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CCS B 05 1410 山西省临汾市 地方标准 DB 1410/T 079—2024 代替 DB1410/T 079—2018 甘薯育苗技术规程 2024 - 10 - 9发布 2024 – 10 - 14实施 临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1410/T 079 —2024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育苗前准备 ................................ ................................ ........ 1 5 育苗方法 ................................ ................................ .......... 2 6 排种 ................................ ................................ .............. 2 7 苗床管理 ................................ ................................ .......... 2 8 采苗期管理 ................................ ................................ ........ 3 9 生产档案 ................................ ................................ .......... 3 DB 1410/T 079 —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 2018年《甘薯育苗技术规程》,与 2018年版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 术变化如下 : —— 增加了种薯催芽(见 4.4.3); —— 更改了使用药剂类型(见 4.2.2,2018年版的3.2.2); —— 增加了出苗后管理中设置防虫粘板内容(见 7.2); —— 增加了生产档案(见 第9章)。 本文件由临汾市农业农村局提出、组织实施和 监督检查。 临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临汾市农业技术推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LFS/TC0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临汾市尧都区硕丰种植专业合作社。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亮虎、王镇、高炜、李楠、张秋芳、连晋、许玉娟、李静、张明义。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为: 2018年首次发布为 DB1410/T 079 —2018;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 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 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提出和监督实施部门通讯地址:鼓楼东大街 173号 联系电话: 03572029041 技术归口单位通讯地址:鼓楼东大街 173号 联系电话: 03573188661 主持起草单位通讯地址:临汾市尧都区鼓楼北大街 635号 联系电话 :03572882659 DB 1410/T 079 —2024 1 甘薯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甘薯育苗的育苗前准备、育苗方法、排种、苗床管理、采苗期管理、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甘薯育苗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6 种薯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HJ/T 332 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评价标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育苗前准备 4..1 苗床选择 产地环境应符合 HJ/T 332的规定。应选择背风向阳,光照时间长,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靠近 水源、电源,排水好,管理方便且两年以上未进行甘薯种植、育苗的地块。 4.2 土壤处理 4.2.1 整地施肥 结合整地, 将肥料均匀混入苗床。 每 666.7 ㎡施腐熟优质农家肥 2500 kg~4000 kg, 氮肥 (N)4 kg~ 5 kg,磷肥( P₂O5)8 kg~12 kg,钾肥( k2o)硫酸钾 5 kg~10 kg,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要求。 4.2.2 苗床虫害防治 结合冬春耕地,防治越冬地下害虫。每 666.7 ㎡用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 750 g~1000 g100 倍液均 匀喷施苗床,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8321 (所有部分)的要求。 4.3 种薯选择 根据用途选用优质、高产,薯皮鲜艳光滑,无病无伤,未受冻害和涝害的种薯 ,种薯选用应符合 GB 4406的要求。 DB 1410/T 079 —2024 2 4.4 种薯处理 4.4.1 温汤浸种 将种薯放入薯筐浸入 55 ℃~58 ℃的水中,使水面没过种薯,并上下提动,水温降至 51 ℃~54 ℃ 时,浸种 10 min,然后取出种薯。 4.4.2 药剂浸种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或用 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浸种 3 min~5 min。 4.4.3 种薯催芽 种薯放至封闭空间内,温度控制在 35 ℃~38 ℃,时间 48 h~72 h ,待80%薯块表皮出现“爆花” 并且芽长 0.5 mm时完成催芽。 5 育苗方法 5.1 酿热温床育苗 苗床宽1.0 m~1.5 m,深度40 cm左右。床底中间高、四周稍低、呈龟背形。苗床酿热物选用优质 腐熟牲畜粪和作物秸秆等,厚度 25 cm~30 cm。回填完酿热物,上盖 2 cm~3 cm细土后,然后排放种薯。 5.2 地热线育苗 采用铺地热线的方法,选用氯乙烯或聚乙烯材料厚度在 0.7 mm~0.95 mm电热线,按 800 W铺100 m 或1000 W铺120 m,线间距控制在 15 cm,然后盖 3 cm细土后排放种薯,温度控制在 32 ℃~35 ℃,10 d 左右90%种薯芽长 0.5 cm~1 cm时,温度至 25 ℃左右。 6 排种 6.1 排种时间 正常年份 3月中下旬,地温稳定在 15 ℃以上。 6.2 排种方法 一般采用平排法,种薯头尾相接,方向一致,排种薯量每平米 25 kg左右。排完种薯后,用细土填 平种薯间隙,并浇透水,至床面无积水时,再盖 3 cm~5 cm细沙土,然后搭建小拱棚,覆盖薄膜增温 保湿。 7 苗床管理 7.1 排种到出苗阶段管理 7.1.1 苗前控温 排完种薯后保持 32 ℃~35 ℃床温, 7 d~10 d幼芽顶土前,床温降至 25 ℃左右,直至出苗。幼芽顶 土出苗后,白天 应及时揭膜通风降温,以防高温烧苗,夜间加盖草帘、棉被予以保温。 DB 1410/T 079 —2024 3 7.1.2 苗前除草 种薯排种后,土表潮湿时,每 666.7 ㎡用50%乙丙草胺乳油 200 mL~250 mL对水30 kg,均匀喷雾于 土表。 7.2 出苗后管理 种薯出苗后,采取通风等措施将床温降至 25 ℃左右,苗床 30 cm处悬挂黄色粘虫板,每 666.7 ㎡用 40板~60板。当苗高 10 cm时将床温降至 20 ℃左右,每天淋水 1次,保持床面湿润,水质应符合 GB 5084 的要求。白天要及时揭膜通风降温,以防高温烧苗,夜间加盖草帘、棉被予以保温。 8 采苗期管理 8.1 炼苗 当苗龄30 d~35 d,苗高20 cm~25 cm时,采用揭膜等措施将床温降到 20 ℃,停止淋水,炼苗 5 d~ 7 d。 8.2 选苗 选用苗龄 40天左右,叶大肥厚,色泽浓绿,顶三叶齐平,苗长 20 cm~25 cm,带5个~6

.pdf文档 DB1410-T 079-2024 甘薯育苗技术规程 临汾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410-T 079-2024 甘薯育苗技术规程 临汾市 第 1 页 DB1410-T 079-2024 甘薯育苗技术规程 临汾市 第 2 页 DB1410-T 079-2024 甘薯育苗技术规程 临汾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1:23:2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