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 2994 —2024 灸疗技术操作规范 通督灸 2024 - 02 - 08 发布 2024 - 05 - 07 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ICS 11.020 CCS C 05 14 DB14/T 2994 —2024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环境要求 ................................ ................................ ............ 1 5 操作前准备 ................................ ................................ .......... 1 6 操作方法 ................................ ................................ ............ 2 7 注意事项 ................................ ................................ ............ 3 8 适应症 ................................ ................................ .............. 3 9 禁忌事项 ................................ ................................ ............ 3 10 施术壮数、治疗频次及疗程 ................................ ........................... 3 11 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 ................................ .3 附录A(资料性) 通督灸用物 ................................ ............................ 5 附录B(资料性) 通督灸治疗记录单 ................................ ...................... 7 DB14/T 2994 —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由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卫生健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针灸医院、山西省针灸学会、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晋中市中医院、山 西省中医院、太原市中医院、沁水县中医院、古交市中医院、山西省大众科技评估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天生、郝重耀、刘晓波、赵怡蕊、刘伟基、张璐、李新华、霍兵兵、杜变凤、 司文、刘悦。 DB14/T 2994 —2024 1 灸疗技术操作规范 通督灸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通督灸技术操作的术语及定义、环境要求、操作前准备、操作方法、注意事项、适应 症等。 本文件适用于通督灸技术操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2346 腧穴名称与定位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通督灸 通督灸是指将艾绒与生姜饼置于督脉脊柱段及邻近夹脊穴、背腧穴施以艾灸的一种技术,具有疏风 散寒、温补督脉、强壮真元、调和阴阳、宣通气血、通痹止痛的功效,属中医外治法。 3.2 生姜饼 由新鲜生姜粉碎为碎末, 去掉三分之一水分, 用专用模具制作 成长25 cm宽8 cm高2 cm的生姜饼, 见附录A.1。 3.3 三角艾柱 通督灸治疗时放置在姜饼上方的艾柱,长度为 12 cm,横截面为 3 cm*3 cm*3 cm 的等边三角形, 见附录A.2。 3.4 防烫巾 通督灸治疗时放置在治疗区域周围有防烫功能的布巾,见附录 A.3。 4 环境要求 环境设置应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安静清洁,室内温度在 20℃-25℃为宜,光线充足,应配备紫外线 消毒系统、换气或排烟设施。 5 操作前准备 DB14/T 2994 —2024 2 5.1 评估 5.1.1 意识状态、心理状況、理解配合能力及对此项操作的认识。 5.1.2 病情、主要症状、既往史。 5.1.3 施灸部位皮肤情况。 5.1.4 对热的感知及耐受程度。 5.2 沟通 5.2.1 通督灸目的、操作方法、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 5.2.2 需要配合治疗师采取的体位和注意事项。 5.3 所需物品 生姜饼、三角艾柱、防烫巾 、陈艾绒、不锈钢托盘、温度监测仪、成型模具等。 5.4 体位选择 应选择俯卧位。 5.5 穴位选择 应选择督脉脊柱段及邻近的夹脊穴、背腧穴。穴位选择应符合 GB/T 12346 中的规定。 6 操作方法 6.1 消毒 6.1.1 穴位区域:用 75%的乙醇消毒 。 6.1.2 治疗师:双手用皂水清洗干净 。 6.2 放置治疗物品 6.2.1 先将适量中药粉洒到治疗区域,再依次放置两个生姜饼。 6.2.2 在生姜饼 上方放置三角艾柱,艾柱距生姜饼 前后两端各1 cm,固定好姜饼前后两端。 6.2.3 在施灸区域周围放置防烫巾。 6.3 施灸 6.3.1 移动排烟 设备至艾柱正上方。 6.3.2 用滴管吸取 75%乙醇,在三角艾柱上端尖部每隔 1 cm滴一滴乙醇,点燃艾柱 。 6.3.3 第1壮三角艾柱燃尽后更换 第2壮三角艾柱, 温度保持在 43℃-45℃之间, 连续置换 3壮为1 次治疗。 6.4 操作后处理 6.4.1 灸毕移开排烟 设备,取走生姜饼和防烫巾。 6.4.2 清理治疗区域,协助患者穿衣,嘱其休息 5-10 min。 6.4.3 整理床单、用物。 DB14/T 2994 —2024 3 6.4.4 废弃物按医疗垃圾处理。 7 注意事项 7.1 孕妇、幼儿、精神病患者及过敏体质者慎用 。 7.2 精神紧张、大汗、劳累后或饥饿时不宜 采用本疗法。 7.3 操作前后调节饮食,忌食辛辣油腻肥甘之品,禁食海鲜、韭菜、羊肉、狗肉等发物 。 7.4 操作过程中治疗师 应始终在患者旁边或视线范围内,并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反应 ,防止艾柱倾 倒而烫伤皮肤或烧坏衣被 ,注意背部保暖 。 8 适应症 8.1 阳虚体质:畏风、畏寒、多汗、易感冒、中风后遗症、肿瘤术后康复等。 8.2 脊柱及关节疾病:颈椎病、腰椎病、强直性脊柱炎、背腰肌劳损、四肢关节疾病等。 8.3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 9 禁忌事项 9.1 禁忌病证 9.1.1 各种急性炎症期以热性表现为主者。 9.1.2 严重过敏性疾病及传染病患者。 9.1.3 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病、皮肤损伤 者。 9.1.4 妊娠期慎用。 9.1.5 精神病患者、儿童无法控制自身行动者。 9.2 禁忌体质 对于过饱、过劳、过饥、醉酒、大渴、大惊、大恐、大怒者慎用。 10 施术壮数、治疗频次及疗程 一般施灸为 3壮,大约 1-1.5 h,考虑患者体质和个人耐受能力,适当调整施灸壮数和时间。根据 病情一般每周施灸 2-3次或者隔日 1次,10次为1个疗程。 11 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11.1 不良反应 实施通督灸过程中出现胸闷、心慌、晕厥等不良反应时停灸。 11.2 处理措施 11.2.1 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质等决定施灸壮数的多少。 4 DB14/T 2994 —2024 11.2.2 若发生晕灸现象,立即停止通督灸,让患者平卧于空气流通处,松开领口,给与温白糖水(糖 尿病者慎用)或温开水,闭目休息即可。可以针刺水沟、十宣、中冲、涌泉、百会、气海、关元、太冲、 合谷等穴以急救。

.pdf文档 DB14-T 2994-2024 灸疗技术操作规范 通督灸 山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4-T 2994-2024 灸疗技术操作规范 通督灸 山西省 第 1 页 DB14-T 2994-2024 灸疗技术操作规范 通督灸 山西省 第 2 页 DB14-T 2994-2024 灸疗技术操作规范 通督灸 山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0:33:4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