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01 CCS B 16 15 内蒙古自治区 地方 标准 DB15/T 3435—2024 燕麦炭疽病品种 抗性室内鉴定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to anthracnos e of oat variety in greenhouse 2024-05-31发布 2024-07-01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T 3435 —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M/TC 20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乌兰察布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东保柱、周洪友、孟焕文、张笑宇、王振、王凤梧、郑成忠、徐振朋、张子臻、 杨继峰、郭果枝、苗俊侠、王剑、赵燕。 DB15/T 3435 —2024 1 燕麦炭疽病品种抗性室内鉴定技术 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燕麦炭疽病品种抗性室内鉴定技术中所需的材料准备、接种方法、调查和统计方法和 抗性评价标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燕麦品种、品系、种质资源对炭疽病的室内抗性鉴定或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15/T 2110 高粱炭疽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 于本文件。 燕麦炭疽病 oat anthracnose 燕麦炭疽病由 禾生炭疽菌( Colletotrichum cereale Manns)侵染燕麦引起的病害。 4 材料准备 培养基 PDA培养基。 PDA-燕麦秸秆培养基:马铃薯 200 g、葡萄糖 20 g、琼脂粉 18 g,新鲜燕麦秸秆 20 g。将马铃薯切 成1 cm3小块,燕麦秸秆剪成 1 cm长的小段,用蒸馏水煮沸 20 min,浸出液将葡萄糖、琼脂粉充分溶解; 121 ℃高压湿热灭菌 20 min,冷却至 55 ℃,制作培养基平板。 病原菌分离和接种体制备 燕麦禾生炭疽菌的分离、培养,按照 DB15/T 2110 执行。 分离得到的菌株接种于 PDA平板,25 ℃黑暗条件下培养 5 d。用直径为 5 mm的打孔器取边缘菌丝, 接种于PDA-燕麦秸秆培养基中, 25 ℃黑暗条件下培养 5 d后,按照标准 DB15/T 2110 进行诱导产孢。在 诱导产孢的平板培养基中加入 10 mL无菌水,洗下分生孢子,并用无菌水调整孢子浓度到 1×106个/mL, 将孢子悬浮液作为接种材料。 燕麦幼苗的准备 DB15/T 3435 —2024 2 点种前,用 5倍于种子体积的 50 ℃~55 ℃热水浸种 15 min~20 min,或用0.3%~0.5%的次氯酸钠 溶液浸泡 15 min,或40%过氧乙酸 80倍液浸泡 30 min。浸泡过程中不断搅拌。 在直径为 12.5 cm培养皿中铺上 4层湿润纱布;将燕麦种子在纱布上平铺一层,种子上覆盖 4层湿润 纱布;培养皿置于 25 ℃、80% RH、黑暗条件下催芽 24 h。 在口径为 10 cm的营养钵中装入 2/3体积的营养基质,并浇透水,每钵中播撒催芽后的燕麦种子 20 粒,置于 25 ℃/16 h光照、22 ℃/8 h黑暗条件下培养,光照强度 90 μmol·m-2·s-1。培养30 d后,燕 麦幼苗可用于抗性鉴定。 5 接种方法 将孢子悬浮液均匀喷雾到 30 d苗龄的燕麦植株上,接种后燕麦植株置于密闭不透光的塑料桶中,桶 中加入深度为 1 cm的水保湿,室温 23 ℃,黑暗处理 24 h后,置于 25 ℃、16 h光照,22 ℃、8 h黑暗条 件下培养 30 d,培养完成后观察发病情况。 6 调查和统计方法 燕麦炭疽病发生时病斑沿叶脉呈梭形。喷雾接种的燕麦植株在培养 30 d后调查第 2和第3片叶的病 斑面积,每个品种调查 50株燕麦。 按照附录 A表A.1燕麦抗炭疽病室内鉴定病情级别划分标准确定发病级别,将调查结果记录在附录 B 表B.1燕麦抗炭疽病鉴定结果调查表中,并计算病情指数( DI)。 DI=∑(𝑁𝑖×𝐿𝑖) 𝑁×𝐿×100………………( 1) 式中: DI——病情指数; Ni——各级别的病株数; Li——相应致病级; N——调查总株数; L——最高致病等级。 7 抗性评价方法 按照附表 C表C.1执行,评价不同燕麦品种对燕麦炭疽病抗性。 DB15/T 3435 —2024 3 A A 附录 A (规范性) 燕麦炭疽病等级划分 表A.1规定了燕麦炭疽病等级划分。 表A.1 燕麦炭疽病等级划分 病级 病级划分标准 代表值 1 无病斑,或有很小的斑驳状坏死斑 0 2 植株叶片上的病斑面积小于叶片面积的 5% 1 3 5%≤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 <20% 2 4 20%≤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 <40% 3 5 40%≤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 <70% 4 6 病斑面积大于等于叶片面积的 70% 5 DB15/T 3435 —2024 4 B B 附录 B (规范性) 燕麦抗炭疽病鉴定结果调查表 表B.1为燕麦抗炭疽病鉴定结果调查表。 表B.1 燕麦抗炭疽病鉴定结果调查表 编号 品种 来源 病情级别 株数/病斑数 抗性评价 0 1 2 3 4 5 接种日期: 调查日期: 接种病原菌编号: 调查人员签字:

.pdf文档 DB15-T 3435-2024 燕麦炭疽病品种抗性室内鉴定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5-T 3435-2024 燕麦炭疽病品种抗性室内鉴定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1 页 DB15-T 3435-2024 燕麦炭疽病品种抗性室内鉴定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2 页 DB15-T 3435-2024 燕麦炭疽病品种抗性室内鉴定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1:30:4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