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35.240 CCS L 70/84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2375—2024 城市运行监测指标体系 City operation monitoring indicators system 2024 - 12 - 25发布 2025 - 04 - 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1/T 2375—2024 I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指标设立原则 ........................................................................ 1 5 指标总体框架 ........................................................................ 1 6 指标分类及描述 ...................................................................... 2 附录A(资料性) 城市运行监测指标体系 ................................................. 6 参考文献 ............................................................................... 9 DB11/T 2375—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大数据中心、中关村科 学城城市大脑股份有限公司、中电云计算技术有限 公司、北京数梦工场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伟利、周欢、陈桂红、吴学军、王琦、张鑫、李娜、张琳、徐海琛、李浩浩、 徐起、沙合宁、郭冉、王晓萍、白晶、许仲林、李莹莹、胡宁、马建威、周治国、梅岳磊、李翔文。 DB11/T 2375—2024 III 引言 为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客观的城市运行监测指标体系 ,反映城市综合运行状况和各行业、各领域 发展和运行情况,本文件立足于北京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框架及有关要求,围绕各级决策“一网慧治” 建设总体目标,结合本市政务部门主要职责及核心业务数据,梳理归纳了适用于北京市的城市运行监测 指标体系总体框架 ,用于承载和管理各类城市运行指标,为构建以动态监测、精细管理、高效决策等为 核心的城市运行管理 与决策支撑应用体系提供数字基础支撑。 DB11/T 2375—2024 1 城市运行监测指标体系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城市运行监测指标体系的设立原则、总体框架、分类及描述 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及下辖行政区的城市运行监测指标体系的 建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城市运行监测指标 city operation monitoring indicator 城市各政务部门及行业领域运行管理过程中,可以从时间、区域和属性等维度量化、动态表征特定 业务运行状态和能力的数据指标。 指标分类 indicators categorization classification 对城市运行监测指标按 其功能、领域进行结构化后的归类。 4 指标设立原则 城市运行监测指标体系 制定遵循如下原则: a) 系统性:以“优政、惠民、兴业”为导向,系统反映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 质量和水平; b) 客观性:指标分类科学、合理、规范,指标来源可追溯、有依据,能够量化、动态反映城市各 领域的运行情况; c) 可操作性:指标体系具备可实际落地的应用场景,能够适应北京智慧城市建设不同阶段的目标 和任务推进需要。 5 指标总体框架 城市运行监测指标体系总体框架 共包含6个一级指标分类、 35个二级指标分类,见图1。指标分类依 据如下: a) 充分考虑北京智慧城市建设特征、各政务部门业务职能及各行业领域运行特点,制定指标体系 总体框架,确定一级指标分类和二级指标分类; b) 一级指标分类反映城市基本要素及其组成关系,覆盖各个管理机构的职能领域,体现指标分类 的综合性及辐射度,凸显城市运行管理事务的本质; DB11/T 2375—2024 2 c) 二级指标分类包含一级指标分类下的各项细分业务领域,体现核心元素及内涵要义,准确表达 涵盖的指标内容及特征,便于具体指标项的设计和归类。 图1 城市运行监测指标体系总体框架 6 指标分类及描述 社会民生 社会民生涵盖教育事业、人口就业、社会保障、医药卫生、民政民生、住房保障、文体文娱、居民 生活及农业农村领域的资源配置与服务能力指标。社会民生指标分类及描述见表1,指标示例见附录A。 表1 社会民生指标分类及描述 一级指标分类 二级指标分类 描述 社会民生 教育事业 反映全市各级各类教育资源投入、学位学科建设、教育学校设置、考试 招生、学生就业、教学水平评估等方面的状态或成效。 人口就业 反映全市人口动态、公共人力资源服务、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调控、促进 就业、职业技能鉴定、积分落户管理等方面的状态或成效。 社会保障 反映全市养老服务、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与调控等方面的状态 或成效。 医药卫生 反映全市卫生健康服务资源配置、疾病预防控制、临床综合评价、公共 卫生监督管理、医疗卫生行业监督管理、计划生育、药品 /医疗器械 /化妆 品监督管理、医保支付医药服务价格信息监测、医疗服务分级疗诊等方 面的状态或成效。 民政民生 反映全市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困境儿童保障、社会救助、婚姻登记、社 会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状态或成效。 DB11/T 2375—2024 3 表1 社会民生指标分类及描述 (续) 一级指标分类 二级指标分类 描述 住房保障 反映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建设管理、建筑市场监督管理、房地产 市场监测分析、房屋管理、住房公积金管理等方面的状态或成效。 文体文娱 反映基层文化设施和旅游设施建设、文旅资源保护、文旅市场监管、公 共体育设施管理、体育活动及运动员管理、文物及博物馆管理、广播电 视机构及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等方面的状态或成效。 居民生活 反映全市居民收入和支出、居民生活必需品保障、粮食流通、应急物资 供求监测预警等方面的状态及或成效。 农业农村 反映全市农产品生产、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农灾及病虫害防治、农业投 入品监督管理、农产品质量监测溯源、农村土地流转等方面的状态或成 效。 环境资源 环境资源涵盖全市水资源、规划自然资源、园林绿化、生态环境与气象领域的开发、保护与管理效 能相关指标。环境资源指标分类及描述见表2,指标示例见附录A。 表2 环境资源指标分类及描述 一级指标分类 二级指标分类 描述 环境资源 水资源 反映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水文水资源监测、节约用水、 涉水违法查处等方面的状态或成效。 规划自然资源 反映全市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不动产登记、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 管理、耕地保护、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地质勘查和矿产资源管理、勘 察设计和测绘地理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状态或成效。 园林绿化 反映全市园林绿化生态保护修复、城市绿化美化和植树造林、森林 /湿地 资源监督管理、公园行业管理、动植物资源监督管理、森林火灾防治等 方面的状态或成效。 生态环境 反映全市环境污染防治监管、污染减排目标落实、生态保护修复、生态 环境监测评价、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处置等方面的状态或成效。 气象 反映全市气象预报、气象灾害防御预警、气候资源利用保护等方面的状 态或成效。 公共管理 DB11/T 2375—2024 4 公共管理涵盖城市管理、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政务服务、数字基础与公用事业相关指标,综合反 映城市管理效能与公共服务水平。公共管理指标分类及描述 见表3,指标示例见附录A。 表3 公共管理指标分类及描述 一级指标分类 二级指标分类 描述 公共管理 城市管理 反映全市城市管理专

.pdf文档 DB11-T 2375-2024 城市运行监测指标体系 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1-T 2375-2024 城市运行监测指标体系 北京市 第 1 页 DB11-T 2375-2024 城市运行监测指标体系 北京市 第 2 页 DB11-T 2375-2024 城市运行监测指标体系 北京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5 23:04:0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