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11.220 CCSB41DB1308 承德市地方标准 DB1308/T371—2025 绵羊痘和山羊痘防控技术规范 2025-01-06发布 2025-01-15实施 承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1308/T371—2025 I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承德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承德市兽药管理站、河北农业大学、丰宁县正原牧业有限公司、宽城县农业农村 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会文、袁万哲、李伯森、刘广鑫、许立阳、马长龙、苏玉菲、赵春芳、蒋铁 宇、陈伟、张相君、赵俊国、庄建立、王学东、谭鑫。DB1308/T371—2025 1绵羊痘和山羊痘防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绵羊痘和山羊痘的诊断、疫情报告、疫情处理和预防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从事羊的饲养、经营及其产品生产、经营以及从事动物防疫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576绵羊痘和山羊痘诊断技术 NY5149无公害食品肉羊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NY/T5151无公害食品肉羊饲养管理准则 农医发〔2017〕25号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诊断 4.1流行特点 四季均可发生,多发于冬春季节,传播快、发病率高。在自然条件下,绵羊痘病毒只能使绵羊发病, 山羊痘病毒只能使山羊发病。不同品种、性别和年龄的羊都有易感性,以细毛羊最为易感,羔羊比成年 羊易感。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机体。饲养和管理人员,以及被污染的 饲料、垫草、用具、皮毛产品和体外寄生虫等均可成为传播媒介。 4.2临床症状 4.2.1绵羊痘 4.2.1.1潜伏期6d~8d,病初体温升高至41℃~42℃,精神萎顿,食欲不振,脉搏及呼吸加快,结 膜潮红,有浆液性、黏液或脓性分泌物从鼻孔流出。 4.2.1.2持续ld~2d后在无毛或少毛部位,如眼周围、鼻翼、口唇、口角、四肢的内侧、乳房及尾内 侧出现痘疹,初期为红色圆形斑点,斑点很快形成结节,即圆锥形的丘疹。 4.2.1.3数日之后丘疹内部逐渐变成充满浆液的水泡,水泡通常扁平,中间凹下,其内液体在2d~3d 后变为脓性,即由水泡期转为脓疱期。 4.2.1.4脓疱逐渐破裂,变为褐色的痂,称为结痂期;痂经过4d~6d脱落,遗留红色瘢痕,称为落 痂期。DB1308/T371—2025 24.2.1.5可引起妊娠母羊流产。 4.2.2山羊痘 临床表现和绵羊痘基本相同,但痘的病变常局限在皮肤和黏膜形成痘疹,少数病羊可蔓延到嘴唇或 齿龈。 4.3病理学诊断 4.3.1剖检症状 皮肤及黏膜(呼吸道、消化道、肺和皱胃)出现痘疹,后期易形成糜烂或溃疡;淋巴结水肿;肝脏 常有脂肪变性。 4.3.2组织学变化 真皮充血,浆液性水肿和炎性浸润;炎性细胞增多,主要是嗜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表皮的棘细 胞肿大、变性、胞浆空泡化。 4.4实验室诊断 按照NY/T576进行。 5疫情报告 发现疑似病例,应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6疫情处理 6.1调查 发现或接到疑似疫情报告后,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及时到现场进行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调查、采样 送检。对疑似病羊及同群羊应立即按NY5149的规定采取隔离、限制移动等防控措施,并做好消毒工 作。对病死、剖检羊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 6.2确诊 6.2.1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6.2.1.1疫点 病羊所在的地点,一般是指患病羊所在的养殖场(户)或其它有关屠宰、经营单位。如为农村散养, 应将自然村划为疫点。 6.2.1.2疫区 由疫点边缘外延3km范围内的区域。在实际划分疫区时,应考虑当地饲养环境和自然屏障(如河 流、山脉等)等因素,科学确定疫区范围。 6.2.1.3受威胁区 疫区边缘外延5km范围内的区域。DB1308/T371—2025 36.2.2无害化处理 病死羊处理应按照《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 6.2.3紧急免疫 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内的所有易感羊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建立免疫档案。紧急免疫接种时,应遵循从 受威胁区到疫区的顺序进行免疫。 6.2.4疫源分析与追踪调查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疫源及其可能扩散、流行的情况。对可能存在的传染源以及在疫情潜 伏期和发病期间售/运出的羊只及其产品、可疑污染物(包括粪便、垫料、饲料等)等应立即开展追踪 调查,一经查明进行无害化处理。 6.2.5处理记录 对处理疫情的全过程应做好详细的记录(包括文字、图片和影像等),并完整建档。 7预防 7.1加强羊群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羊群的抵抗力。饲养管理应按照NY/T5151的规定执行。 7.2消毒 各饲养场、屠宰厂(场)、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等要建立严格的卫生(消毒)管理制度。羊舍、羊 场环境、用具、饮水等应定期进行严格消毒;饲养场出入口处应设置消毒池,内置有效消毒剂。 7.3免疫 按操作规范和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使用经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批准的疫苗,建立免疫档案。 7.4监测 非免疫区域以流行病学调查、血清学监测为主,结合病原鉴定;免疫区域以病原监测为主,结合流 行病学调查、血清学监测。 ———————————

.pdf文档 DB1308-T 371-2025 绵羊痘和山羊痘防控技术规范 承德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08-T 371-2025 绵羊痘和山羊痘防控技术规范 承德市 第 1 页 DB1308-T 371-2025 绵羊痘和山羊痘防控技术规范 承德市 第 2 页 DB1308-T 371-2025 绵羊痘和山羊痘防控技术规范 承德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0:00:3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