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40 CCSB64DB1308 承德市地方标准 DB1308/T385—2025 低密度林地节水造林技术规程 2025-04-10发布 2025-04-25实施 承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1308/T385—2025 I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承德市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承德市农林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冯楷斌、陈柏华、鲍民胡、王健强、杜宏儒、雒雅婧、郭敬洋、岳凡、朱小薇、 冯雪雷、朱小青、程怀峰、刘洋、闫尚军、贾士伟。DB1308/T385—2025 1低密度林地节水造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低密度林地节水造林技术的造林地选择、作业设计、整地、树种选择配置、造林、管 护封育、验收评价等阶段的操作方法以及档案管理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山区低密度有林地集水、节水补植造林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5163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LY/T1607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DB13/T5351沙地深栽节水造林技术规程 DB13/T5664造林质量测评技术规范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造林地选择 4.1疏林地。 4.2面积>25m2林中空地。 4.3造林后第1个龄级期内目的树种和辅助树种保存率<80%;第2个龄级期内郁闭度<0.5,且亩株 数低于经营密度要求的人工林。 4.4郁闭度<0.7,目的树种株数低于经营密度要求,且天然更新等级不良的单层林或下层目的树种株 数少于总株数50%的复层林。 4.5经卫生伐后,郁闭度<0.5的低质低效林。 4.6经择伐后,郁闭度<0.5,目的树种和辅助树种仅依靠天然更新难以达到经营密度要求的退化林。 4.7间伐后,天然更新不良,需要辅助人工更新的林地。 5作业设计 按照LY/T1607的规定执行。 6整地DB1308/T385—2025 26.1时间 丘陵山地上年或当年雨季整地;沙地不提前整地,根据造林季节随整地随造林。 6.2方式 6.2.1水平沟整地 缓坡地,宽0.45m,深0.4m,长度不限,外侧筑埂。 6.2.2鱼鳞坑整地 斜坡地,长1.0m~1.2m,宽0.6m~0.8m,深0.3m~0.5m,外埂高0.2m~0.3m,内反坡5°~ 10°;陡坡地,长0.5m,宽0.5m深0.3m。 6.3株行距 沿等高线起行,株距2m~3m,行距3m~4m,上下行呈品字形排列。 7树种选择配置 7.1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根据树种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优先选择耐荫性强、能在林冠下正 常生长、与现有林分种间关系相互协调的乡土树种。 7.2树种配置 根据森林主导功能和经营目标,统筹考虑生物多样性和森林多功能需求,合理选择深根与浅根性、 针叶和阔叶、乔木和灌木树种混交搭配。树种选择及配置参见附录A。 8造林 8.1苗木质量要求 常见树种的苗木规格参见附录B。 8.2造林时间 容器苗适宜在春季3月下旬~4月下旬或雨季栽植;裸根苗适宜在春季土壤解冻后或秋季土壤封冻前 造林,春季造林宜早不宜迟。 8.3栽植方法 8.3.1容器苗栽植 栽植前剥除不易降解的容器,保持土球完整不松散,将苗木竖直放入栽植穴中央,土球低于穴面, 用表土加填,沿土球外周填满踏实,穴面覆一层虚土;剥除的容器杯统一收集处理。易降解的容器直接 带杯栽植。 8.3.2裸根苗栽植DB1308/T385—2025 3栽植前减掉过长的根系,将苗木竖直放入栽植穴,保持根系自然舒展,填心土穴深1/2时,轻提苗 木再踏实,继续填土与苗颈原土痕持平,用力踏实。 8.4节水措施 8.4.1保水保湿 随起随栽,不能立即栽植的苗木及时假植;苗木起运过程中加盖草帘。 8.4.2泥浆蘸根 裸根苗栽植前用生根剂和泥浆混合液蘸根。 8.4.3适度深栽 深根性树种适当深栽;栽植后修筑树盆深度15cm以上。沙地造林按照DB13/T5351中的规定执 行。 8.4.4覆盖树盆 用地膜、石砾或杂草、树枝覆盖树盆。 8.4.5根颈培土 土层较薄、栽植穴深度<30cm时,苗木栽植完后,以苗干为中心培土5cm~10cm,踩紧踩实。 9管护封育 9.1补植 成活率未达到设计方案要求的,适时补植。 9.2割灌 机械或人工割灌,割幅宽度苗干两侧各50cm,沿栽植行向进行。 9.3封育 按照GB/T15163中的规定执行。 10验收评价 按照DB13/T5664中的规定执行。 11档案管理 按照GB/T15776中的规定执行。DB1308/T385—2025 4附录A (资料性) 主要造林树种及混交树种 表A.1冠下主要造林树种特性、适宜立地条件及混交树种 树种科属 拉丁名 树种特性 适宜的立地条件 适宜混交树种 白桦桦木科 桦木属Betula platyphylla深根性树种、喜光、喜酸性土 壤、耐寒耐瘠薄海拔600m~1800m疏林地落叶松、蒙古栎等 针阔树种 白榆榆科 榆属Ulmus pumila深根性树种、喜光、耐盐碱、 不耐水湿、耐旱、耐寒耐瘠薄海拔300m~1600m疏林地桦树、栎类等阔叶 乔灌木树种 侧柏柏科 侧柏属Platycladus orientalis浅根性树种、较耐荫、不耐水 湿、耐旱、耐寒海拔250m~1200m、PH值< 8.0偏碱性及微酸性花岗岩、 石灰岩母质山地土壤,郁闭度 <0.7的林冠下油松、栎类等针阔 树种 黄菠萝芸香科 黄檗属Phellodendron amurense深根性树种、喜光、稍耐荫、 喜湿润深厚土壤、不耐干早瘠 薄和水湿海拔500m~900m的疏林地 上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半阴 半阳坡桦树、栎类等阔叶 乔灌木树种 华北落叶 松松科 落叶松 属Larixprincipis~ rupprec~htii深根性树种、喜光、对土壤适 应性强、耐干旱瘠薄海拔800m~1600m的花岗 岩、片麻岩或砂页岩母质森林 棕壤土,郁闭度<0.3的林地水曲柳、核桃楸、 黄檗、桦树、油松、 栎类等针阔树种 核桃楸胡桃科 胡桃属Juglans mandshurica深根性树种、喜光、不耐瘠薄、 耐寒性强海拔400m~1000m,土层深厚 肥沃、排水良好的沟谷或下坡 位郁闭度<0.3的林地桦树、榆树、油松、 落叶松、槭类、栎 类等针阔树种 蒙古栎壳斗科 栎属Quercus mongolica深根性树种、喜光、幼树稍耐 荫、对土壤适应性强、耐干早 瘠薄、耐寒、不耐水湿海拔600m~1800m,郁闭度 <0.4的林地桦树、紫椴、五角 枫,油松、山杏等 针阔树种 山杏蔷薇科 杏属Armeniaca sibirica深根性树种、喜光、对土壤适 应性强、耐寒、耐旱、耐瘠薄海拔300m~2000m,郁闭度 <0.4的阳坡、半阳坡林地桦树、栎类和油松 等针阔树种 水曲柳木犀科 梣属Fraxinus mandshurica深根性树种、稍喜光、幼时较 耐荫、稍耐碱、对土壤适应性 强、喜湿、耐寒海拔700m~1300m,土壤PH 值<8.4的偏碱性及微酸性疏 林地桦树、黄波罗、核 桃楸、紫锻等阔叶 树种 五角枫无患子 科槭属Acermono Maxim深根性树种、稍耐阴、喜湿润、 肥沃土壤海拔600m~1300m,郁闭度 <0.4的林地桦树、栎类等阔叶 乔灌木树种 云杉松科 云杉属Picea asperata浅根性树种、耐荫、喜冷湿、 对土壤适应性强、较耐寒海拔700m~1800m,郁闭度 <0.6的林地桦树、栎类和油松 等针阔树种 油松松科 松属Pinus tabuliformis深根性树种、喜光、幼时稍耐 荫、喜微酸性至弱碱性土壤、 耐寒、耐旱、耐瘠薄海拔600m~1300m,土壤PH 值<7.5,阳坡、半阳坡,郁闭 度<0.6,花岗岩、片麻岩或砂 岩母质的棕壤或褐土水曲柳、核桃楸、 黄檗、紫椴、蒙古 栎和落叶松等针阔 树种 紫椴锦葵科 椴属Tilia amurensis深根性树种、稍耐荫、喜水分 充足、土层深厚的林地、耐寒 性强海拔500m~1200m,郁闭度< 0.4的林地的中、下坡位桦树、榆树、栎类 等阔叶乔灌树种

.pdf文档 DB1308-T 385-2025 低密度林地节水造林技术规程 承德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08-T 385-2025 低密度林地节水造林技术规程 承德市 第 1 页 DB1308-T 385-2025 低密度林地节水造林技术规程 承德市 第 2 页 DB1308-T 385-2025 低密度林地节水造林技术规程 承德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0:02:0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