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99 CCSB16 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3410—2025 柳干木蠹蛾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 2025-04-19发布 2025-07-19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14/T3410—2025 I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虫情监测............................................................................1 5危害程度划分........................................................................2 6防治措施............................................................................2 7防治效果调查........................................................................2 附录A(资料性)柳干木蠹蛾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4DB14/T3410—2025 I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本文件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林业和草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0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管涔山国有林管理局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美红、李茂林、刘金龙、刘红霞、郑海霞、范丽华、杨淑珍。 DB14/T3410—2025 1柳干木蠹蛾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柳干木蠹蛾监测与防治技术,规定了虫情监测、危害程度划分、防治措施、防治效果 调查。 本文件适用于柳干木蠹蛾监测与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柳干木蠹蛾HolcocerusvicariusWalker 柳干木蠹蛾又称榆木蠹蛾、柳乌蠹蛾、大褐木蠹蛾,属木蠹蛾科Cossidae,线角木蠹蛾属(Holcocerus Staudinger),是阔叶树蛀干害虫,主要危害柳树、榆树、杨树、槐树、苹果、核桃、花椒等。 4虫情监测 4.1时间 幼虫期和成虫期。 4.2方法 4.2.1踏查 在寄主树分布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路线,查看是否有危害状,发现有虫粪的撬开树皮,查看是否 有幼虫。柳干木蠹蛾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见附录A。 4.2.2性信息素法 成虫羽化期,将含有性诱剂的诱捕器悬挂于寄主树林中,距地面1.3m~1.6m,间距150m~200m。 每周统计诱捕情况。 4.2.3标准地法 DB14/T3410—2025 2踏查或性信息素监测发现危害的,设立标准地进行调查。寄主树面积≤3hm2设置1个标准地,>3hm2 每3hm2增加1个。标准地面积0.2hm2,随机抽查20~30株进行调查。 4.3调查内容 有虫株率。 5危害程度划分 按有虫株率将危害程度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等级。有虫株率≤15%为轻度危害、15%<有 虫株率≤20%为中度危害、有虫株率>20%为重度危害。 6防治措施 6.1营林措施 营造混交林,加强抚育管理。 6.2物理措施 轻度、中度危害的,成虫期可用诱虫灯诱杀成虫,每2hm2安装一台;重度危害的,整株清理虫害 木。 6.3性引诱剂防治 成虫羽化期,将带有性信息素的诱捕器悬挂于受害树林中,距地面1.3m~1.6m,间距50m。 6.4化学防治 6.4.1根际土壤处理 幼虫期,对被害树根际土壤用3%辛硫磷颗粒剂拌土处理,用药量为0.11g/m2~0.17g/m2。 6.4.2打孔注药 在被害树干基部,打孔注入10%吡虫啉乳油等内吸性药剂3mL~5mL,然后用泥巴把洞口封死。 6.4.3涂毒环 幼虫转移期,在树干基部用10%氯氟氰菊酯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等与机油按质量比为1:20混合 涂10cm宽的毒环。 6.4.4用药安全 化学药剂使用按GB/T8321(所有部分)和NY/T1276的规定执行。 7防治效果调查 7.1时间 化学防治在施药后10d~15d调查;性引诱剂防治在第二年同期调查。DB14/T3410—2025 37.2调查内容 成虫诱捕量和有虫株率。 7.3效果评价 计算有虫株率减退率,结合第二年同期成虫诱捕量评价防治效果。 DB14/T3410—2025 4附录A (资料性) 柳干木蠹蛾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A.1形态特征 A.1.1成虫 雌成虫体长35.2mm~41.3mm,翅展67.1mm~87.0mm;雄虫体长25.3mm~33.4mm,翅展63.3mm~ 69.1mm。体粗壮,灰黑色。触角粗大,扁平,线状,雄成虫触角鞭节71节,先端3节短细,雌成虫鞭节 73节~76节,先端2节短细。头顶毛丛,领片和肩片暗褐灰色,中胸背板前缘及后半部毛丛均为鲜明白 色,小盾片毛丛灰褐色,其前缘有一条黑横带,前翅灰褐色,翅面密布许多黑色条纹,亚外缘线黑色、 明显,外横线以内中室至前缘处呈黑褐色大斑,为该种明显特征。后翅浅灰色,翅面无明显条纹,其反 面条纹褐色,中部褐色圆斑明显。图A.1。 图A.1成虫 A.1.2卵 椭圆形,外无覆盖物,卵壳上有纵横脊纹,长径平均1.4mm,短径平均0.9mm,受精卵初产时为浅 褐色,逐渐变为暗褐色,与榆树皮的颜色接近,未受精卵初产时也为浅褐色,而后逐渐干瘪变为黑色, 不能孵化。图A.2。 图A.2卵 A.1.3幼虫

.pdf文档 DB14-T 3410-2025 柳干木蠹蛾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 山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4-T 3410-2025 柳干木蠹蛾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 山西省 第 1 页 DB14-T 3410-2025 柳干木蠹蛾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 山西省 第 2 页 DB14-T 3410-2025 柳干木蠹蛾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 山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0:59:0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