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CCS B 22 12 天津市 地方标准 DB12/T 518—2024 代替 DB12/T 518-2014 水稻良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the productiong technology of rice seed operation 2024 - 11 - 27发布 2025 - 01 - 01实施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 DB12/T 518 —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 DB12/T 518 —2014《水稻良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与 DB12/T 518 —2014相比,除结构 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更改了良种田环境空气质量、灌溉水质量及产地土壤环境质量的要求(见 4.1,2014 年版的 4.1); —— 更改了了育秧技术规程(见第 5 章,2014 年版的第 5 章); —— 更改了本田管理技术的插秧、 施肥、 灌溉及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见第 6 章,2014 年版的第 7 章) ; —— 更改了运输 贮藏的规定(见第 9 章,2014 年版的第 10 章)。 本文件由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卢东琪、郑爱军、邓永卓、杨永安、谢静、张华颖、田猛、刘文贺、李翔、李 健、王云东。 本文件及其所替代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2014 年首次发布为 DB12/T 518 -2014; ——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 DB12/T 518 —2024 1 水稻良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稻良种生产的技术要求、育秧技术、本田管理、去杂、收获及运输储藏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常规水稻的良种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禾谷类 GB/T 7415 农作物种子贮藏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7316 水稻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范 NY/T 847 水稻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DB12/T 886 天津小站稻 基质育秧技术 DB12/T 887 天津小站稻 栽培技术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技术要求 良种田要求 4.1 4.1.1 应选择无检疫性病害、土壤肥力中上、排灌方便、集中连片的地块,应远离村庄道路、高大树 木,以及其他水稻育种材料。 4.1.2 环境空气质量、灌溉水质量及产地土壤环境质量的要求应符合 NY/T 847 的规定。 品种要求 4.2 应选择通过国家、天津市审定或天津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引种并在天津市推广的优质、高产、 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 质量要求 4.3 使用的原种质量应符合 GB/T 17316 的规定,生产的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 的规定。 5 育秧技术 DB12/T 518 —2024 2 每 50 kg种子,用 17 %杀螟•乙蒜素可湿性粉剂 250 g浸种(5~7)d,捞出后阴干 ,再用 10 %精甲 5.1 •戊•嘧菌悬浮种衣剂 125 mL包衣;或者每 50 kg种子,用 17 %杀螟•乙蒜素可湿性粉剂 250 g加 80 %乙 蒜素乳油 30 mL浸种,浸种时间( 5~7)d,再将捞出控净的稻种每 50 kg用 25 %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150 g拌种,堆闷( 12~24)h。 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8321 的规定。 5.2 其他技术环节应按 DB12/T 886 规定执行。 5.3 6 本田管理技术 插秧 6.1 宜于 5 月 10 日~5 月 20 日插秧,行株距应为 30 cm×(16~21)cm,每穴插( 4~6)株。 施肥 6.2 应按 DB12/T 887 的规定执行。 灌溉 6.3 插秧期水层应保持( 3~5)cm;分蘖期灌水应达( 10~15)cm;分蘖末期( 6月底-7月初)应根据 苗情晒田( 7~10)d;孕穗期至灌浆初期,应保持 10 cm水层;灌浆后期至成熟期宜间歇灌溉;收割前 (7~10)d停水。 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6.4 本田病虫草害防治技术见表 1。 表1 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防治对象 防治时期 推荐药剂及每 667m2用量 潜叶蝇 发生初期 10 %阿维菌素悬浮剂 6 mL; 或 3.2 %高氯甲维盐微乳剂 40 mL 稻水象甲 插秧前及插秧后( 5~7)d 10 %醚菊酯悬浮剂 (40~50)mL; 或 20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10 mL 二化螟 6 月中旬和 8 月上旬 40 %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8 g; 或 20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10 mL 水稻纹枯病 发病初期( 7 月上旬) 24 %噻呋酰胺悬浮剂 25 mL; 或 25 %吡唑醚菌酯乳油 (20~24)mL 穗颈稻瘟病 水稻破口前 5 d~7 d(8 月 10 日前后) 和齐穗期( 8 月 20 日前) 20 %三环唑可湿性粉剂 100 g; 或 40 %稻瘟灵乳油 100 mL 稻曲病 水稻破口前 5 d~7 d(8 月 10 日前后) 和齐穗期( 8 月 20 日前) 18.7 %丙环·嘧菌酯悬浮剂 40 mL; 或 23 %醚菌·氟环唑悬浮剂 50 mL 稻飞虱 百穴虫量达 1000 头 25 %吡蚜酮可湿性粉剂 20 g; 或 40 %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8 g DB12/T 518 —2024 3 表1 (续) 防治对象 防治时期 推荐药剂及每 667m2用量 稻田杂草(禾本科杂 草、莎草以及水绵) 耙地后 5 d内 60 %丁草胺乳油 150 mL+30 %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 (或吡嘧黄隆) 15 g+45 %三苯基乙酸锡可湿性粉剂 70 g 20 d后 20 %苄嘧磺隆水剂 100 mL 田埂除草 插秧前 20 %草甘膦水剂 (100~200)mL 7 去杂 在全生育期,应经常性开展去杂、去劣工作,且须保证于秧田期、抽穗扬花期、灌浆收获期进行 3 7.1 次去杂。 去杂应拔除全株并带离种子田。 7.2 8 收获 应分品种单打、单收,避免田间混杂。 8.1 宜在水稻成熟后期收获。收获后,入库前稻谷水分应≤ 14.5 %。 8.2 稻谷水分达标后应在晴天脱粒。 8.3 9 运输和储藏 应分品种单运、单藏。 9.1 储藏期间应保持室内通风干燥,温度≤ 10 ℃,湿度≤ 14 %,贮藏管理应按 GB/T 7415 的规定执行。 9.2 运输时应防破损、防雨淋、防混杂、防化学品污染。 9.3

.pdf文档 DB12-T518-2024 水稻良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天津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2-T518-2024 水稻良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天津市 第 1 页 DB12-T518-2024 水稻良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天津市 第 2 页 DB12-T518-2024 水稻良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天津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5 23:15:3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