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07.040 CCS P 76 14 山西省 地方标准 DB 14/T 3108—2024 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建设规 程 Database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of classification results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quality 2024 - 09 - 19发布 2024 - 12 - 19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14/T 3108 —2024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数据库内容和要素分类编码 ................................ ........................... 2 5 数据库结构定义 ................................ ................................ ..... 4 6 数据交换文件命名规则 ................................ .............................. 18 7 数据交换内容与格式 ................................ ................................ 20 8 元数据 ................................ ................................ ............ 20 参考文献 ................................ ................................ ............. 21 DB 14/T 3108 —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 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 本文件由 山西省自然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XS/TC26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地质环境监测和生态修复中心,山西大地控股生态修复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薄江宏、卫丹妮、庞晓婷、白建军、韩小英、 庞胜喜、刘琪、杨沛、刘瑾、李 达、张中帆、王慧斌、陈文杰。 DB 14/T 3108 —2024 1 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建设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山西省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的内容、要素分类编码、数据库结构定义、数据交换 文件命名规则、数据交换内容与格式及元数据等。 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建设与数据交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7027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GB/T 13923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7798 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CH/T 1007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 TD/T 1016 国土资源信息元数据 TD/T 1057 -2020 国土调查数据库标准 DB14 /T 3107 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要素 feature 现实世界现象的抽象。 要素属性 feature attribute 要素的性质。 类 class 具有共同特性和关系的一 组要素的集合。 层 layer 具有相同空间特征和属性的实体及其属性的集合。 标识码 identification code DB 14/T 3108 —2024 2 对某一要素个体进行唯一标识的代码。 矢量数据 vector data 以坐标或有序坐标串表示的空间点、线、面等图形数据及与其相联系的有关属性数据的总称。 栅格数据 raster data 将地理空间划分成按行、列规则排列的单元,且各单元带有不同“值”的数据集。 图形数据 graphic data 表示地理实体的位置、形态、大小和分布特征以及几何类型的数据。 属性数据 attribute data 描述地理实体质量和数量特征的数据。 拓扑 topology 对相连或相邻的点、线、面、体之间关系的科学阐述;特指那种在连续映射变换下保持不变的对象 性质。 拓扑关系 topological relationship 描述两个要素之间边界拓扑和点集拓扑的要素关系。 元数据 metadata 关于数据的内容、质量、状况和其他特性的描述性数据。 4 数据库内容和要素分类编码 数据库内容 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信息、分类单元、分类因素、调查或核实样点以及分类辅助 要素等。 要素分类与编码 要素分类大类采用面分类法, 小类以下采用线分类法。 根据分类编码通用原则, 依次按大类、 小类、 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四级类划分,分类代码采用十位数字层次码组成,其结构如下: XX XX XX 大 类 码 小 类 码 一 级 类 要 素 码 XX X X 二 级 类 要 素 码 三 级 类 要 素 码 四 级 类 要 素 码 DB 14/T 3108 —2024 3 其中: a) 大类码为专业代码, 设定为二位数字码, 其中: 基础地理专业码为 10; 土地信息专业码为 20; 其他信息专业码为 30。 b) 小类码为业务代码, 设定为二位数字码, 空位以 0补齐, 耕地资源质量分类的业务代码为 07。 c) 一至四级类码为要素分类代码,空位以 0补齐,其中:一级类码为二位数字码;二级类码为 二位数字码;三级类码为一位数字码;四级类码为一位数字码。 d) 基础地理要素的一级类码、二级类码、三级类码和四级类码引用 GB/T 13923 中的基础地理 要素代码结构与代码。 e) 各要素类中如含有“其他”类,则该类代码直接设为“ 9”或“99”。 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各类要素的代码见表 1。 表1 耕地资源分类要素分类与代码表 要素代码 层代码 要素名称 说明 1000000000 1000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 GB/T 13923的扩展与 TD/T 1057一致 1000600000 1200 境界与政区 1000600100 1210 行政区 1000600200 1220 行政区界线 1000609000 1230 行政区注记 2000000000 2000 土地信息要素 2007010000 2100 分类单元要素 2007010100 2110 分类单元 2007010200 2120 分类单元注记 2007010300 2130 扩充分类单元 2007010400 2140 扩充分类单元注记 2007020000 2200 分类因素 2007020100 2210 自然地理格局 2007020110 2211 自然区 2007020120 2212 自然区注记 2007020200 2220 地形条件 2007020210 2221 坡度 2007020220 2222 坡度注记 2007020300 2230 土壤条件 2007020310 2231 有效土层厚度 2007020320 2232 有效土层厚度注记 2007020330 2233 土壤质地 2007020340 2234 土壤质地注记 2007020350 2235 土壤有机质含量 2007020360 2236 土壤有机质含量注记 2007020370 2237 土壤pH值 2007020380 2238 土壤pH值注记 2007020400 2240 生态环境条件 2007020410 2241 生物多样性 DB 14/T 3

.pdf文档 DB14-T 3108-2024 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建设规程 山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4-T 3108-2024 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建设规程 山西省 第 1 页 DB14-T 3108-2024 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建设规程 山西省 第 2 页 DB14-T 3108-2024 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建设规程 山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0:40:2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