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30 CCS B 52 12 天津市 地方标准 DB12/T 1322—2024 稻田培育蟹种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earing juvenile crab in rice field 2024-04-09发布 2024-05-10实施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 DB12/T 1322 —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天津市水产研究所、 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天津三缘宝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钟文慧、戴媛媛、徐晓丽、钱红、 郝俊、邱金来、孟一耕、郝爽、白晓慧、李 文雯、王健、房骏 、张玉梅、时文新 。 DB12/T 1322 —2024 1 稻田培育蟹种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 稻田培育 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 sinensis )(以下简称河蟹)蟹种(扣蟹)的环境条 件、稻田工程、放养前准备、蟹苗投放、 投饲管理、日常管理、捕捞、越冬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地区稻 田培育蟹种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6435 中华绒螯蟹 亲蟹、苗种 NY/T 847 水稻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5361 无公害农产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 1078 中华绒螯蟹配合饲料 SC/T 1135.3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第3部分:稻蟹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环境条件 稻地土壤条件及环境质量 应符合NY/T 847,水质应符合NY/T 5361 的要求。 5 稻田工程 5.1 沟渠 利用稻田现有沟、进排水渠,每年清整疏浚后使用。 如开设条形养殖沟或环形养殖沟应符合 SC/T 1135.3的规定。 5.2 进排水设施 进排水管口设在稻田对角或相对侧田埂上,用密眼袖网包好,排水管口为双层密眼袖网;网目孔径 不超过3.0 mm,防外逃且不阻水。 管口周围田埂 应压实不留缝隙 。 5.3 防逃设施 田埂夯实, 在稻田与沟渠 四周田埂上用幅宽不小于 60cm的防逃材料 (塑料膜、防逃网等) 建防逃 墙,上部高出地面 50 cm~60 cm,下端呈L形埋入土下 10 cm。外侧用木桩 或竹竿和 绳子将其固定,木 桩相互之间间隔 80 cm~100 cm为宜,内侧接头处光滑不留缝隙 ,四角拐点处 呈弧形拐角。 DB12/T 1322 —2024 2 6 放苗前准备 6.1 消毒除害与水质监测 养殖沟渠在放苗前半月泼 洒含氯石灰消毒,用量 150 kg/hm2~225 kg/hm2。投放蟹苗前一周,杀灭 稻田、环沟内野杂鱼。检测进排水渠、环沟、田间沟水质,氨氮低于 0.2 mg/L,亚硝酸盐低于 0.1 mg/L, 溶解氧5.0 mg/L以上适宜投放。 6.2 移栽水生植物 养殖沟渠内 可移栽轮叶黑藻、伊乐藻、菹草、苦草 或浮萍等水生植物 。 7 蟹苗投放 7.1 时间 5月下旬至 6月中旬。 7.2 质量 蟹苗应符合GB/T 26435 的规定,要求 活力强,出池时水体盐度不高于 4,淡化时间不少于 7天,规格 1.4×105只/千克~1.7×105只/千克为宜。 7.3 密度 根据稻田条件,投放蟹苗(大眼幼体) 密度2.25 kg/hm2~5.25 kg/hm2为宜。面积大于 6 hm2的稻田 种养单元,实行以田间生物饵料为主要食物来源的粗放式养殖,蟹苗投放密度不宜超过 3.75 kg/hm2。 7.4 方法 选择晴天傍晚或清晨,将 蟹苗于稻田沟渠上风口 均匀投放 入沟渠。经过长途运输的 蟹苗,投放前需 注意运输温度与稻田 水温差不宜超过± 2 ℃,可将苗箱浸入稻田水中 2 min后提起,反复操作 2~3次后 再行投放。 8 投饲管理 8.1 饲料质量 应符合SC/T 1078 的规定。 8.2 投饲方式 应符合SC/T 1135.3的规定。 9 日常管理 早晚巡田,观察摄食、活动、蜕壳、水质变化等情况;检查防逃设施有无破损,堤埝有无漏洞,下 雨时视水位及时排水。 10 捕捞 DB12/T 1322 —2024 3 10月初陆续起捕,可 采取地笼张捕或 在进排水口处 、稻田边角 设置陷阱等方法 。 11 越冬管理 11.1 越冬池准备 将池塘或稻田沟渠提前进行清淤、晾晒 后,作为 蟹种越冬池,可选用含氯石灰对越冬池进行消毒 。 越冬池需配备增氧 设备。 11.2 蟹种质量 剔除早熟蟹, 蟹种应符合 GB/T 26435 的规定。蟹种转入越冬池前应 进行病原检测,要求不携带“颤 抖病”、“牛奶病”病原等。 11.3 投放密度 以7500 kg/hm2~12000 kg/hm2为宜。 11.4 水质管理 越冬池塘或沟渠水深 2.0 m以上为宜,水体溶解氧保持在5.0mg/L以上。 11.5 投饲管理 池塘水温10 ℃以上时, 宜保持投喂, 饲料日投饲量应符合 SC/T 1135.3的规定, 并 根据天气、 水质、 摄食情况等适时调整 。 11.6 封冰期管理 勤巡塘, 封冰期及时打冰眼; 定期检查增氧设备, 确保其正常运行, 保持增氧机周围的水面 不结冰; 及时扫雪。

.pdf文档 DB12-T 1322-2024 稻田培育蟹种技术规范 天津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2-T 1322-2024 稻田培育蟹种技术规范 天津市 第 1 页 DB12-T 1322-2024 稻田培育蟹种技术规范 天津市 第 2 页 DB12-T 1322-2024 稻田培育蟹种技术规范 天津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5 23:08:5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