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40 CCS B 64 13 河北省 地方 标准 DB 13/T 6070—2025 冀北山地油松人工林固碳增汇经营 技术规程 2025 - 04 - 03发布 2025 - 05 - 03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13/T 6070 —2025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由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河北农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崔立志、李永宁、辛绍钢、赵久宇、王辉、王冬至、张二亮、马长明、李 校、刘炳响、李孝辉、郭敬丽、支乾坤、李云飞、刘瑞敏、周庆营、张学民、董 阳、王军、金春生、 王海东、张宝祥、巩建新、李娟、王典娜、于海洋、刘帅、李明桂、郭延朋、姚丽男、李彦杰、吕康 乐、那继宏、吕泳、张万红、关昊为、侯菲、任天翼、林晓坡、李娜、赵忠宝。 DB 13/T 6070 —2025 1 冀北山地油松人工林固碳增汇经营 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森林固碳增汇经营的阶段划分、经营措施、其他措施和档案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 求。 本文件适用于冀北山地油松人工林固碳增汇经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882 松毛虫防治技术规程 LY/T 2025 红脂大小蠹防治技术规程 LY/T 2252 碳汇造林技术规程 LY/T 2831 -2017 燕山山地油松人工林多功能经营技术规程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森林碳储量 forest carbon storage 某个时间点森林生态系统各碳库中碳的储存量,是森林生态系统多年累积的现存量。包括地上 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枯落物、枯死木和土壤有机质 5个部分。 固碳增汇经营 silviculture for carbon sequestration enhancement 二代目标树 understory crop tree 指在林分次林层中生长发育优良并有望成为未来目标树的林木。 生态目标树 ecological crop tree 指林分中具有特定生态作用的林木,以维持和优化林分的树种比例、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森 林景观价值等。 辅助树 auxiliary tree 促进目标树进行自然整枝、形成良好干形的林木。 4 经营阶段划分 经营阶段划分 根据林分发育过程和优势木生长规律划分为建群阶段、形干促成阶段 、质量提升阶段、复层构 建阶段和恒续结构阶段。 各经营阶段特征 DB 13/T 6070 —2025 2 各经营阶段主要特征见表 1。 5 经营措施 采用近自然森林经营措施,通过长周期经营培育大径材,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建群阶段 5.1.1 目标 促进林木个体生长,使林分尽快郁闭,稳定土壤碳储量,提高植被综合碳储量。 表1 不同经营阶段林分特征 经营 阶段 时间 特征 优势木 高 高径比 树种 组成 林层 生长 特征 建群 阶段 1-15年,造林 到郁闭阶段 可达5m 60~80 油松 Ⅰ 个体较小,自由生长,树 冠枝叶浓密呈尖塔形 形干促 成阶段 16-40年,快 速生长期 5m~14m 80~90 油松 Ⅰ 转向竞争生长,开始出现 自然整枝、林木分化不断 加剧 质量提 升阶段 41-60年,分 化明显期 14m~20m 70~80 油松为主,开始出现油松、 蒙古栎、花楸、五角枫等幼 苗 Ⅰ 胸径、树高生长量开始下 降,优势木与林分质量持 续提升 复层构 建阶段 61-90年,异 龄复层林形成 期 20m~25m 60~70 油松为主,蒙古栎、花楸、 五角枫等天然更新树种进入 次林层 Ⅰ、Ⅱ 优势木胸径、树高生长量 下降明显,材积生长持续 增加 恒续结 构阶段 90年以上, 恒 续林时期 多级树高 多样 油松、蒙古栎、花楸、五角 枫、落叶松、云杉等 Ⅰ、Ⅱ、Ⅲ 林分结构稳定,呈现连续 覆盖的异龄复层混交状态 5.1.2 技术要求 5.1.2.1 幼树管理,早期适时开展扩穴、除草,三年保存率低于 80%时进行补植补造。 5.1.2.2 幼林地保护,采取围栏封禁措施防止人畜危害。 5.1.2.3 透光管理,对影响幼树生长的灌木、藤本加以抑制(见 6.2.1)。 形干促成阶段 5.2.1 目标 通过森林抚育调节竞争促进树木高、径生长,选定目标树并培育良好干型,快速提高森林碳储 量。 5.2.2 技术要求 5.2.2.1 定株 伐除质量差、长势弱的林木,保留质量好、长势强的林木,保留密度每公顷 1650株~2500株。 5.2.2.2 修枝 出现2~3轮枯死枝时进行修枝,修枝高度不超过树高 1/3。修枝方式为平切,茬口平滑,与树体 平行,不留短橛,不成坑洼。 DB 13/T 6070 —2025 3 5.2.2.3 目标树选择与标记 优势木直径 12cm左右时,进行目标树选择与标记,选择树干通直无损伤、生长势强、树冠圆满 的优势木为目标树,用醒目漆料闭环式标记,目标树密度每公顷 100株~120株;目标树分布相对均 匀;注意珍贵树种与其他生态目标树的保留。 5.2.2.4 间伐 采伐干扰树,保持林分合理密度。 选定目标树后开始间伐, 间伐强度 20%~30%,间隔期 6年~8 年,进行 3次左右,伐除干扰树与弯曲木、分叉木、病腐木和残次木等生长不良的林木。保留生态目 标树与促进目标树干形发育的辅助树。期末保留密度每公顷 600株~900株。 质量提升阶段 5.3.1 目标 为目标树生长释放空间,促进目标树径向生长及树冠发育,提升目标树与林分整体质量,森林 碳储量持续提高。 5.3.2 技术要求 5.3.2.1 目标树经营 伐除影响目标树生长的干扰树,优先伐除上坡位、向阳面的干扰树。目标树修枝,修枝高度为 树高1/3~1/2。 5.3.2.2 其他林木经营 进行2~3次的间伐, 间隔期5年~10年, 每次间伐株数强度20%~30%,可采用单株或群团状采伐, 优先采伐Ⅳ、Ⅴ级木。期末保留林分密度每公顷 300株~450株。 5.3.2.3 林下更新 采用块状或带状局部破土或开天窗( 50m2~100m2)等方式促进林下更新;采取扩穴、局部割灌、 折灌等措施促进更新苗木生长。天然更新苗木不足时,可选择蒙古栎、五角枫、花楸、云杉等乡土 树种进行人工补植补种。 50cm以上幼苗每公顷保留密度 750株~1650株为宜。 复层构建阶段 5.4.1 目标 促进一代目标树持续生长,保护与培育二代目标树,通过促进大中小不同径级林木生长提高整 体森林碳储量。 5.4.2 技术要求 5.4.2.1 综合疏伐 进行2~3次综合疏伐, 间隔期5年~10年,每次 间伐株数强度 20%~30%,伐除被压的、过密的、 生长不良以及采伐上层林木时受到损伤的树木和主林层的一代其他保留木。一代目标树保留密度每 公顷100株左右。 5.4.2.2 更新层经营 及时清理因上层木采伐而受损的幼苗幼树,对局部密度过大的林木进行定株,更新层的油松、 蒙古栎、 花楸、 云杉等实生健壮的乡土树种, 保留密度每公顷 900株~2500株, 并对保留木进行修枝。 5.4.2.3 二代目标树 在伐除其他一代保留木后,选择油松、蒙古栎、云杉、五角枫等生长健壮乡土树种为二代目标 树, 并进行标记; 伐除影响二代目标树生长的同层干扰树, 保留目标树密度为每公顷 100株~120株。. 恒续结构阶段 DB 13/T 6070 —2025 4 5.5.1 目标 维持异龄复层混交林结构, 目标树直径达 45cm以上, 形成生态系统 稳定、木质林产品持续产出、 森林碳储量持续增加的 恒续林。 5.5.2 技术要求 5.5.2.1 目标树经营 一代目标树采用单株择伐分批次伐除, 持续更新, 维持径级与年龄结构; 持续培育二代目标树, 伐除影响二代目标树生长的干扰树,并对目标树进行修枝,修枝高度为树高 1/3~1/2。 5.5.2.2 其他林木经营 保护林分内天然更新的油松、蒙古栎、云杉、五角枫等生长健壮乡土树种,保留木每公顷密度 为600株~1200株。 6 其他措施 采伐技术要求 宜冬季冻土后进行采伐作业。采伐前进行集材道规划,禁止无序集材;采伐后中小型材原条下 山,择伐大径材要原地造材、分段集材;要加强对土壤与植被的保护,不造成大面积破坏;必要时 可采用管道集材。 林下植被与土壤管理 6.2.1 林下植被管理 影响目的树种幼苗幼树生长时,以折灌、踩灌为主,少割灌或不割灌,割灌时以苗高(树高) 1 倍为半径;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避免或减少对林下植被造成破坏;禁止化学除草、全面割灌。 6.2.2 土壤管理 人工促进更新、移植或补植时,减少土壤干扰;进行穴状整地或不整地;抚育和采伐更新过程

.pdf文档 DB13-T 6070-2025 冀北山地油松人工林固碳增汇经营技术规程 河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T 6070-2025 冀北山地油松人工林固碳增汇经营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1 页 DB13-T 6070-2025 冀北山地油松人工林固碳增汇经营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2 页 DB13-T 6070-2025 冀北山地油松人工林固碳增汇经营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5 23:23:0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