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99 CCS B 64 6505 哈 密 市 地 方 标 准 DB 6505/T 191—2024 农田防护林抚育管护技术规程 The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of shelterbelts 2024 -06- 25发布 2024 -07- 25实施 哈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6505/T 191—2024 I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哈密市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文件由哈密市林业和草原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哈密市林业工作站(哈密市林业技术推广站)、哈密市林果业技术推广中心、伊 州区林业和草原局、巴里坤林业和草原局、伊吾县林业和草原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 李晓原、买买提·热合曼、彭锋、李小锋、艾合买提·卡德尔、张迎春、张玲、 亚库甫·亚森、朱艳茹、艾尼瓦尔·艾买提、牙生·卡德尔、祖比牙·艾合买提。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请咨询哈密市林业工作站(哈密市林业技术推广站)。 对文件的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哈密市林业工作站(哈密市林业技术推广站)(哈密市伊州区八 一南大道46号奥科花苑小区8号楼三楼)、哈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哈密市伊州区前进西路14号)。 哈密市林业工作站(哈密市林业技术推广站)联系电话:0902-2251020,传真:0902-2260370,邮 编:839000。 哈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系电话:0902-2250279,传真:0902-2251069,邮编:839000。DB 6505/T 191—2024 1农田防护林抚育管护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哈密市农田防护林的抚育管护原则、林带抚育、管护措施、病虫害综合防治和档案管 理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哈密市域内的农田防护林管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5781 森林抚育规程 LY/T 1690 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LY/T 2083 全国营造林综合核查技术规程 退化防护林修复技术规程(试行) 办生字〔2023〕80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农田防护林 farmland shelterbelt 为改善气候、土壤、水文条件,防止自然灾害,特别是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创造有利于农 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以保障农业稳产高产,在农田中或沿农田边缘营造的带状或网状林分。 3.2  有效株树 effective number of plants 在一定面积内,树种按照株行距栽植整齐、搭配合理后的林木数量。 3.3  保存率 preserving rate 造林成活3 a后采用样行或样地调查法调查,样行或样地内保存株数与设计株数之百分比。 3.4  林带 forest belt 在农田、草原、居民点、厂矿、水库周围和铁路、公路、河流及渠道两侧等,以带状形式营造的具 有防护作用的树行总称。 3.5  幼龄林 young growth 森林生长发育在幼年阶段,即林分完全郁闭前的时期。DB 6505/T 191—2024 23.6  中龄林 lmmature timber 林冠郁闭后至林分成熟前的时期。 3.7  成熟林 mature forest 林木在生物学及工艺方面都已进入成熟,直径生长已非常缓慢或基本停止。 3.8  成活率 survival rate 采用样行或样地调查法,当年种植的成活株数与设计株数之百分比。 4 抚育管护原则 4.1 管护到位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严格落实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守护绿色生态成果。 4.2 定期巡林 片区林长督察落实管护工作,依靠法律法规强化资源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到位。 4.3 保障水源 坚持以水定林、量水而行、适地适树,坚持生态优先,充分发挥防护效益。 4.4 营造混交林 退化林修复及新造农田防护林时,选择优良乡土树种营造混交林。 5 林带抚育 5.1 灌溉 5.1.1 林带需建立完善灌溉系统,科学合理设置灌溉方式,可采取漫灌、沟灌、喷灌、滴灌等。 5.1.2 每年春灌、冬灌和林木生长关键期灌溉需保障配水量和配水时间并及时灌溉。山北林带进行4 次~6次足量灌溉,山南林带进行5次~7次足量灌溉。在水源充足的情况下,可适时灌溉。 5.1.3 漫灌林带的林床应平整,林床四周设有通直埂子,有坡度的林带每间隔10 m~20 m设拦水横埂, 便于林带有效灌溉,提高灌溉效率。 5.2 修剪 5.2.1 中幼龄林 在每年3月~4月树液流动前定主干剪去竞争枝、减除根部萌蘖条,确保林带通风透光,科学修剪, 修枝技术要求按照GB/T 15781执行。 5.2.2 成熟林 每3 a~5 a修剪1次,去除病死(弱)枝,对过密枝进行通风透光修剪,并使剪口平滑。 5.3 施肥DB 6505/T 191—2024 35.3.1 施肥方式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针对中幼龄林、成熟林采用穴施、沟施等施肥方式。 5.3.2 中幼龄林施肥 每年5月~6月林木生长期,施氮磷钾速效复合肥1次,施肥量为450 kg/ha~750 kg/ha。 5.3.3 成熟龄林施肥 每年5月~8月林木生长关键期, 施氮磷钾速效复合肥2次~3次, 施肥量为750 kg/ha~1200 kg/ha。 5.4 抚育修复 5.4.1 农田防护林林带行数不少于2行,一般应保持4行及以上。对于退化程度不同的林带,结合树 种、林龄及时进行修复。 5.4.2 行间缺株较多的林带或经营不当、严重受害的低效林应进行补植补造,使林带保存株数不低于 设计株数的65%,低效林判别标准参照LY/T 1690执行,补植技术按照《退化防护林修复技术规程(试 行)》执行。 5.4.3 断行的林带应进行补植,确保林带的有效株数。 5.4.4 有效株数少于40%的林带,应进行全面更新造林,更新造林技术按照GB/T 15776执行。 5.5 林带管理 5.5.1 中耕 新造农田防护林,定期进行中耕除草,中耕深度一般为10 cm,防止杂草与苗木争水争肥。针对幼 龄林在灌溉后进行中耕除草、松土,防止土壤板结,保水保墒。 5.5.2 除草 及时清理杂草、杂灌以及枯枝落叶,不具备施肥条件的林带可将枯枝落叶层覆土压实留存于距离树 干50 cm~80 cm范围,改良土壤结构和肥力。 5.5.3 除蘖 及时清除幼龄林根部萌发的萌条,避免消耗养分。 5.5.4 林床 距离林带外行林木30 cm~50 cm设置林床,确保灌溉保水。 5.5.5 禁止行为 林带管理时不应出现以下行为: a)挖设断根沟,断根沟断伤林木根系; b)在幼林地内毁苗、放牧等行为; c)排放重金属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 6 管护措施 6.1 专人管护DB 6505/T 191—2024 4以林长制为抓手巡林护林,落实专职或兼职管护人员,加强有效管理。 6.2 面积核实 按照林业行业标准对现有保存率65%(含)以上,或有效株树达到设计株树的65%(含)以上的 农田防护林林带,由区县林草主管部门核实面积,以亩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1位。最小起算面积为1 亩。 6.3 落地上图 标注林带四至坐标(CGCS 2000),针对年度计划并完成的抚育管护、退化林修复以及补植补造的 农田防护林,利用“造林绿化落地平台”落地上图。 6.4 病虫害监测 及时监测和防治病虫害,监测覆盖率达到100%。防治技术措施见本文件第7章。 6.5 护林防火监测 严格做好护林防火监测,每隔3 a~5 a清理1次林下可燃物,确保林木无火灾发生。农田防护林管 护过程中,林木无人为纵火烧毁行为发生,林带内无点火痕迹。 6.6 基础防护措施 牧区农田防护林有围栏和警示牌;防护林主干1.3 m以下涂白,避免牲畜啃食和鼠、兔危害。 7 病虫害综合防治 7.1 主要病害 7.1.1 腐烂病 7.1.1.1 人工防治 7.1.1.1.1 树干涂白,每年秋末均匀调和生石灰、食盐、水及硫磺粉等物质,涂刷于树干1.3 m以下 的基部,预防腐烂病。 7.1.1.1.2 清理病枝落叶,管护中密切关注树木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清理病害枝及枯死株并运出 林带外。春季造林后及时灌水,管护到位增强生长势。 7.1.1.2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先用小刀刮皮将患病处刮为菱形, 再用50%甲基托布津50倍液或50%退菌特100倍液涂 抹2次~3次。 7.1.2 溃疡病 7.1.2.1 人工防治 7.1.2.1.1 起苗、运输时保护树干,严格进行防疫检查。 7.1.2.1.2 栽植前,缩短苗木运输期及假植期。 7.1.2.1.3 栽植后,及时足量灌水,使树体增强抗性。

.pdf文档 DB 6505-T 191-2024 农田防护林抚育管护技术规程 哈密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 6505-T 191-2024 农田防护林抚育管护技术规程 哈密市 第 1 页 DB 6505-T 191-2024 农田防护林抚育管护技术规程 哈密市 第 2 页 DB 6505-T 191-2024 农田防护林抚育管护技术规程 哈密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5 22:51:1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