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03.080 CCS A 12 13 河北省 地方 标准 DB 13/T 6050—2025 学校社会工作服务规范 2025 - 04 - 03发布 2025 - 05 - 03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13/T 6050 —2025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北省民政厅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社会工作促进会、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河北省心理学会、石家庄市社 会工作协会、河北省益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贾默、刁慎元、鹿令振、袁立壮、刘猛、吴俊叶、李素庆、史玉迪、范慧 娴、刘硕、曹茹茹、杜娜、张雪芹、乔云俭、孙马莲、曹晓萌。 DB 13/T 6050 —2025 1 学校社会工作服务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的原则、人员、设施、内容、实施、管理及保障。 本文件适用于学校社会工作服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T 36967 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指南 MZ/T 094 社会工作方法 个案工作 MZ/T 095 社会工作方法 小组工作 MZ/T 166 -2021 社会工作督导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学校社会工作服务 school socia l work service 运用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协助在校学生特别是处于困境中的学生与学校、家庭及社区形成良 性互动,促进人格完善及全人发展目标实现的专业行动过程。 4 服务原则 知情同意 尊重服务对象的知情同意权, 共同确认服务对象及其监护人相应的权利、 责任、 义务和计划等。 隐私保密 不违背生命安全、法律要求的前提下,学校社会工作者应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 多元协作 建立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等多元主体协同服务机制,组建相应的跨领域服务团队,建立科 学有效的转介机制。 5 服务人员 学校社会工作者 5.1.1 人员资格 学校社会工作者应至少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a) 持有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资格证书; b) 具有社会工作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 c) 具有五年及以上的社会工作服务经验且满足 120小时社会工作教育培训时长。 5.1.2 人员配备 一所学校应至少确定 1名学校社会工作者,具体数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DB 13/T 6050 —2025 2 5.1.3 能力要求 服务人员应具有以下能力: a) 了解与学生学习表现及身心发展相关知识; b) 掌握涉及学生的法律法规、政策; c) 了解地方教育单位行政体制、制度等相关知识; d) 熟练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技巧实施专业服务。 社会工作督导者 5.2.1 人员资质 应具备MZ/T 166-2021中8.1的要求条件。 5.2.2 服务内容 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 协助与相关单位进行沟通; b) 指导学校社会工作整体服务、发展规划、工作进程、经验梳理等; c) 传授专业技能和方法,为复杂个案制定具体的服务方案; d) 提供情绪情感、价值判断、伦理困境、职业动力等方面的支持性服务。 6 服务设施 应设置独立或共用的社会工作场所。 宜设置办公室、个案工作室、小组工作室、多功能室等,并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 7 服务内容 学生服务 7.1.1 社会支持与资源链接 开展社会支持与资源链接,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a) 应为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遇到困 难的学生提供经济支持、社会救助、学业支持、 交际能力提升等服务; b) 宜为困境学生链接社会资源。 7.1.2 关系协调与社会实践 开展关系协调与社会实践,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a) 应提供人际关系辅导服务,协助学生解决与同辈群体、家庭、教师及两性之间的问题; b) 宜协助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 c) 宜协助开展残障学生社会融合; d) 可协助组织宿舍、班级团队文化建设; e) 可协助指导学生社团。 7.1.3 自我认知与行为调适 开展自我认知与行为调适,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a) 应帮助学生科学管理情绪; b) 应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环境; c) 应开展偏差行为预防与矫正服务,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 d) 宜提供学生职业生涯相关辅导; e) 可协助学生开展自我认知、自我欣赏、自我探索等主题服务。 7.1.4 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DB 13/T 6050 —2025 3 开展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a) 应为遭受威胁、虐待、暴力、性侵害等境况的学生,提供保护性服务; b) 应为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转介和资源链接服务; c) 应协助开展心理疏导、情绪支持; d) 宜为学生提供自我保护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 教师服务 7.2.1 为教师提供支持性服务,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a) 应提供咨询辅导、情绪疏导、压力缓解等服务; b) 应协助解决师生冲突、矛盾。 7.2.2 面向相关教师群体,传授社会工作相关方面知识。 学校服务 7.3.1 应搭建家-校-社联动资源支持网络。 7.3.2 应倡导完善学校“全人”教育理念运行机制。 7.3.3 应倡导社会各界关注学生及教育议题。 7.3.4 宜协助学校处理校园危机和突发事件。 7.3.5 宜协助学校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家庭服务 必要时应提供: a) 咨询辅导、亲职辅导、亲子关系辅导。 b) 情绪疏导、心理支持、资源链接等服务。 c) 协助促进家长与教师、学校之间良性互动。 社区服务 链接社区资源为学生提供福利服务,动员学生参与社区实践。 8 服务实施 基本要求 应根据在校学生的实际情 况,参照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的通用过程要求开展服 务。其中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分别按照 MZ/T 094 、MZ/T 095 的相关规定执行。 社工信箱 设置社工信箱,邀请学生将自己的困扰和需求通过书信的方式投递到信箱。学校社会工作者通 过回复书信的方法给予学生辅导和陪伴。 社工课堂 开展生命教育、生涯规划、青春期教育等不同主题的体验式课堂。 家访 主动接触学生家长或其他家庭成员开展访问工作。 个案管理 根据学生或学生家庭的服务需求,整合资源,统筹协调服务过程,促进跨专业团队合作,满足 其复杂需求。 其他服务方法 对有特定需要的服务对象,可按照 GB/T 36967 的相关规定运用危机介入、家庭治理、外展服务、 历奇辅导、朋辈辅导、向导服务等方法开展服务。 DB 13/T 6050 —2025 4 9 服务管理 学校社会工作者管理 应建立学校社会工作者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新入职学校社会工作者应接受必要的岗前培训; b) 每年接受不少于 90学时的继续教育; c) 定期接受专业督导。 服务对象管理 应建立服务对象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建立服务对象信息库; b) 对服务对象进行分类分级管理; c) 设有对服务对象的追踪服务通道; d) 设有专门的服务对象反馈通道。 资源管理 应建立资源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建立社会资源信息库,对筹募到的社会资源进行登记管理; b) 做好志愿者管理; c) 及时向资源提供者反馈服务进展及取得的成效。 档案管理 应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以年级、班级为单位统一编码,分类管理,方便查询; b) 进行数字化处理,方便内部信息共享; c) 遵照档案法和档案管理制度提供查阅权限; d) 最低保存期应不低于 15年。 质量管理 应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建立学校社会工作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监测督导、成效评估、进度控制、资金使用等 方面; b) 围绕服务目标,按照服务规范开展服务; c) 把控服务质量,识别、分析关键过程。 风险管理 应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识别服务风险,做好风险控制、规避风险; b) 制定服务风险预案; c) 根据服务风险类型及影响程度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策略。 10 服务保障 监督 通过以下方式对服务进行监督: a) 畅通服务对象监督、投诉、反馈渠道; b) 建立学校内部监督机制; c) 建立社会监督与媒体监督机制。 评价

.pdf文档 DB13-T 6050-2025 学校社会工作服务规范 河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T 6050-2025 学校社会工作服务规范 河北省 第 1 页 DB13-T 6050-2025 学校社会工作服务规范 河北省 第 2 页 DB13-T 6050-2025 学校社会工作服务规范 河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5 23:22:1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