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01
CCS B 05 15
内蒙古自治区 地方 标准
DB15/T 1833—2025
代替DB15/T 1833 -2020
草地鼢鼠防治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controlling zokor in grassland
2025-02-28发布 2025-03-28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T 1833 —2025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 DB15/T 1833 -2020《草原鼢鼠防治技术规程》,与 DB15/T 1833 -2020相比,除结构调整
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动如下:
a) 更改了名称 (见封面, 2020年版的封面 );
b) 增加了术语草地鼢鼠(见 3.1);
c) 更改了土丘系数定义(见 3.3,2020 年版的3.5);删除了有效土丘群(见 2020年版的3.4);
d) 增加了土丘比率术语和定义(见 3.5);
e) 更改了调查范围(见 4.1.1,2020年版的4.1.1);
f) 更改了标准地设置、调查方法(见 5.1和5.2,2020年版的5.1.1和5.1.2);
g) 增加了土丘比率计算公式(见 5.4);
h) 更改了危害等级划分表(见第 6章,2020年版的5.2);
i) 删除了预防措施(见 2020年版的6.1);增加了物理防治弓形夹(见 7.2.1.2);
j) 删除了人工捕捉(见 2020年版的6.2.1.1);
k) 更改了防效评价(见 9.2,2020年版的8.2);
l) 删除了附录A中表A.2和附录B(见2020年版的附录 A和B)。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总站、锡林郭勒盟
草原工作站、东乌珠穆沁旗草原工作站、正镶白旗草原工作站、兴安盟草原工作站、鄂尔多斯市林业和
草原事业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付和平、袁帅、叶国辉、李鑫、刘艳琪、赵胜国、马崇勇、单艳敏、季彦华、
伟军、那日苏、袁伟、苏家楼、张恒、刘启富、武晓东、特木钦、张卓然、苏秦、樊金福。
DB15/T 1833 —2025
1
草地鼢鼠防治技术 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草地鼢鼠的发生范围、种群监测、危害等级、防治技术、防治策略及防治效果评价等
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草地鼢鼠发生区的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6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六)
GB 12475 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
NY/T 1240 草原鼠荒地治理技术规范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1905 草原鼠害安全防治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草地鼢鼠 zokor in grassland
啮齿目( Rodentia )鼹形鼠科( Spalacidae )平颅鼢鼠属( Myospalax )动物,包括栖息在温性
典型草原和温性草甸草原的草原鼢鼠( Myospalax aspalax )和栖息于温性草甸草原的东北鼢鼠
(Myospalax psilurus )。
新土丘 new mound
鼢鼠当年活 动形成的土丘。
土丘系数 mounds coefficient
单位面积内鼢鼠的数量与新土丘数量的比值。
DB15/T 1833 —2025
2 鼠密度 zokor density
单位面积中鼢鼠个体数量。表示单 位:只/公顷。
土丘比率 mounds ratio
单位面积内土丘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
有效洞 effective hole
切开洞道,经过 24 h观察其堵洞情况,将有鼢鼠堵塞的洞口称为有效洞。
4 确定发生范围
调查
4.1.1 调查范围
内蒙古自治区草地鼢鼠发生区。
4.1.2 调查方法
以乡镇(苏木)为基本单元进行线路踏查,采取目测调查鼢鼠当年新土丘。
4.1.3 调查时间
每年春季 鼢鼠繁殖期( 3~5月)。
发生范围
调查过程中,凡是发现 新土丘的乡镇 (苏木) 均确定为发生区。
5 种群监测
标准地设置
以乡镇(苏木)为单位 。草地按每 10 hm2~50 hm2设置1块标准地,每块标准地随机设 3个样方间隔
至少300 m,每个样方面积为 2.25 hm2。
调查方法
采用野外样方调查方法统计单位面积内的鼢鼠新土丘数量,样方捕尽法统计单位面积内的鼢鼠数
量。调查结果按照附录 A中的表A.1进行记录。
鼠密度计算
样方内土 丘系数计算公式( 1)如下:
𝜌=𝑓
𝑛 ································ ································ ················ (1) DB15/T 1833 —2025
3 式中:
ρ——土丘系数;
f ——样方内鼢鼠数量;
n ——样方内新土丘数量 。
标准地新土丘密度计算公式( 2)如下:
𝑃=∑𝜕𝑖
𝑆𝑖𝑚
𝑖=1
𝑚 ································ ································ ············· (2)
式中:
P ——标准地新土丘密度;
∂i ——第 i 个样方的新土 丘数量( i=1,2...,n );
Si ——第 i 个样方的面积( i=1,2...,n ),单位为公顷( hm2);
M ——样方数量。
标准地鼠密度计算公式( 3)如下:
𝑃′=∑𝜕𝑖
𝑆𝑖𝑚
𝑖=1
𝑚×𝜌 ································ ································ ········· (3)
式中:
P′——标准地鼠密度;
∂i ——第 i 个样方的新土 丘数量( i=1,2...,n );
Si——第 i 个样方的面积( i=1,2...,n ),单位为公顷( hm2);
ρ——土丘系数;
m ——样方数量。 。
土丘比率计算
采用样线法测量,按照 NY/T 1240 的规定执行。利用 50 m长的测绳,以样方中心,拉直测绳放在地
上,于6个不同方向测量测绳所接触到的新土丘长度。
样方内土丘比率计算公式( 4)如下:
𝐻=∑𝐿𝑖6
𝑖=1
6×𝐿×100 ································ ································ ······· (4)
式中:
H ——样方内土丘比率,单位百分比( %);
Li ——样线接触秃斑投影长度,单位为米( m);
L ——样线长度,单位为米( m)。
标准地土丘比率计算公式( 5)如下:
𝐻𝑅=∑𝐻𝑖𝑚
𝑖=1
𝑚 ································ ································ ··········· (5)
式中:
HR——标准地土丘比率;
Hi——第 i 个样方的土丘比率 (i=1,2...,n )。
m——样方数量 。
6 危害等级划分
依据标准地新土丘密度、土丘比率和鼠密度 3个指标调查结果,按照表 1进行分级;当其中 2个及以
上的指标不一致时,以危害程度最高级别的指标来确定草地鼢鼠危害等级。 DB15/T 1833 —2025
4 草地鼢鼠危害等级划分指标见表 1。
表1 草地鼢鼠危害等级划分指标
分级指标 危害程度等级划分
轻度 中度 重度
新土丘密度(个 /公顷) <130 130≤M≤320 >320
鼠密度(只 /公顷) <5 5≤M≤12 >12
土丘比率( %) <25 25≤M≤50 >50
注: 参考国家林业与草原局办公室文件《主要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指标》,新土丘密度(个 /公顷)达到重度以上的
面积,即为成灾面积。
7 防治技术
防治时间
每年春季鼢鼠繁殖期( 3~5月)。
防治措施
7.2.1 物理防治
7.2.1.1 地箭法
切开有效洞,并把洞口上方的土铲去一部分,留一薄层,设置人工地箭或智能捕鼠器捕杀。
7.2.1.2 弓形夹法
切开有效洞,用铁铲在洞道底部挖一个大小与弓形夹相似的小坑,设置弓形夹捕杀。
7.2.2 生物防治
在草原鼠害发生区招引天敌动物。严禁捕猎天敌动物。
7.2.3 生物制剂防治
7.2.3.1 常用生物药剂
有效洞内投放莪术醇( 0.2%饵剂)雌性抗生育剂,投量为 50克/有效洞。
有效洞内投放雷公藤甲素( 0.25 mg/
DB15-T 1833-2025 草地鼢鼠防治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1:26:2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