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CCS B 05 15 内蒙古自治区 地方 标准 DB15/T 3779—2024 藜麦良种繁育技术 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breeding qualified seeds of quinoa 2024-12-18发布 2025-01-18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T 3779 —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提出。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M/TC 20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鄂尔多斯检验检测中心、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乌兰察布市 农林科学研究所、翁牛特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乌兰察布市农畜产品 质量安全中心、内蒙古自治区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锡林郭勒盟检验检测中心、呼和浩特市检验检测中 心、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保障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古农农牧业有限 公司、内蒙古立泰蒙藜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审评查验中心、呼和浩特市植保植检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促进中心、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促进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齐冰洁、冯平、李立军、吴晓榕、孙艳楠、杨金虎、何竹青、高齐、谢岷、赵 鑫瑶、张利、张娜、张婷婷、吴凯龙、张宏杰、李嘉琪、赵志媛、李岩、李占元、陈天宇、包佳力、李 广德、王娟、张永兵、王爱东、张宁、杨寿仓、张园园、慕俊杰、郭立青、胡晓敏、郭岩、陆鑫、温丽、 张丽平、梁勇峰 。 DB15/T 3779 —2024 1 藜麦良种繁育技术 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藜麦良种繁育过程的品种选择与种子质量、 繁种田要求、 栽培技术、 田间管理、 去杂、 收获、种子质量检验、包装与贮藏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藜麦良种繁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3543.1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总则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 7415 农作物种子贮藏 GB 38400 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DB15/T 2446 藜麦田害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品种选择与种子质量 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当地生态环境的优质丰产、抗逆性强的藜麦品种见表 1。 DB15/T 3779 —2024 2 表1 藜麦主要种植区域品种选择 藜麦 种植区域 区域特点 利用类型 品种要求 阴山沿麓 种植区 中温带半干旱大 陆性季风气候, 年均降雨量在 300 mm左右 北麓旱作栽培 适应性强,优质、抗旱(在年降水量 300 mm的旱作条件下能够 保持稳产)中早熟(生育期≤ 110 d)藜麦品种 南麓灌溉地栽 培 适应性强,高产、优质、抗倒伏的中早熟(生育期≤ 110 d)藜 麦品种 燕山丘陵 种植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 年降雨量≥ 320 mm 旱作栽培 适应性强,抗旱(在年降水量 320 mm以上的旱作条件下能够保 持稳产)、耐瘠薄,晚熟(生育期≥ 130 d)藜麦品种 灌溉地栽培 适应性强,高产、优质、抗病虫、抗倒伏的晚熟(生育期≥ 130 d)藜麦品种 大兴安岭 南麓种植区 半干旱大陆性气 候,年降雨量在 350 mm左右 旱作栽培 适应性强,抗旱(在年降水量 350 mm的旱作条件下能够保持稳 产)、耐瘠薄的中熟( 105 d<全生育期≤ 130 d)藜麦品种 灌溉地栽培 适应性强,高产、优质、抗病虫、抗倒伏的中熟( 105 d<全生 育期≤130 d)藜麦品种 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按照 GB 4404.1 的规定执行。 5 繁种田要求 选地 应选择地势平坦、肥力较好的地块种植,忌连作。 安全隔离 良种繁育田 500 m范围内不种植其他藜麦品种,或不同品种间种植 10 m宽的玉米或向日葵等高秆作 物做隔离带。 6 栽培技术 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入冬前翻耕 25 cm~30 cm,播前旋耕 1次。 施肥 6.2.1 基肥 结合整地施入腐熟农家肥 1500 kg/667 m2~2000 kg/667 m2,农家肥质量符合 GB 38400 规定,肥料 使用应符合 NY/T 394 规定。 6.2.2 种肥和追肥 DB15/T 3779 —2024 3 采用种、 肥分层施入,其中 N 10 kg/667 m2~12 kg/667 m2、P2O5 3 kg/667 m2~5 kg/667 m2、K2O 3 kg/667 m2~4 kg/667 m2。其中80% N和全部的磷钾肥在播种时施用, 20% N结合灌水追施,肥料使用 应符合NY/T 394 规定。 播种 6.3.1 种子处理 用70% 噻虫嗪可分散粉剂 100 g/50 kg 种子进行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农药使用应符合 NY/T 393 规 定。 6.3.2 播种时间 5 cm土层温度稳定在 10 ℃以上可以播种。 6.3.3 种植方式 采用宽窄行穴播种植,宽行距为 60 cm,窄行距为 40 cm,穴距10 cm~15 cm。 6.3.4 播种方式 采用精量穴播机播种, 水浇地播种量为 0.25 kg/667 m2~0.30 kg/667 m2, 旱地播种量为 0.35 kg/667 m2~0.40 kg/667 m2,播种深度 2 cm~3 cm,墒情不好时需及时镇压。 7 田间管理 间苗定苗 当幼苗长到 8~10叶间苗,每穴留单株,保苗数为 8000株/667 m2~9000株/667 m2。 除草 7.2.1 中耕培土除草 株高40 cm~50 cm时,机械中耕培土除草,培土高 度5 cm~10 cm。 7.2.2 化学除草 在藜麦4~5叶期禾本科杂草危害严重时,喷施 24%的烯草酮 20 mL/667 m2~30 mL/667 m2、用水量 30 kg/667 m2除草。农药使用应符合 NY/T 393 的规定。 灌溉追肥 在显穗期、开花期视土壤墒情灌水 2次,灌水定额为 20 m3/667 m2~25 m3/667 m2。农田灌溉水质应 符合NY/T 391 的规定。 显穗期结合灌水追施 N 2.0 kg/667 m2~2.4 kg/667 m2。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394 的规定。 病虫害防治 7.4.1 病害防治 霜霉病发病初期,用 72%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800倍液,隔 7 d喷一次,连续防治 2~3次。农药 使用应符合 NY/T 393 的规定。 DB15/T 3779 —2024 4 7.4.2 虫害防治 藜麦苗期,象甲和盲蝽成虫,用 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2500倍液或3%啶虫脒乳油 2000~2500倍液喷雾 防治。或在田间放置蓝色(或黄色)粘虫板(规格 40 cm×25 cm)诱杀根蛆成虫。农药使用应符合 NY/T 393的规定,虫害防治按照 DB15/T 2446 的规定执行。 8 去杂 开花期至成熟期根据株型、叶色、穗型、穗色、分枝状态、茎秆颜色、种子颜色等性状进行去杂, 杂株整株拔除,携出田外处理;去劣主要是去掉弱小株、病虫危害株。去杂去劣进行 3~4次。 9 收获 70%的植株籽粒进入蜡熟期时收获。采用机械收割,按品种单收、单运。收获后种子及时晾晒,自 然干燥时应专场单晒,防止混杂。也可采用机械通风干燥。 10 种子质量检验 种子清选后,发芽率、水分、纯度、净度按 GB/T 3543.1 进行质量检验。 11 包装与贮藏 种子质量符合 GB 4404.1 的规定,即可包装入库。种子贮藏应符合 GB/T 7415 的规定。

.pdf文档 DB15-T 3779-2024 藜麦良种繁育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5-T 3779-2024 藜麦良种繁育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1 页 DB15-T 3779-2024 藜麦良种繁育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2 页 DB15-T 3779-2024 藜麦良种繁育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1:40:0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