫料 5 ㎝~8 ㎝。
5.6.1.2 收集蛋时轻拿轻放,夏季防过热,温度< 23 ℃,冬季注意保温。
5.6.2 挑选
5.6.2.1 按照孵化场要求挑选种蛋,分级准确。
5.6.2.2 合格蛋要求为上孵蛋重不低 72 g,白色,卵圆形,表面光洁,无沙壳、破损、暗纹及畸形蛋。
5.6.2.3 去除蛋表面的鸭毛等污物去掉,并在每盘中央两枚种蛋上分别标记舍号、日期。
5.6.3 消毒
种蛋可采用熏蒸消毒,进入鸭舍的蛋托和蛋筐应经过消毒运入鸭舍,未经消毒的蛋托不准进入。
5.6.4 运输和保存
夏季应注意防止阳光直射,冬季应注意保温。种蛋存储时间不宜过长,最多不超过 7 d。
DB15-T 3823-2025 种鸭饲养技术规范 内蒙古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1:41:2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