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01 CCS B 05 DB 5307 丽江市 地方 标准 DB 5307/T 35—2024 代替 DB 5307/T 35 -2021 软籽石榴栽培技术规程 2024 - 10 - 14发布 2024 - 12- 30实施 丽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5307/T 35 —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 DB 5307/T 35 -2021《软籽石榴栽培技术规程》,与 DB 5307/T 35 -2021相比,主要技术 变化如下: a) 增加了“术语与定义”(见 3); b) 更改了“海拔”(见 2021年版的3.1)的内容,重新定义了适宜种植的海拔高度(见 4.1); c) 更改了“园地选择”(见 2021年版的3.1)的内容,增加了“光照”中对软籽石榴的喜光植 物学特性的定义(见 4.2);增加了“温度”并详细描述了软籽石榴对温度的要求(见 4.3); 增加了“土壤”中对土壤 PH值的区间要求(见 4.4); d) 增加了“品种选择”(见 2021年版4.1)里适宜丽江种植的新品种“中农红软籽石榴”(见 5); e) 删除了“种苗繁育”(见 2021年版4.2); f) 更改了“栽植密度”(见 2021年版5.3)的内容,增加了株行距范围和坡地适宜株行距(见 6.2); g) 将“四季修剪”(见 2021年版7.3)的“冬季 修剪”(见 2021年版7.3.1)、“春季抹芽” (见2021年版7.3.2)、“夏季修剪”(见 2021年版7.3.3)、“冬季修剪”(见 2021年版 7.3.4)修改为“修剪”(见 7.3)的“抹芽”(见 7.3.1)和“冬季修剪”(见 7.3.2); h) 删除了“合理灌溉”(见 2021年版6.1.3)中萌芽水的促进开花座果这个内容(见 8.3.2); i) 修改了“合理灌溉”(见 2021年版6.1.3)中花期水的具体管理细则(见 8.3.3); j) 增加了“放蜂授粉”(见 2021年版6.3.1)中对蜜蜂的保护方法(见 9.1); k) 增加了“保花保果”(见 2021年版6.3.2)中0.5%磷酸二氢钾的用量(见 9.2); l) 增加了“套袋前喷药”(见 9.4)和“摘袋”两个果期管理内容(见 9.5); m) 删除了“果实采收”(见 2021年版7)中果实分级的内容并删除了附表 2(见9.7); n) 增加了附录 A中对药剂使用量和使用方法以及立枯病、褐斑病的防治方法(见附录 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丽江市经济作物工作站提出。 本文件由丽江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丽江市经济作物工作站、 永胜正合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永胜县农业农村 局、永胜县园艺技术推广站、永胜县科学技术协会、永胜县植保植检站、永胜县生物技术推广站、丽江 市种子站、永胜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永胜县农机服务中心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春华、和晨曦、马学林、王正合、唐宗福、陈书、李青松、童绍建、黄建宇、 张建祥、黄会帮、杨任松、杨云福、罗成燕、杨晓云、子钰卿、赵彦华、宋安航、李燕。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21年首次发布为 DB 5307/T 35 -2021。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 5307/T 35 —2024 1 软籽石榴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软籽石榴在丽江市种植区域规范化栽培的园地选择与规划、 品种选择、 定植、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丽江 市软籽石榴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 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试行)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 质量 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苗木假植 软籽石榴苗木起苗后不能立即定植时,为了防止苗木根系失水干枯、保持活力而采 取的措施。 萌芽期 软籽石榴树从冬季休眠状态开始苏醒,芽体开始膨大、展开,露出幼嫩的芽叶的时 期。 膨果期 软籽石榴果实从坐果后开始迅速生长、体积不断增大的时期。 软籽石榴 石榴科石榴属浆果类植物石榴中的一个种仁柔软的品类,其籽粒中等至大型,种仁 柔软可食。 4 园地的选择与规划 DB 5307/T 35 —2024 2 海拔 软籽石榴在丽江产地范围内适宜种植的海拔为 1 450 m~1 700 m。 光照 软籽石榴是强喜光落叶果树,种植应选择光照充足的阳坡或地块。 温度 适宜年均温16 ℃~19 ℃,现蕾到果实成熟需 ≧10 ℃的有效积温在 2 000 ℃以上; 年生长期内,要求 ≧10 ℃以上活动积温在 3 000 ℃以上,在建立软籽石榴园时,选择冬 季极端低温在 -10 ℃以上地区较为安全。如果温度过低,应设法防寒。在地势选择上, 最好避开集聚冷空气的地方,否则会出现冻害;夏季高温会造成果皮着色不好,籽粒不 成熟就提前褐变、白籽粒高,严重影响果实内外质量。 土壤 土层厚度 60 cm以上,pH为6.5~7.5长势最佳,土壤要求沙壤土、壤土。 种植环境 园地环境条件应符合 NY/T 391 的规定,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 GB 3095的规定,土壤质 量应符合 GB 15618 的规定。软籽石榴忌涝,园地要求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 园地的规划 建园前应明确国家界定的土地性质, 选择非基本农田 的地块。 建园前应做好生产区、 道路、排灌系统等规划设计。 5 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丽江种植的品种,例如:突尼斯软籽石榴、红如意软籽石榴、中农红软籽 石榴等,这 3个品种在丽江 1 450 m~1 700 m的海拔范围内均适宜种植。 6 定植 整地 栽植前全面整地,翻犁深度为 30 cm~40 cm,半山区坡地、丘陵区建成反坡梯田或 挖鱼鳞坑。 栽植密度 平地株行距为 3 m×4 m ~2.5 m×3 m ,每667 m2栽55株~89株;坡地株行距为 2.5 m×3 m,每667 m2栽89株。 塘(穴)规格及培肥 DB 5307/T 35 —2024 3 按栽植密度定点挖穴,塘(穴)深 60 cm,长、宽各 100 cm,每塘(穴)施入 40 kg~ 50 kg的优质腐熟农家肥或者商品有机肥与土和磷肥( P2O5)0.5 kg混均匀后回填,先回 表土,后回底土,定植塘(穴)回填土高出地面 20 cm。 栽植时间 定植时间应选择立春前 10 d或萌芽前的休眠期或 雨季,袋苗全年均可定植。 苗木质量与假植、运输 6.5.1 软籽石榴苗木标准 挑选嫁接口愈合良好,生长健壮,充分木质化,嫁接口以上的茎粗 0.6 cm以上,高 度1 m以上, 侧根数量不少于 5条, 侧根长度不低于 15 cm, 没有病虫害及机械损伤的苗木。 6.5.2 苗木假植 调入、调出苗木或出圃后不能立即栽植的应进行假植,方法是选择背风向阳处挖深 50 cm、宽30 cm的假植沟,苗木斜放在沟里,填土 30 cm~50 cm。 6.5.3 苗木运输 苗木在运输中要注意遮荫、保温、保湿,防止苗木失水。 栽植方法 栽植时苗木根部用细土将种植塘(穴)填满 2/3时,轻提苗木,使根系舒张,再继续 回填至根茎部,踏实苗木回填土,确保根系舒展并与土壤紧密结合。栽后做 0.5 ㎡的圆 盘状垄沟 ,浇透定根水。栽植时注意肥料不要与根系直接接触。 7 整形修剪 三主枝开心形 栽植第一年: 栽植后60 cm~80 cm定干。萌芽后选择方位、间距适宜的三枝作为主 枝培养, 第一主枝距离地面 40 cm,其余主枝均匀分配。主枝用棍棒梆扎,与地面形成 45 度角。主枝长至 1.5 m时短截,剪口下留均匀分配的 3 个~5个主侧枝,其余枝条均疏除。 栽植第二年: 主侧枝生长至 40 cm~60 cm时短截,剪口下留均匀分配的 5个~8个小 侧枝培养成结果枝。根际所发生的萌孽枝全部疏除。 栽植第三年: 在主侧枝上培养各类结果枝组,控制萌孽枝和直立枝的生长。树冠高 度控制在 2 m~2.5 m,以便操作管理。以后的整形修剪就 在此基础上进行,形成树冠 。 主干疏层形 栽植第一年:栽植后 80 cm~100 ㎝定干,萌芽后确立 1个中央领导干,定干下选择 方位、间距适宜的 3枝~4枝培养为第一层主枝,第一主枝离地面 60 cm~80 cm,第一层 的第一主枝至第三或第四主枝间距为 20 cm~30 cm。保持中央领导干直立向上生长。主 枝开张角度不够的拉枝开张角度,主枝枝端

.pdf文档 DB 5307-T 35-2024 软籽石榴栽培技术规程 丽江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 5307-T 35-2024 软籽石榴栽培技术规程 丽江市 第 1 页 DB 5307-T 35-2024 软籽石榴栽培技术规程 丽江市 第 2 页 DB 5307-T 35-2024 软籽石榴栽培技术规程 丽江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5 22:50:2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