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93.040 CCS P 66 14 山西省 地方标准 DB 14/T 1717—2025 代替 DB 14/T 1717 —2018 公路桥梁锚下有效预应力检测技术规程 2025 - 04 - 11发布 2025 - 07 - 10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14/T 1717 —2025 I 目次 前 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基本规定 ................................ ................................ ............ 2 5 应变法 ................................ ................................ .............. 3 6 反拉法 ................................ ................................ .............. 5 7 质量评定 ................................ ................................ ............ 6 附录 A (资料性) 检测报告样表 ................................ .................... 7 附录 B (资料性) 公路桥梁锚下有效预应力应变法检测现场记录表 ...................... 9 附录 C (资料性) 公路桥梁锚下有效预应力反拉法检测现场记录表 ..................... 10 附录 D (资料性) 公路桥梁锚下有效预应力反拉法检测原理 ........................... 11 DB 14/T 1717 —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 DB 14/T 1717—2018《公路桥梁锚口有效预应力检测技术规程》 , 与 DB 14/T 1717 —2018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范围(见第 1章, 2018年版第 1章)。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 2章, 2018年版第 2章)。 ——增加了应变法的术语和定义(见第 3章, 2018年版第 3章)。 ——修改了基本规定中适用条件、检测要求及数量,增加了检测工作程序、检测报告内容,删除了 原检测方法、检测原理(见第 4章, 2018年版第 4、5章)。 ——增加了应变法检测内容(见第 5章)。 ——修改了反拉法检测内容(见第 6章, 2018年版第 4、5章)。 ——修改了质量评定(见第 7章, 2018年版第 6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 本文件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XS/TC37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 山西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有限公司) 、 山西省交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山西交通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赵文溥 、牛彦峰、吕立宁、毛敏、郝海刚、王望春、史文秀、屈勇、傅莉、陈 梦、朱烨、刘澍晴、侯伟、芦永杰、周廷友、王林娟、孙德文、郝岳华、申雁鹏、汪贤安。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本文件 2018年10月01日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 14/T 1717 —2025 1 公路桥梁锚下有效预应力检测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桥梁锚下有效预应力检测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应变法和反拉法质量评定等 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公路桥梁锚下有效预应力检测,其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锚下有效预应力检测可参照 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5406 岩土工程仪器基本参数及通用技术条件 JTG/T 365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 3362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锚下有效预应力 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后,扣除锚具变形、预应力筋回缩和混凝土弹性压缩等预应力损失后,锚下留存 的应力。 应变法 通过对未注浆的预应力筋布置应变传感器测量锚下有效预应力的检测方法。 反拉法 通过对未注浆的预应力筋进行反向张拉测量锚下有效预应力的检测方法。 同束不均匀度 同一束中实测各单根预应力筋锚下有效预应力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与同束平均值的百分比。 同断面不均匀度 同一断面中每束预应力筋平均锚下有效预应力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与各束平均值的百分比。 DB 14/T 1717 —2025 2 4 基本规定 适用条件 4.1.1 应变法检测应从预应力筋张拉施工开始,直至整个张拉锚固过程结束。 4.1.2 反拉法检测应在预应力筋张拉施工完成后,孔道未注浆,未封锚、预应力筋未切割且工作长度 不小于50cm的情况下进行。 检测仪器设备 4.2.1 检测仪器设备在 使用前应进行检查、调试,确认 状态正常。 4.2.2 检测仪器设备的计量器具应定期进行检定 或校准,且处于有效期内 。 4.2.3 同一批构件宜选用同种规格的检测设备。 检测要求 4.3.1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采用随机方式抽取预制构件;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采用随机方式 抽取预应力孔道。 4.3.2 张拉施工过程中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检测: —— 张拉机出现故障或仪表数据异常; —— 发生异常现象或认为需要检测的其他现象。 4.3.3 检测数量不应低于以下要求: —— 预制梁场的首 3榀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进行检测; ——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抽检数量不应少于预制构件总数量的 10%,且单项工程不应少于 3 榀; ——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按断面或节段抽检,抽检数量不少于 20%; —— 当出现锚下有效预应力偏差超过要求时,应增加检测频率。 检测工作程序 4.4.1 收集相关的设计文件及施工记录等资料。 4.4.2 了解检测项目现场 情况,选择合理的检测方法并 编制检测方案。 4.4.3 现场检测工作应依据检测方案实施 ,安全与环境保护按相关规范执行 。 4.4.4 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和结果 评定,出具检测报告。 4.4.5 检测工作应按图 1的流程进行。 检测报告 内容 4.5.1 检测报告应结论明确,用词规范 ,报告样表参见附录 A。 4.5.2 检测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 项目概况及受检对象的基本信息,工程名称、地点,建设、设计、监理及施工单位,设计相 关要求及张拉完成日期。 —— 检测目的、依据、人员及仪器设备、数量、方法、日期、环境条件、过程描述。 —— 被检梁的检测数据,现场检测影像资料,表格和汇总结果。 —— 检测结论与建议。 DB 14/T 1717 —2025 3 图1 检测工作流程图 5 应变法 一般规定 5.1.1 应变法适用于后张法施工预应力桥梁结构、体外预应力桥梁结构的锚下有效预应力检测。 5.1.2 检测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 温度5℃-35℃范围内,气象条件较平稳时段,大风、雨雾雪等恶劣天气下不得开展检测工 作。 —— 无冲击、振动、强磁场、强电场等干扰 。 检测仪器与设备 5.2.1 检测仪器设备应包括应变传感器、放大调理仪、数据采集与输出设备及连接线缆等。 5.2.2 检测仪器符合下列规定: —— 应变传感器的量程应满足要求,分辨率不低于 1𝜇𝜀。 检测数据处理与分析满足要求接受委托 调查、收集相关资料、现场踏勘 确定检测方法并编制检测方案 检测前基本要求检查 进行现场检测 质量评定 提交检测报告 DB 14/T 1717 —2025 4 现场检测

.pdf文档 DB14-T 1717-2025 公路桥梁锚下有效预应力检测技术规程 山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4-T 1717-2025 公路桥梁锚下有效预应力检测技术规程 山西省 第 1 页 DB14-T 1717-2025 公路桥梁锚下有效预应力检测技术规程 山西省 第 2 页 DB14-T 1717-2025 公路桥梁锚下有效预应力检测技术规程 山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0:31:3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