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13.100 CCSD09 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3447—2025 采煤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三带”分布 测定指南 2025-06-03发布 2025-09-03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14/T3447—2025 I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仪器设备..........................................................................................................................................................2 5采空区自然发火“三带”分布测定方法..........................................................................................................2 附录A(规范性)气体采样器保护装置........................................................................................................4DB14/T3447—2025 II DB14/T3447—2025 II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西省应急管理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本文件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0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省应急管理研究院、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山西安标检验认证 有限公司、山西地宝煤炭综合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太原中瑞德矿山科技有限公司、山西中科宏安检测技 术有限责任公司、中安瑞智(太原)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飞、郗晓芳、朱国宏、赵捷、任绍良、范忠贤、李祝、王焱、王刚、霍金龙、 杨柯。 DB14/T3447—2025 1采煤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三带”分布测定指南 1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采煤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三带”分布测定的术语和定义、仪器设备和采空区自然发 火“三带”分布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采煤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三带”分布测定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5663.8煤矿科技术语煤矿安全 GB/T44819煤层自然发火标志气体及临界值确定方法 MT/T757煤矿自然发火束管监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矿井内因火灾 发生在矿井内的由于煤或其他易燃物质自身氧化蓄热,发生燃烧而引起的火灾。 [来源:GB/T15663.8-2008,7.3,有修改] 3.2 煤的自燃倾向性 煤在常温下氧化能力的内在属性。 [来源:GB/T15663.8-2008,7.4] 3.3 自然发火煤层 矿井中曾发生过内因火灾或有可能自燃的煤层。 [来源:GB/T15663.8-2008,7.5] 3.4 采煤工作面 煤矿井下煤层回采的场所。 3.5 自然发火标志气体 由于自然发火而产生或因自然发火而变化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征自然发火状态和发展趋势的火 灾气体。 [来源:GB/T44819,3.4] DB14/T3447—2025 23.6 采空区自然发火“三带” 采煤工作面由切顶线向采空区方向形成的散热带、氧化带和窒息带。 [来源:GB/T15663.8-2008,7.28,有修改] 4仪器设备 4.1采空区温度检测系统 采空区温度检测系统用来测定采空区温度变化情况。采空区温度检测系统可采用分布式光纤测温系 统,也可采用测温导线和温度传感器组成的测温系统。 4.2采空区气体检测系统 4.2.1采空区气体检测系统用来测定采空区气体组分。 4.2.2采空区气体检测系统包括采空区气体分析系统、气样束管、气体采样器、抽气泵、取样气囊等。 4.2.3采空区气体分析系统可采用气相色谱仪、激光分析仪或红外分析仪。 4.2.4采空区气体检测系统能够分析以下气体产物成分:O2、N2、CO、CO2、CH4、C2H2、C2H4和C2H6 以及该煤层的自然发火标志气体。自然发火标志气体确定应按照GB/T44819要求进行。 4.2.5气样分析需要的标准气宜采用国家二级标准物质。 5采空区自然发火“三带”分布测定方法 5.1采空区自然发火“三带”分布判定准则 采空区自然发火“三带”分布主要依据采空区的O2浓度和采空区温升速率来判定,具体判定准则为: a)散热带:O2浓度>18%,且采空区温升速率<1℃/d; b)氧化带:18%≥O2浓度≥5%,或采空区温升速率≥1℃/d; c)窒息带:O2浓度<5%且采空区温升速率<1℃/d。 5.2测点布置 5.2.1在采煤工作面的进风侧采空区、回风侧采空区和沿工作面倾向支架后方采空区敷设测温导线和 气体取样束管。 5.2.2气体取样束管宜按照MT/T757的要求配置。 5.2.3采煤工作面初采结束后,每个采煤工作面沿工作面倾向在支架后方布置一条测试线路,该测试 线路上布置不少于5个测温测点和不少于5个测气测点;在采煤工作面进风侧、回风侧各布置一条测试 线路,一般每条测试线路至少各布置3个测温测点和3个测气测点。随着采煤工作面推进,各测试线路 上的测点逐步进入采空区后方可进行测温和气体取样。 5.2.4一个测温测点宜采用一根测温导线,一个测气测点宜采用一路气体取样束管。 5.3测温导线和气体取样束管敷设 为了防止测温导线和气体取样束管被采空区冒落的煤岩砸坏,宜将测温导线和气体取样束管设于保 护套管内。 5.4气体采样器保护装置

.pdf文档 DB14-T 3447-2025 采煤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 三带 分布测定指南 山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4-T 3447-2025 采煤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 三带 分布测定指南 山西省 第 1 页 DB14-T 3447-2025 采煤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 三带 分布测定指南 山西省 第 2 页 DB14-T 3447-2025 采煤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 三带 分布测定指南 山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1:09:1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