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CCS B 00/09 13 河北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5976—2024 燕麦良种繁育技术规程 2024 - 06 - 24发布 2024 - 07 - 24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13/T 5976 —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则 起草。 本文件由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乌兰察布市种子管理站、河北兆然种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云霞、左文博、王星宇、葛军勇、周海涛、张新军、赵世锋、曹丽霞、李 天亮、赵玉平、田长叶、董占红、张丽霞、杨晓虹、张雅杰、刘文婷、刘君馨、石碧红、白静、吴肖 琨。DB 13/T 5976 —2024 1 燕麦良种繁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燕麦良种繁育的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去杂去劣、病虫害防治、收获及贮 藏、生产记录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燕麦的良种繁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T 354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所有部分) GB 4404.4 粮食作物种子 第4部分:燕麦 GB/T 7414 主要农作物种 子包装 GB/T 7415 农作物种子贮藏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GB 20464 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611-2002 农作物种子定量包装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播前准备 选地 选择地势平坦、 排灌方便、肥力适中、 pH值6.0~8.0地块。 前茬避免麦类作物(小麦、 大麦等) , 忌重茬。 隔离措施 空间隔离距离≥ 50 m,时间隔离≥ 20 d。 整地 以秋翻整地为宜, 也可春翻整地。 耕翻深度 20 cm~25 cm, 结合整地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 1000 kg。 种子准备 4.4.1 选种 选用穗行圃、原种田、一级种子田和二级种子田“一圃三田制”方法繁育的燕麦种子。种子质 量符合GB 4404.4 的规定。 4.4.2 种子处理 播前晒种、浸种、药剂拌种等应有专人负责。更换品种时应把器具清洗干净。 4.4.3 晒种 DB 13/T 5976 —2024 2 播前5 d~7 d选无风晴天,把种子摊匀在晾晒场,厚 2 cm~3 cm晒2 d~3 d。忌在水泥地、塑料、 铁器上晾晒。 5 播种 播期 土壤10 cm地温稳定通过 0 ℃即可播种,坝上地区 5月上旬至 6月上旬。 播种方式 以机械条播为主,行距 15 cm~30 cm。装种前和换品种时应对播种机进行彻底清扫,防止机械混 杂。 播种量 裸燕麦亩播种量 10 kg~12 kg,皮燕麦 15 kg~17.5 kg。亩保苗 30~35万株。 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为 3 cm~5 cm,播后进行镇压。土壤墒情较高时不镇压。 6 田间管理 施肥 6.1.1 种肥 结合播种亩施三元复合肥( N-P2O5-K2O=15-15-15)10 kg~15 kg。肥料施用符合 NY/T 496规定。 6.1.2 追肥 在拔节孕穗期, 根据苗情长势结合灌溉或降雨亩追施尿素 7 kg~10 kg。 施用符合 NY/T 496规定。 灌溉 在燕麦拔节、抽穗等关键期遇旱浇水 。 中耕除草 6.3.1 人工除草 三叶或四叶一心时中耕除草,孕穗期拔除大草。 6.3.2 化学除草 播后苗前喷施二甲戊灵,喷后不能破坏药土层;或在三叶一心或四叶一心时喷施辛酰溴苯腈除 草。按说明书操作使用。 7 去杂去劣 在苗期、完穗期或蜡熟期、成熟期拔除异株、劣株和病株。 8 病虫害防治 病害 主要病害有燕麦坚黑穗病、红叶病和秆锈病等。防治方法参照附录 A。农药施用符合 GB/T 8321 的规定。 虫害 DB 13/T 5976 —2024 3 主要虫害有地下害虫(金针虫、地老虎、蛴螬等)、粘虫、草地螟和蚜虫等。防治方法参照附录 B。农药施用符合 GB/T 8321的规定。 9 收获及贮藏 收获 燕麦穗变黄、 90%以上籽粒变硬时收获,宜采用割晒机割晒后再脱粒。不同品种应单收、单运、 单脱、单晒、单存,种子袋内外附上标记,严防混杂。机械收获前或换品种收获时应清理干净收获 机械,避免机械混杂。 晾晒 自然晾晒至种子含水量≤ 13%。 种子清选 晾晒后的种子应及时清选,去除杂质,计量装袋。种子分级应符合 GB 4404.4的规定。 种子包装 种子包装应分别符合 GB/T 7414和NY/T 611-2002中5的规定。 种子标签 符合GB 20464的规定。 种子检验方法 种子检验按 GB/T 3543执行。 贮藏 选择通风干燥、避光、避雨和防鼠虫鸟害的地点贮藏,种子水分控制在 13%以下,必要时进行药 剂熏蒸。也可低温保存。种子贮藏符合 GB/T 7415的规定。 10 生产记录 将主要农事记录存档,保存时间两年以上。 DB 13/T 5976 —2024 4 A A 附录 A (资料性) 燕麦主要病害防治措施 表A.1 燕麦主要病害防治措施 主要病害种类 症状 防治措施 注意事项 燕麦坚黑穗病 主要发生在抽穗期后期。染病种子的 胚和颖片 被毁坏,其内充满黑褐色粉 末状厚垣孢子,其外具坚实不易破损 的污黑色膜。厚垣孢子粘结较结实不 易分散,收获时仍呈坚硬块状。 1、种植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 和清除田间病株,抽穗后发现病株及时 拔除,携至田外集中烧毁。 2、药物防治:用种子重量 0.5%~1%的 细硫黄粉拌种或用 1%的福尔马林液均匀 喷在种子上, 充分拌匀后盖上草袋, 放置 5h 后马上播种。或用 50%多菌灵可湿性 粉剂、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 40% 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拌种, 在播前 5d~7d, 按种子重量的 0.3%拌种,可起到防治效 果。或用 2.5%的咯菌腈 悬浮种衣剂 100mL/100kg 种子进行拌种处理,防效 优异。 无 红叶病 一般是由蚜虫传播的一种病毒性病 害。植株染病后一般上部叶片先表现 病症。 叶部受害后, 先自叶尖或叶缘开 始, 呈现紫红色或红色, 逐渐向下扩展 成红绿相间的条纹或斑驳,病叶变厚、 变硬。后期叶片桔红色,叶鞘紫色,病 株有不同程度的矮化现象,病株表现 十分明显。 1、种植防治:以选用抗病品种为基础, 以治蚜防病和清除毒源等措施为中心的 综合措施。 2、药物防治:使用 1%的苦参碱可溶性 液剂 1200倍液、0.5%的印楝素乳油 800 倍液、0.65%的茴蒿素水剂 300倍液、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2500~3000倍液、 5%的吡虫啉乳油 2000~3000倍液或者 70%的噻虫嗪 3000~4000倍液均匀喷雾 处理。 无 秆锈病 燕麦冠锈病主要发生在燕麦生长的中 后期,病斑生在叶、叶鞘及茎秆上。发 病初期,叶片上产生橙黄色椭圆形小 斑, 后病斑渐扩展出现夏孢子堆。 后期 燕麦近枯黄时,在夏孢子堆基础上产 生黑色的、表皮不破裂的冬孢子堆。 1、 提前播种。 使锈病盛发期处在燕麦的 生育后期,可减少损失。 2、锈病始发期和始盛期及时喷洒 20% 三 唑酮乳油 1500~2000倍或25%敌力 脱乳油4000倍液、20%敌锈钠可湿性粉 剂1000倍液,隔 15~20日1次,防治 1~2次。 无

.pdf文档 DB13-T 5976-2024 燕麦良种繁育技术规程 河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T 5976-2024 燕麦良种繁育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1 页 DB13-T 5976-2024 燕麦良种繁育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2 页 DB13-T 5976-2024 燕麦良种繁育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5 23:19:3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