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CCS B 05 15 内蒙古自治区 地方 标准 DB15/T 3231—2025 代替DB15/T 3231—2023 塑料大棚吊袋黑木耳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cultivation of auricularia auricula in plastic shed with hanging bags 2025-01-03发布 2025-02-03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T 3231 —2025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 DB15/T 3231 -2023《塑料大棚吊袋黑木耳栽培技术规程》,与 DB15/T 3231 -2023相比, 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 GB 9687和QB/T 2000 (见2023版的第2章); b) 更改了场地环境(见第 4章,2023版的第4章); c) 删除了大棚结构中引用文件(见 2023版的第5章); d) 删除了栽培袋中引用文件(见 2023版的6.1); e) 更改了灭菌内容格式(见 7.2,2023版的7.2); f) 更改了接种内容中单位格式(见 7.3.2,2023版的7.3.2); g) 更改了出耳期管理内容中单位格式(见 7.8,2023版的7.8)。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果蔬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M/TC 25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赤峰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技术推广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 业科学院、 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 赤峰市农牧业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敖汉旗农牧技 术推广中心、元宝 山区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克什克腾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松山区农牧技术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俊秀、郇志荣、吴丽艳、宋宝香、郑伟、王国全、李延军、王海燕、王嘉兴、 刘景秀、张雪莲、杨春喜、张莹、董春浩、肖强、闫立伟、王旭东、李艳丽、吴静、崔岩、张丽娜、左 妍妍、李虎成、杨艳梅、马小童、李文华、周乐、赵海波、郑佳航、宋秀敏、朱向琦、刘志凤、朱坤朗、 尹继伟、王清华、仝则乾、洪钟。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2023年首次发布为 DB15/T 3231 -2023; —— 本次为第 一次修订。 DB15/T 3231 —2025 1 塑料大棚吊袋黑木耳栽培技术 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塑料大棚吊袋黑木耳栽培的场地环境、 大棚结构、 栽培前准备、 栽培技术、 采收晾晒、 转潮管理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塑料大棚吊 袋栽培黑木耳生产区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NY/T 1742 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 NY/T 1935 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 NY/T 2375 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黑木耳吊袋栽培 cultivation of auricularia auricula with hanging bag 吊袋黑木耳是采用挂绳悬吊黑木耳菌袋进行高密度立体栽培的一种生产技术。 4 场地环境 选择水源充足,水电齐全,交通方便,远离污染源,环境空 气质量符合 GB 3095的规定,生产用水 符合GB 5749的规定。 5 大棚结构 跨度8 m~12 m,高2.8 m~3.5 m,肩高1.8 m~2.0 m,长度依据栽培场地和栽培数量而定,一般 不超过60 m,两端留宽 1.5 m~2 m的门;顶部安装喷水管道,每隔 1.2 m安一个雾化喷头;覆盖棚膜及 遮阳率85%的遮阳网。 6 栽培前准备 DB15/T 3231 —2025 2 栽培袋 选韧性好,抗拉力强的聚乙烯塑料袋,规格 17 cm×(33 cm~37 cm)×0.004 cm 。 培养料 主料选阔叶树硬杂木木屑、豆秸、玉米芯,要求无霉变、无异味;辅料选用麦麸、米糠、豆饼,要 求无虫、无霉变。培养料标准应按照 NY/T 1935 的规定执行。 培养料配方 A:木屑78%、麦麸20%、石膏1%、过磷酸钙 1%,石灰调节 pH 7.5~8.0。 B:木屑76%、米糠12%、麦麸5%、大豆粉 3%,石膏1%、过磷酸钙 1%,石灰调节 pH 7.5~8.0。 C:木屑37%、 豆秸粉40%或玉米芯粉 40%、 麦麸18%, 豆饼粉3%, 石膏1%、 过磷酸钙 1%, 石灰调节 pH 7.5~ 8.0。 菌种选择 选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品种,菌种质量按照 NY/T 1742 的规定执行。 搭架子 棚内用1寸钢管搭设高 1.8 m的框架,在框架上铺设纵向钢管,在钢管 上按品字形 每隔25 cm系吊 绳,每两个钢管为一组,每组钢管之间留 60 cm~70 cm的过道。 7 栽培技术 制袋 1~2月份装袋。按配方将培养料充分拌匀,拌 好的料应在 5 h内装完。装袋机装袋,每袋装料 1.2 kg~1.5 kg,上下松紧一致,避免菌袋胀破,窝口插入灭菌棒。 灭菌 高温常压灭菌:灭菌仓温度达到 100 ℃,稳定保持 10 h~12 h;高温高压灭菌: 121 ℃~122 ℃稳 定保持2 h~2.5 h。灭菌结束后,温度降至 80 ℃以下,及时移至接种室。 接种 7.3.1 菌袋温度降至 25 ℃时,把菌种、接种工具放入接种室内,接种前 8 h用食用菌专用消毒剂进 行表面消毒。 7.3.2 接种时宜严格按照 NY/T 2375 的规定执行,取出灭菌棒,每袋接入 15 g~20 g固体菌种或 20 mL~25 mL液体菌种,用无菌海棉塞封口。 发菌期管理 采用层架式或堆垛式 黑暗发菌。菌丝萌发初期,温度控制在 24 ℃~26 ℃,持续 7 d~10 d;菌丝 封面时,温度控制在 22 ℃~24 ℃,持续 25 d~30 d;菌丝体长满袋,温度控制在 15 ℃~20 ℃,持续 20 d~30 d。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 60%~70%,每天通风 1~2次,每次 0.5 h~1 h。定期检查菌丝生长情 况,及时清除感染杂菌的菌袋。 DB15/T 3231 —2025 3 后熟 大棚地面撒一层生石灰,将菌袋移入棚内垛放,上面覆盖草帘防寒遮阳,棚内温度不高于 24 ℃, 空气相对湿度不高于 70%,后熟至菌丝变暗。 开口 后熟结束后,进行开口。每个菌袋打孔 180~220个,孔间距 1.8 cm,孔直径 0.3 cm~0.5 cm,深度 0.5 cm~0.8 cm。 吊袋 待出耳口变黑及时吊袋。将两根或三根吊绳的底端系个死结,菌袋口朝下托在绳结上, 用16#铁丝做成长度 5 cm~6 cm的钩或三角框将绳束紧, 固定菌袋, 剩余菌袋按同样步骤进行。 每串挂6~8袋,底部菌袋距地面 30 cm~40 cm。每平方米挂 70~80袋。 出耳期管理 吊袋2 d~3 d后,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 80%~85%,温度控制在 18 ℃~23 ℃,光强保持在 1000 Lx~2000 Lx ,喷水后适时通风,保持空气新鲜。耳片长至 1 cm以后,制造干湿交替的生长环境。 8 采收晾晒 耳片长至 3 cm~5 cm,耳根收缩变细时及时采收。 采后在晾晒网上晾晒,避免雨淋,当含水量降到 13%以下装袋入库。 9 转潮管理 采收后,停水通风,恢复菌丝体生长 3 d~5 d,进入下一 潮出耳管理。

.pdf文档 DB15-T 3231-2025 塑料大棚吊袋黑木耳栽培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5-T 3231-2025 塑料大棚吊袋黑木耳栽培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1 页 DB15-T 3231-2025 塑料大棚吊袋黑木耳栽培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2 页 DB15-T 3231-2025 塑料大棚吊袋黑木耳栽培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1:26:4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