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30 CCS B 41 15 内蒙古自治区 地方 标准 DB15/T 3440—2024 规模化羊场 细菌性和支原体肺炎 防治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bacterial and mycoplasma pneumonia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Large -scale sheep farms 2024-05-31发布 2024-07-01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T 3440 —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M/TC 19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内 蒙古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白帆,张月梅,戴伶俐,王娜,温树波,赵红霞,毛伟,周伟光, 李慧,刘敏, 杨斌,赵丽霞,关平原,王国俊。 DB15/T 3440 —2024 1 规模化羊场细菌性和支原体肺炎防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规模化羊场细菌性 和支原体 肺炎的诊断和防治。 本文件适用于羊饲养场和动物疫病防控等单位对细菌性 和支原体 肺炎的防控和指导。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 5030 无公害农产品 兽药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流行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和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和早春季节多见。当发生天气寒冷、空气 干燥、沙尘严重或羊群拥挤等原因时易发生本病,接触传染性很强,常呈地方流行性。引进纯种羊较本 地羊更易感,感染后羔羊较成年羊临床症 状更严重。 5 临床特征 病羊表现为以下一种或多种临床特征,以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咳嗽、流涕为主要特征,包括呼吸 短促、黏膜高度充血、发绀、按压胸壁表现敏感、疼痛、眼有浆液性、脓液性分泌物、流泪、头颈伸直、 腰背拱起,有的发生腹泻,甚至口腔中发生溃疡等症状。 6 诊断 非感染因素分析 本病诊断首先要 排除因饲养管理不当、环境因素、应激因素 和异物导致的非细菌感染性肺炎 。在 此基础上,进行病原检测。 病原诊断 6.2.1 病原 引起羊细菌性肺炎的病原体主要有 : DB15/T 3440 —2024 2 —— 羊溶血性曼氏杆菌( Mannheimia haemolytica ,Mh); —— 羊多杀性巴氏杆菌( Pasteurella multocida ,Pm); ——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 Streptococcus equi subsp. Zooepidemicus ,Sez); ——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 —— 肺炎克雷伯氏菌 (Klebsiella pneumoniae ,Kp); —— 山羊支原体山羊亚种( Mycoplasma capricolum subsp.capricolum ,Mcc); —— 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 (Mycoplasma capricolum subsp. capripneumoniae ,Mccp); —— 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 Mycoplasma mycoides subsp.capri ,Mmc); —— 绵羊肺炎支原体( Mycoplasma ovipneumoniae ,M.ovi)。 6.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6.2.2.1 鼻拭子 棉拭子深入至鼻腔内部采集鼻腔分泌物,放入装有不含抗生素的 PBS或生理盐水的 5 mL冻存管 中,编号、记录。 2 ℃~8 ℃保存,24 h内运回实验室进行检测。 6.2.2.2 组织样品 将病羊剖检后无菌采集部分羊气管、肺脏 和胸水等组织样本,编号、记录。 2 ℃~8 ℃保存,24 h内运回实验室进行检测。 6.2.3 细菌的分离 6.2.3.1 鼻拭子的分菌 将棉拭子样品至于 20 mL无菌生理盐水中旋涡混匀 30 s,静置1 min。吸取50 μL上层液体,均匀涂 布在TSA琼脂平板(参见附录 A中表A.1)及支原体琼脂培养基(参见附 录A中表A.2)上。倒置于 37 ℃培 养16 h后观察菌落形态。 6.2.3.2 组织样本的分菌 用经火焰灭菌并冷却的接种环蘸取病料内部组织后划线接种于 TSA琼脂平板及支原体琼脂培养基, 倒置37 ℃培养16 h后观察菌落形态。 6.2.4 核酸检测 收集上述菌落至 1.5 mL离心管中, 12000 r/min 离心后弃上清液,加入 100 µL灭菌水重悬沉淀后反 复冻融3次,12000 r/min 离心10 min,取上清液作为 DNA模板,引物序列参见附录 B,混匀,进行 PCR扩 增,同时设置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扩增条件为 95 ℃预变性3 min;95 ℃变性20 s,55 ℃退火30 s, 72 ℃延伸40 s,32个循环; 72 ℃延伸10 min,4 ℃保存。 PCR扩增产物 测序后,测序结果与标准序列进行比对。 7 防控 产羔管理 7.1.1 产房在生 产前彻底消毒,保暖。 7.1.2 新生羔羊脐带留存长度 5 cm~10 cm,且用5%~10%碘酊浸泡 2 min~3 min完成消毒。 DB15/T 3440 —2024 3 饲喂管理 7.2.1 羔羊岀生后1 h内吃足初乳。 7.2.2 对哺乳母 羊,乳头彻底消毒干净,防止致病微生物传给 羔羊。 7.2.3 有条件牧场 应按照初生羔羊体重的 8%,人工哺喂经巴氏消毒的初乳 ,奶温在36 ℃~38 ℃,饲 喂7 d。 7.2.4 哺乳壶、桶、奶嘴、毛巾等哺乳用具要严格用开水煮沸或消毒药消毒。 7.2.5 人工哺育 羔羊可使用羔羊专用代乳粉且 应保证一羊一瓶(奶桶), 不应连续交叉使用。 环境管理 7.3.1 创造良好生活环境,冬季 注意羊舍保暖通风, 铺设垫草(夏季铺设垫沙)厚度 10 cm~30 cm, 气候干燥时注意羊舍抑尘,定期 更换粪尿污染的垫草,每隔 3 d对羊栏进行喷雾消毒一次, 调换羊舍前 应对羊舍进行彻底清理、消毒、晾晒。 7.3.2 在保证舍内通风的前提下,保证羊舍干燥、卫生、舒适、温暖。 7.3.3 采用小群饲养羊只应是健康羊只,不得有 腹泻、肺炎等疾病。 7.3.4 依据《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对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羊 进行无害化处理, 并对环 境严格消毒。 免疫管理 对怀孕母羊在产前 2个月进行疫 苗免疫,一般进行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疫苗、山羊支原体肺 炎灭活疫苗和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灭活疫苗等疫苗进行免疫。 8 临床管理 治疗原则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 防止传染 隔离病羊,防止传染。 对症治疗 羊只发病后, 根据诊断结果选择泰乐菌素、 替米考星、 长效土霉素、 支原净、 氟苯尼考、恩诺沙 星、 卡那霉素、 林可霉素、 先锋霉素或磺胺类药物及有关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同时应采取解热、 强心、 补液、 解毒等对症疗法,药物选择应符合 NY/T 5030 规定。 DB15/T 3440 —2024 4 A A 附录 A (资料性) 培养基的配置方法 A.1 5%马血清的胰蛋白 胨大豆琼脂培 养基(TSA)见表A.1。 表A.1 5%马血清的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 (TSA) 胰酪蛋白胨 15.0 g 大豆蛋白胨 5.0 g 氯化钠 5.0 g 琼脂 15.0 g 超纯水 1000.0 mL 取上述成分除琼脂,混合,微热溶解,调节 pH值,使培养基灭菌后在 25 ℃时为7.3±0.2,加入琼 脂,加热融化后,分装,灭菌,冷却至 60 ℃添加50 mL的马血清,并在无菌操作要求下倾注至无菌平皿 中,制备好的培养基平皿宜在 2 ℃~8 ℃保存。 A.2 支原体琼脂培养 基见表A.2。 表A.2 支原体琼脂培养基 猪胃消化物 10.0 g 牛肉浸粉 5.0 g 酵母浸粉 5.0 g 氯化钠 2.5 g 葡萄糖 5.0 g 琼脂 13.0 g 超纯水 800.0 mL 取上述成分,混合,微热溶解,调节 pH值至7.3±0.2,121 ℃高压灭菌 15 min,冷却至 60 ℃添加 200 mL的马血清和青霉素 80万单位,并在无菌操作要求下倾注至无菌平皿中,制备好的培养基平皿宜在 2 ℃~8 ℃保存。

.pdf文档 DB15-T 3440-2024 规模化羊场细菌性和支原体肺炎防治技术规范 内蒙古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5-T 3440-2024 规模化羊场细菌性和支原体肺炎防治技术规范 内蒙古自治区 第 1 页 DB15-T 3440-2024 规模化羊场细菌性和支原体肺炎防治技术规范 内蒙古自治区 第 2 页 DB15-T 3440-2024 规模化羊场细菌性和支原体肺炎防治技术规范 内蒙古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1:30:5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