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13.220.10 CCS C 83 12 天津市 地方 标准 DB12/T 1340—2024 高层住宅建筑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编制及 演练导则 Guidelines for preparation and exercise of fire fighting and emergency evacuation plans for high -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s 2024 - 08 - 09发布 2024 - 09 - 10实施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 DB12/T 1340 —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 天津市消防救援总队提出并归口 。 本文件起草单位: 天津市消防救援总队、红桥区消防救援支队。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郭兴强、张雪、郝那森、王静萱、尹桂旭、刘婷、贾帅、邢乐。 DB12/T 1340 —2024 1 高层住宅建筑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编制及演练导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给出了 高层住宅建筑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编制程序、主要内容、预案的培训和演练 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 高层住宅建筑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编制及演练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层住宅建筑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 建筑高度大于 27米的住宅建筑。 3.2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fire fighting and emergency evacuation plan 根据单位的人员、组织机构和消防设施等基本情况,为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初期灭火 和应急疏散,并为消防救援人员提供相关信息支持和支援所制定的行动方案总则。 3.3 全要素综合演练 comprehensive exercise of all elements 针对演练人员、消防设施和应急处置等三个方面的要素,结合高层住宅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结合 不同的火灾场景,开展的灭 火和应急疏散演练。演练前,应告知演练范围,公告并设置明显标识;演练 结束后,总结并及时对个案进行修订。 4 一般要求 高层住宅建筑应当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要素综合演练。微型消防站及志愿消防队每月至少开展一4.1 次灭火或应急疏散技能训练,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以消防设施与器材使用、应急疏散为重点的消防演练 活动。 在演练中应参照不同的火灾场景设置及下列的应急要领,进行针对性演练: 4.2 a) 火灾发生时,能直接安全疏散到室外的,应立即疏散,报火警; b) 建筑外贴临高层的车辆、充电桩、杂物、裙房等起火时,关闭窗、门,撤离,报火警;起火 物在楼门口或 烟气已经入楼内,则应于室内固守,等待救援; c) 建筑外立面装饰物、保温层、悬挂物起火时关闭 窗、门,立即撤离,报火警; d) 建筑内楼上层住户室内、楼道、楼梯间等部位起火时,报火警,室内固守; e) 建筑内同层发生火灾时,应按照下列应急要领进行演练: 1) 本住户起火时 ,立即扑救,报火警;如火势较大不能扑灭,立即关门,撤离并报火警; DB12/T 1340 —2024 2 2) 其他住户起火时,没有蔓延到楼道 ,关门,撤离,报火警;火势已蔓延到楼道,关门, 室内固守,报火警; 3) 楼道、楼梯间等部位起火时,立即扑救,报火警;火势较大不能扑灭,退回室内关门报 火警或沿楼梯撤离并报火警。 f) 建筑内楼下层住户起火时,楼道、楼梯间无烟,立即 撤离并报火警;楼道、楼梯间内高温、 浓烟,关门,室内固守,报火警; g) 地下层(车库)等部位起火时,关门,室内固守,报火警; h) 电缆、管道竖井等部位起火时,关门,室内固守,报火警。 初期火灾处置及应急疏散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4.3 a) 所有行动应服从现场消防救援人员的指挥; b) 带电物体起火扑救时,应先切断起火物电源,后扑救; c) 电动车的电池起火(电化学反应),发展迅速、扑救难度大,不建议居民扑救; d) 在向下撤离过程中,如楼道、楼梯间内出现高温、浓烟,可到避难层或邻居室内避险,或撤 回家中关门待援。 5 编制程序 成立工作组 5.1 针对可能发生的高层住宅火灾事故,成立预案编制工作组,负责预案编制的组织、审核及发布。 资料收集 5.2 5.2.1 高层住宅周边地质、地形、环境情况以及气象、水文、交通及消防资源等资料。 5.2.2 高层住宅建筑基本情况、平面布局(总平面布置,每层平面布置)、消防车通道、消防设施、 器材配置情况及防火间距资料。 5.2.3 高层住宅火灾隐患、租住人员、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分布统计情况。 5.2.4 建筑外贴临高层的车辆停靠区域、各类充电桩、杂物 堆放区、裙房,建筑外立面装饰物、保温 层、悬挂物等装修装饰情况;建筑内公共区域内配电箱、电梯机房等分布情况。 5.2.5 消防救援站、微型消防站及志愿消防队的情况。 编制预案与内部论证 5.3 5.3.1 预案编制 预案编制基本格式及要求参考附录 A。 5.3.2 内部论证 5.3.2.1 内部论证应采用桌面推演和现场实证的形式。 5.3.2.2 桌面推演采用模拟火灾事故处置的方式,逐步分析讨论、检验已编制预案的可操作性,预案 贴合实际、切实可行。 5.3.2.3 现场实证应参照不同的火灾场景设置及应急要领,检验已编制预案与实际场景的贴合性,满 足演练的效果和实操的需要。 预案评审与发布 5.4 5.4.1 评审形式 DB12/T 1340 —2024 3 预案编制单位组织评审。预案评审人员由业主、使用人、受委托的消防服务单位和消防安全领域技 术专家组成。 5.4.2 评审内容 预案评审内容主要包括:消防资源调查的全面性、内部论证的合理性、组织实施的可操作性。 5.4.3 预案发布 预案评审通过后,由业主、使用人、受委托的消防服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以正式书面文 本和电子文本的形式公开发布。 6 主要内容 建筑基本情况 6.1 建筑基本情况应包括 5.2资料收集的各项相关内容。 组织机构及职责 6.2 6.2.1 预案应明确组织指挥组,以及相对应的通讯联络组、灭火行动组、疏散引导组、防护救护组、 后勤保障组、技术保 障组,具体岗位职责参见附录 B。 6.2.2 组织指挥组由业主、 使用人、受委托的消防服务单位的相关负责人组成,负责人员、物资调配, 协调灾情处置现场等有关工作,批准预案的启动与终止,组织预案的演练,组织保护事故现场,收集整 理相关数据、资料,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讲评。 6.2.3 预案的组织指挥组负责组织日常演练。在实际灾情处置行动中应根据现场情况,调配、指挥各 组实施灭火救援行动。 响应启动与现场处置 6.3 6.3.1 响应启动 6.3.1.1 当确认火灾时,启动预案及对应的响应程序。 6.3.1.2 设有消防控制室的, 由消防控制室启动预案。 未设置消防控制室的, 由现场值班负责人启动。 6.3.2 现场处置 针对不同的火灾场景设置及应急要领,给出现场初期处置方案。 响应终止 6.4 6.4.1 灭火和应急疏散处置工作结束,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各组人员可撤离现场,响应终止。 6.4.2 明确响应终止的基本条件、要求和责任人。 7 培训和演练 培训 7.1 7.1.1 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基本情况、消防设施情况、疏散方案。 7.1.2 不同的火灾场景设置及应急要领。 7.1.3 消防设施、器材的操作使用方法。 DB12/T 1340 —2024 4 预案的演练 7.2 7.2.1 演练基本流程 演练实施基本流程包括计划、准备、实施、总结、持续改进五个阶段。 7.2.2 演练的内容 7.2.2.1 桌面推演 在桌面演练过程中,演练执行人员按照预案发出信息指令后,参演单位和人员依据接收到的信息, 以回答问题或模拟推演的形式,完成 灭火和应急疏散 活动。岗位设置人员和推演流程 通常按照 以下四个 环节循环往复进行 : a) 注入信息:执行人员通过多媒体文件、沙盘、消息单等多种形式向参演单位和人员展示演练 场景,展现 火灾事故发生发展情况 ; b) 提出问题:在每个演练场景中,由执行人员在场景展现完毕后根据演练方案提出一个或多个 问题,或者在场景展现过程中自动呈现处置任务,供演练参与人员根据各自角色和职责分工 展开讨论; c) 分析决策:根据执行人员提出的问 题或所展现的决策处置任务及场景信息,参演单位和人员 分组开展思考讨论,形成处置决策意见; d) 表达结果:在组内讨论结束后,各组代表按要求提交或口头闸述本组的分析决策结果,或者 通过模拟操作与动作展示处置活动。 各组决策结果表达结束后,可对演练情况进行简要讲解,接着注入新的信息。 7.2.2.2 实战演练 按照预案,有序推进各个场景,开展现场点评,完成各项演练活动,妥善处理各类突发情况,宣布 结束与意外终

.pdf文档 DB12-T 1340-2024 高层住宅建筑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及演练导则 天津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2-T 1340-2024 高层住宅建筑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及演练导则 天津市 第 1 页 DB12-T 1340-2024 高层住宅建筑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及演练导则 天津市 第 2 页 DB12-T 1340-2024 高层住宅建筑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及演练导则 天津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5 23:10:0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