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10 CCS B 05 15 内蒙古自治区 地方 标准 DB15/T 3482—2024 设施沙杵菇菌种制作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strain manufacture for shachu mushroom 2024-06-14发布 2024-07-14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T 3482 —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果蔬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M/TC 25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 院、内蒙古自治区重点项目资金保障中心、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鲍红春、李志平、李小雷、于传宗、贺龙、庞杰、李文彪、蒙可、肖强、贾晓 东、曹慧、刘艳梅、王志林、邓海峰、王建民、温波、焦洁、王猛、石雅君、关美花、季祥、肖杰、郭 芳颖、孔令江、白佳琦、董子涵、吕艳霞、张文光。 DB15/T 3482 —2024 1 设施沙杵菇菌种制作技术 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设施沙杵菇菌种生产要求、菌种制备、检验、贮存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设施沙杵菇各级菌种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沙杵菇 shachu mushroom 又名沙棒槌菇、沙锤子菇,属于伞菌 纲 、伞菌亚目、伞菌科、鬼伞属 ,为毛头鬼伞的一个变种, 因其形似沙槌而得名。 菌种 spawn 生长在适宜基质上具结实性的菌丝培养物,包括母种、原种和栽培种。 母种 stock culture 经分离、纯化、杂交、诱变等各种方法选育得到的具有结实性菌丝培养物及其继代培养物,也称一 级种。 原种 preculture spawn 由母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也称为二级种。 栽培种 spawn DB15/T 3482 —2024 2 由原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也称为三级种。 4 生产要求 技术人员 菌种生产的技术人员是经过培训能够掌握专业知识、制作菌种达到相关技术要求的。 场地选择 严格按照 NY/T 528 执行。 设施、设备 4.3.1 原材料库 通风、防雨、防潮、防虫、防鼠、防火、防杂菌污染等。 4.3.2 配料室、分装室 水电方便,通风良好、空间充足,配料室配磅秤、天平、搅拌机,分装室配分装器等。 4.3.3 灭菌室 水电安全方便、通风良好、空间充足,配有高压灭菌锅或灭菌柜、消防等设施。如果使用煤、天然 气加热,要求灭菌设施的出料门与加热灶有隔断设施。 4.3.4 冷却室及接种室 洁净、防尘。冷却室通风良好,配紫外灯;接种室门口设缓冲间或风淋室,配有超净工作台、接种 枪、高压泵、酒精灯、紫外灯、防火设备等。 4.3.5 培养室 洁净、水电畅通、通风良好,配有恒温培养箱或培养架、摇床、发酵罐、空调、杀菌设备等。 4.3.6 检验室 水电方便,利于装备相应的检验设备和仪器。 容器 4.4.1 母种 玻璃试管( 18 mm×180 mm或20 mm×200 mm)或平板培养皿( 90 mm×90 mm或70 mm×70 mm),试 管塞带有砂芯或者不带砂芯的硅胶塞。 4.4.2 原种 耐高温高压的带有透气盖(膜)玻璃瓶或聚丙烯塑料瓶(袋)。 4.4.3 栽培种 耐高温高压的聚丙烯塑料瓶(袋)。 DB15/T 3482 —2024 3 原料 葡萄糖、 琼脂、食用菌专用石膏等化学试剂, 麦麩、玉米秸、玉米芯、沙蒿粉、羊粪、马铃薯等要 求新鲜、干燥、无虫、无霉变。 5 菌种制备 培养基制备 5.1.1 母种 配方为马玲薯 200 g (煮汁)、葡萄糖 20 g、琼脂20 g、水1000 mL。母种分装至试管中,分装量 应掌握在试管长度的 1/4。 5.1.2 原种和栽培种 配方为玉米秸丝 35%、玉米芯 35%、羊粪28.5%、石膏粉 1.5%、含水量 50%~55%。装入培养基不超 玻璃菌种瓶或者聚丙烯塑料菌种瓶的最大刻度线,分装至瓶肩处为宜。不论哪种培养方式,管口或瓶口 必须干净,均需留有一定的空间,避免在菌种运输或者培养的过程中造成污染。 灭菌 母种培养基采用高压灭菌,在高压 121 ℃~123 ℃(0.11 MPa ~0.15 MPa )条件下灭菌 20 min~ 25 min,自然冷却到 50 ℃左右时,取出试管摆放成斜面顶端距试管口不超试管长度的五分之一。 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采用常压或高压灭菌,在高压 121 ℃~123 ℃(0.11 MPa ~0.15 MPa )条件 下灭菌2 h~ 2.5 h。常压100 ℃~105 ℃ 灭菌10 h~12 h,原种和栽培种取出备用。 接种 5.3.1 接前准备 将试管培养基、 原种、 栽培种用常压或高压灭菌冷却后的培养基, 从容器中取出后, 放入接种室内, 消毒方法可以用紫外线灯或 1%的过氧乙酸喷雾消毒。消毒时间为紫外线杀菌 15 min,过氧乙酸 4 h,通 入无菌风,待室内空气无味后就可以于超净工作台内进行接种工作。 5.3.2 母种 在菌丝团与菌蕾上剥取约 1 mm组织接入装有 PDA培养基的试管中培养 。 5.3.3 原种和栽培种 取出制作好的沙杵菇母种,在超净化工作台内,取一块母种,迅速放入原种培养基内,盖上原种瓶 盖。按同样步骤取出原种,进行栽培种接种。 培养 母种、原种、栽培种对培养温度有严格的要求,母种培养在 25 ℃环境下 ,原种和栽培种一般控制 在21 ℃~23 ℃。 6 检验 DB15/T 3482 —2024 4 母种感官检验标准见表 1。 表1 沙杵菇母种感官检验标准 指标 标 准 容器 洁净、无破损 棉塞或其它盖体 干燥、松紧适中、能达到透气和过滤作用 培养基装入量 为试管总容积的 1/4,培养皿高的 1/4~1/3 菌 种 外 观 菌丝总生长量 长满斜面或平板 菌丝体颜色 浓白,菌落中心微黄 菌丝体形态 粗壮,气生菌丝多 菌丝体表面 生长均匀、舒展、平整 菌丝体分泌物 无 菌落边缘 整齐 杂菌菌落 无 斜面或平板背面外观 培养基湿润、无积水、颜色均匀、无暗斑、无色素 原种感官检验见表 2。 表2 沙杵菇原种感官检验标准 指标 标 准 容器 洁净、无破损 棉塞或其它盖体 干燥、松紧适中、能达到透气和过滤作用 培养基上表面距容器距离 5.0 cm~5.5 cm 菌 种 外 观 菌丝生长总量 长满培养基 菌丝体颜色 浓白、色泽一致 菌丝体形态 生长健壮,均匀、整齐 培养基及菌丝体 紧贴瓶壁、湿润不干缩 菌丝体分泌物 无 杂菌菌落 无 子实体原基 无 栽培种感官检验标准见表 3。

.pdf文档 DB15-T 3482-2024 设施沙杵菇菌种制作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5-T 3482-2024 设施沙杵菇菌种制作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1 页 DB15-T 3482-2024 设施沙杵菇菌种制作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2 页 DB15-T 3482-2024 设施沙杵菇菌种制作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1:32:1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