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20 CCSB05 DB1307 张家口市地方标准 DB1307/T482—2025 地理标志农产品涿鹿紫皮大蒜栽培技术规程 2025-05-13发布 2025-06-13实施 张家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1307/T482—2025 I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张家口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涿鹿县农业农村局、涿鹿县三农发展协会、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 中心、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建军、李中华、赵慧霞、侯占毅、邢慧慧、张海燕、韩明露、田建瑶、顾建 成、楚紫辉、董建新、庞建文、楚燕杰、贾莉。DB1307/T482—2025 1地理标志农产品涿鹿紫皮大蒜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农产品涿鹿紫皮大蒜栽培的保护范围与产地环境、基地选择、播前准备、播 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生产档案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地理标志产品涿鹿紫皮大蒜的栽培和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涿鹿紫皮大蒜 涿鹿县辖区内种植的传统大蒜品种。主要特点:成熟后皮紫色,蒜瓣6瓣或8瓣。 4保护范围与产地环境 4.1保护范围 限于农业农村部2021年《第431号》公告,东经115°13′24″~115°16′31″、北纬40°20′ 58″~40°26′30″内的张家口市涿鹿县所辖东小庄镇、张家堡镇、涿鹿镇共计3个镇17个行政村的 地理保护范围。 4.2产地环境 4.2.1气候条件 适宜凉温区干燥亚区和湿润亚区栽培,年平均温度7.5℃~9.5℃;≥10℃活动积温3000℃~3 500℃;无霜期半湿润区>150d、半干旱地区>135d。 4.2.2土壤 土壤环境中性偏碱,pH值7.5~8.5,土质犁底层灌淤土,耕作层为壤土,土壤肥沃,速效钾含量 ≥100mg/kg。 5基地选择 5.1基地要求DB1307/T482—2025 2周围无大气污染源,离交通主干道100m以上,种植区域与常规地块间应设8m的缓冲带。 5.2环境质量 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T391要求,灌溉水水质符合GB5084的规定,空气质量符合GB3095中 二级标准。 6播前准备 6.1施基肥 每亩撒施腐熟有机肥5000kg,同时施入氮:磷:钾为1:2:2的复合肥5kg~8kg。 6.2整地作畦 深耕细耙,做到肥土充分混匀,畦面平整,上疏下实、土块细碎,畦宽为180cm~200cm,长度 依地而定。 6.3蒜种处理 6.3.1选种 挑选蒜瓣饱满、无病虫、无机械损伤的蒜头,蒜头大而均匀,直径在4cm以上。 6.3.2分级 按照蒜瓣大、中、小分级。单瓣重5g以上的为一级瓣,4g~5g的为二级瓣,3g~4g的为三 级瓣。 6.3.3消毒 将蒜种在阳光下晾晒2d~3d;或用高锰酸钾1000倍液喷雾消毒,或用氨基寡糖素水剂300~500 倍液浸种。 7播种 7.1播种时间 春季以日最低温度稳定通过3℃时播种,一般3月中旬至4月中旬。 7.2播种密度 平畦栽培,株距7cm~9cm,行距20cm~25cm;高畦、高垄栽培,株距8cm~10cm,行距12cm~ 14cm。每亩播种密度3.8~4万株,亩用种量125kg~150kg。 7.3播种方法 播种时按蒜瓣大小分别播种。按行距要求开浅沟3cm~4cm,正芽播种,覆土,耙平畦面,浇水。 8田间管理 8.1出苗期 幼苗长出3片叶后,及时松土,5d后再松土一次。 8.2鳞芽、花芽分化期 当日平均温度达到7℃时,亩追施尿素5kg~10kg,并浇水1次,保持土壤湿度。 8.3蒜薹伸长期 蒜薹伸出后,亩施尿素15kg,或者氮:磷:钾为2:1:1的复合肥施25kg~30kg。采用开沟撒施,DB1307/T482—2025 3肥后浇水。 8.4蒜头膨大期 在催薹肥施用后25d~30d进入蒜薹露苞,亩施氮:磷:钾为2:1:1的复合肥25kg~30kg,开沟 撒施,肥后浇水。 8.5中耕除草 适时中耕除草。中耕时不宜伤及大蒜根系。 9病虫害防治 9.1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因地制宜的合理运用农业、物理、 生物、化学等防治措施,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 9.2防治方法 采取农业防治与生物、物理、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主要病虫害防控见附录A。 10采收 10.1蒜薹 蒜薹弯曲、薹包开始膨大,颜色由绿变白,薹近叶鞘处有4cm~5cm变淡黄色时,于晴天下午及 时采收。 10.2蒜头 做鲜蒜腌渍用,在抽薹后12d~15d收获;做干蒜用,蒜薹采收后25d~40d,大部分植株叶片 枯黄,假茎松软时即可一次性采收蒜头。 11生产档案 建立生产档案,保存期为5年。详细记录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相关内容。生 产档案记录格式参见附录B、附录C。DB1307/T482—2025 4附录A (规范性) 地理标志产品紫皮大蒜主要病虫害防控措施表 病虫害名称 防治方法 病 害 防 控大蒜紫斑病发病初期叶面喷雾防治。 使用药剂: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或枯草芽孢杆菌喷雾。 大蒜叶枯病发病初期用药: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多霉灵可湿性粉剂,交替用药, 连续防治3~4次。 发病后用药:苯醚甲环唑、氟硅唑乳油、咪鲜胺可湿性粉剂等治疗性杀菌剂。 大蒜诱病于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布氟环唑悬浮剂、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等交替使用。 灰霉病 发病初期使用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嘧霉胺悬浮剂、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喷雾。 虫 害 防 控蒜蛆 使用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或5%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药剂沟灌或直接喷施于幼苗根部。 蓟马在若虫发生期,使用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或溴氰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均匀喷施于叶正反 面。 蚜虫蚜虫始发期喷布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印楝素水剂或阿维菌素乳油、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 交替使用,均匀喷施叶片正反面。

.pdf文档 DB1307-T 482-2025 地理标志农产品 涿鹿紫皮大蒜栽培技术规程 张家口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07-T 482-2025 地理标志农产品 涿鹿紫皮大蒜栽培技术规程 张家口市 第 1 页 DB1307-T 482-2025 地理标志农产品 涿鹿紫皮大蒜栽培技术规程 张家口市 第 2 页 DB1307-T 482-2025 地理标志农产品 涿鹿紫皮大蒜栽培技术规程 张家口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5 23:58:2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