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01 CCS B 05 15 内蒙古自治区 地方 标准 DB15/T 3778—2024 干旱半干旱区通体粘盐碱地暗管排水控盐 培肥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rainage, salt controlling and fertilizer raising of buried pipes in whole body clay saline alkali land in arid and semi -arid regions 2024-12-18发布 2025-01-18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T 3778 —2024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现状调查 ................................ ................................ ........... 2 5 排水标准 ................................ ................................ ........... 2 6 暗管系统构成与布置 ................................ ................................ . 2 7 改良培肥 ................................ ................................ ........... 4 DB15/T 3778 —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提出。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水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M/TC 21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呼市赛罕区农牧水利 局、内蒙古自治区水利事业发展中心、巴彦淖尔市水利事业服务中心 、满洲里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 乌海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虎、姚荣江、王健、王奇、周慧、田秀民、席伟东、徐志伟、苗恒录、葛楠、 程波、闫哲、乌云苏亚拉、姜文达、李银、张磊、张艺桢、高磊、李红芳、阿比亚斯 。 DB15/T 3778 —2024 1 干旱半干旱区通体粘盐碱地暗管排水控盐培肥技术 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干旱半干旱地区通体粘盐碱地暗管排水控盐培肥的现状调查、排水标准、暗管系统构 成与布置、改良培肥等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区质地构型为通体粘盐碱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816 井用潜水泵 GB/T 19472.1 埋地用聚乙烯( PE)结构壁管道系统 第1部分:聚乙烯双壁波纹管材 GB 5028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NY/T 525 有机肥料 NY/T 2845 深松机作业质量 TD/T 1043.1 暗管改良盐碱地技术规程 第1部分: 土壤调查 TD/T 1043.2 暗管改良盐碱地技术规程 第2部分: 规划设计与施工 3 术语和定义 TD/T 1043.2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通体粘盐碱地 full section clay saline alkali land 质地构型为通体粘、表层土壤( 0 cm~20 cm)盐分总量大于 3 g/kg的盐碱地。 吸水管 suction pipe 管壁上有进水孔或管节间有缝隙,直接收集土壤中多余水分并排到集水管或排水沟中的管道。 [来源:TD/T 1043.2 -2013,3.5] 集水管 water collecting pipe 汇集吸水管的水流,并排走的管道。 [来源:TD/T 1043.2 -2013,3.6] DB15/T 3778 —2024 2 集水井 water collecting well 汇集吸水管或集水管水流的井。 [来源:TD/T 1043.2 -2013,3.8] 4 现状调查 气象 调查降雨量、蒸发量、冻深、气温,若采用光伏发电排水还需 调查光能资源。 地形 实测实施区域地形,绘制地形图(比例尺 1:500)。 土壤 测试土壤质地、可溶性盐分总量、 pH值、容重、饱和导水率。 水文地质 调查近10年地下水埋深、 地下水流向、 矿化度、 入渗过程及相应季节性变化情况, 调查方法按照 TD/T 1043.1执行。 水利、电力工程 水利、电力工程如下: a) 水利工程包括实施区域周边的灌溉排水工程,如灌排工程数量、尺寸、上下级灌溉(排水)工 程衔接关系以及工程情况等; b) 电力工程包括高低压线的等级、走向、规格、变压器容量情况等。 5 排水标准 在返盐季节前将地下水位埋深控制在 1.5 m以下。 6 暗管系统构成与布置 暗管系统构成 暗管系统由吸水管、集水管、集水井、出水口、自动扬水泵站以及其它附属设施等构成。 暗管系统布置 6.2.1 单级暗管系统 单级暗管系统仅布置一级吸水管,适用于地势平坦、规整的田块,水渗入吸水管后直接排入明沟。 6.2.2 多级暗管系统 DB15/T 3778 —2024 3 多级暗管系统分为正交型和斜交型,渗入吸 水管的水经集水管排入明沟或下级集水管,其布置方式 及应用符合下列要求: a) 正交型,吸水管应垂直于集水管布置。适用于地势平坦,田块规整的平原湖区和土地平整良好 的山丘冲垄地区; b) 斜交型,吸水管应与集水管呈锐角(斜交)布置。集水管沿洼地或山冲的轴线布置,吸水管与 集水管保持一定的交角,使吸水管获得适宜的纵坡。适用于地形比较开阔,冲谷两侧坡度比较 一致的山丘地区。 6.2.3 不规则暗管系统 不规则暗管系统布置方式及应用符合下列要求: a) 吸水管与集水管根据地形、 水文地质和土壤条件进行布置, 不要求形成等距和规则的排水系统; b) 不规则暗管系统 适用于地形条件复杂的山丘地区, 利用集水管连接各田块, 水流汇集主集水管 一同排入明沟。 吸水管 6.3.1 吸水管铺设 吸水管应有足够的吸聚地下水的能力,其管线平面布置应相互平行,与地下水流动方向的夹角应不 小于40°。 6.3.2 吸水管管材与管径 吸水管可用内径为 80 mm~110 mmPE 波纹塑料管,规格应满足 GB/T 19472.1 的要求。 6.3.3 吸水管埋深与间距 埋设深度以 1.5 m为宜,铺设间距为重度盐碱化地区 15 m~25 m、中度盐碱化地区 25 m~50 m。 6.3.4 管道比降 管道比降符合下列要求: a) 管道比降应满足管内最小流速不低于 0.3 m/s的要求; b) 管内径小于等于 100 mm时,比降可取 1/300~1/600;大于100 mm时,比降可取 1/600~ 1/1500; c) 在地形平坦地区,吸水管首、末端的埋深差值不宜大于 0.4 m; d) 当比降不符合上述规定时,可适当缩短吸水管长度。 6.3.5 检查井 检查井符合下列要求: a) 吸水管应分段设置检查井; b) 检查井间距不宜小于 50 m,井径不宜小于 80 cm,井的上一级管底应高于下一级管顶 10 cm, 井内应预留 30 cm~50 cm的沉砂深度; c) 明式检查井顶部应加盖保护,暗式检 查井顶部覆土厚度不宜小于 50 cm。 集水管 6.4.1 集水管布设 DB15/T 3778 —2024 4 集水管应顺地面坡向布置,与吸水管管线夹角不应小于 30°,且集排通畅。 6.4.2 集水管管材与管径 集水管应采用 PE波纹管,内径一般选用 140 mm~200 mm,可根据情况分段采用不同内径。 6.4.3 集水管埋深 集水管埋深符合下列要求: a) 集水管埋设深度应在 1.8 m~2.0 m之间,集水管埋深应低于集水管与吸水管连接处的吸水管 埋深10 cm~20 cm; b) 各级排水暗管的首端与相应上一级灌溉渠道的

.pdf文档 DB15-T 3778-2024 干旱半干旱区通体粘盐碱地暗管排水控盐培肥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5-T 3778-2024 干旱半干旱区通体粘盐碱地暗管排水控盐培肥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1 页 DB15-T 3778-2024 干旱半干旱区通体粘盐碱地暗管排水控盐培肥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2 页 DB15-T 3778-2024 干旱半干旱区通体粘盐碱地暗管排水控盐培肥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1:40:0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