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40 CCS B 64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953—2024 代替 DB11/T 953—2013 林地碳汇计量监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ccounting and monitoring of forest land carbon sink 2024 - 12 - 25 2025 - 04 - 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1/T 953—2024 I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碳库的选择与确定 ..................................................................... 2 5 计量与监测要求 ....................................................................... 2 附录A(资料性)数据采集记录表 ......................................................... 9 附录B(资料性)森林常见树种生物量异速生长方程 ........................................ 11 附录C(资料性)森林常见树种树木根茎比与生物量扩展因子参考值 .......................... 12 附录D(资料性)常见树种的木材密度 .................................................... 14 附录E(资料性)不同温带森林类型地下生物量、灌、草及枯落物生物量换算参数 .............. 15 附录F(资料性)常见树种的含碳率 ...................................................... 16 附录G(资料性)碳排放计量参数记录表 .................................................. 18 参考文献 .............................................................................. 20 DB11/T 953—2024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11/T 953—2013《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技术规程》。与DB11/T 953—2013相比,除结 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碳库的选择与确定(见 第4章,2013年版的第4章); ——删除了城市绿地调查方法(见2013年版的第5章); ——修改了计量与监测方法中的公式表达(见5.2,2013年版的5.3); ——删除了城市绿地部分树种地上生物量异速生长方程(见 2013版的附录C)。 本文件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园林绿化规划和资源监测中心(北京市林业 碳汇与国际合作事务中心 )、北京林业大学、中关村绿色碳汇研究院、北京建工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小平、刘进祖、朱建刚、蒋薇、张峰、李瑞生、周彩贤、李伟、何桂梅、杨 洋、周泽圆、于海群、韩艺、谢静、姬宏旺、李延明、郭佳、李新宇、谢军飞、戴子云、刘秀萍、王行、 段敏杰、李嘉乐、赵松婷、许蕊、张国锋、魏雅芬、张玉强、倪静宜、王天罡。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11/T 953—2013;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11/T 953—2024 1 林地碳汇计量监测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林地碳汇计量监测中的碳库选择与确定、计量与监测要求 等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地区林地的碳汇计量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HJ 695 土壤 有机碳的测定 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法 LY/T 1237 森林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及碳氮比的计算 LY/T 3330 森林土壤碳储量调查技术规程 NY/T 1121.4 土壤检测 第4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 DB11/T 1787 二氧化碳核算和报告要求 其他行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林地碳汇 forest land carbon sink 林地吸收并固定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量。 3.2 林地碳库 forest land carbon pool 林地存储碳的各组成部分。 注:主要包括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枯落物、枯 死木和土壤有机质。 3.3 地上生物量 above-ground biomass 地表以上以干重表示的所有活体植物的重量。 注:包括乔木层干、桩、枝、皮、种子、叶和下木层灌木、草本和幼树。 3.4 地下生物量 below-ground biomass DB11/T 953—2024 2 地表以下以干重表示的所有活体植物的重量。 注:包括根状茎、块根、板根在内的所有活根。 3.5 枯落物 dead organic matter for litter 土壤层以上,直径小于5.0 cm,处于不同分解状态的所有死的植物体。 注:包括凋落物、腐殖质以及死根。 3.6 土壤有机碳 soil organic carbon 土壤矿质土和有机土中的有机碳储量。 注:包括泥炭土、砂砾层。 3.7 碳储量 carbon stock 在特定时间内保留在某个碳库中碳的质量。 3.8 含碳率 carbon fraction 单位干物质的碳比值。 3.9 生物量扩展因子 biomass expansion factor 林分单位面积优势树种(组)的生物量与单位面积优势树种(组)蓄积量的比值。 4 碳库的选择与确定 碳库选择时宜充分考虑成本有效性、保守性和降低不确定性的原则,本文件中林地碳库主要包括地 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枯落物和 土壤有机质。 5 计量与监测要求 5.1 调查方法 5.1.1 样地抽样与设置 5.1.1.1 抽样方法 根据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样地的起源、森林类型和林龄及树种等具体情况,采用典型取样法,每种类 型抽取不少于3个样地。如果现有一类清查样地不能完全满足林地碳汇计量监测要求,可根据需要增设 有典型代表性的样地类型。 DB11/T 953—2024 3 5.1.1.2 样地与样方设置 样地定位样点作为样地西南角,统一标记并编号。增设的乔木典型样地为25.82 m×25.82 m,以样 地西南角为起点,测量角度和距离,闭合差小于1/200。对于在坡地上的样地,应按照垂直投影面积进 行坡度校正。 灌木层、草本层和枯落物层采用样方调查。灌木层样方规格2 m×2 m,共设置5个,分别位于样地 西南角向西 2 m处、西北角向北2 m处、东北角向东2 m处、东南角向南 2 m处和中心点,草本层、枯落物 层按1 m×1 m在灌木样方内设置并进行生物量调查。土壤剖面调查设置在样地东南角向东 2 m处。样地 及样方设置见图1。 图1 林地样地与样方设置图 5.1.2 乔木层调查 调查并记录乔木样地因子,包括起源、土壤类型、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下层主要植被类型及盖 度等;对所有胸径大于2 cm的活立木进行每木检尺,记录样木因子,包括树种、胸径、树高、生长状况 等。记录信息见表A.1。 5.1.3 灌木层调查 调查样方内灌木种类(包括起测胸径小于2 cm的乔木植物)、地径、盖度、株数、株高等。选择样 方中3株平均大小的标准木,采用全株收获法分别测定其地上干、枝、叶和地下根系的鲜重,各选取干、 DB11/T 953—2024 4 枝、叶和根样品300 g测定其干重。如为丛生灌木,则在样方内选取1~2丛平均冠幅的灌丛,采用完全 收获法测定其鲜重和干重。样品统一编号、贴标签,标明样品采集的样地号、样方号和采集日期,记录 信息见表A.2。 5.1.4 草本层调查 调查样方内草本植物种类、丛数量、高度、盖度,收集样方内全部草本测定鲜

.pdf文档 DB11-T 953-2024 林地碳汇计量监测技术规程 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1-T 953-2024 林地碳汇计量监测技术规程 北京市 第 1 页 DB11-T 953-2024 林地碳汇计量监测技术规程 北京市 第 2 页 DB11-T 953-2024 林地碳汇计量监测技术规程 北京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5 23:08:1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